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吃饺子的习俗是从何而来的?

首页

吃饺子的习俗是从何而来的?

吃饺子的习俗是从何而来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2-09 03:37:05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饺子是中国传统节日必不可缺少的一道佳肴,深受 老百姓的欢迎,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 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 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并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 皮、韭菜等小料,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
      这种吃法在今天仍然流行。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 一词的词源。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 食”。
      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时“匾 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饺子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新的称谓。 时至今日,在包饺子时,人们又增添了各式花样,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奉和栗 子等包进馅里。
      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 吃到奉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那***

    2018-02-09 03:37:0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