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宝宝不会爬怎么办?

首页

宝宝不会爬怎么办?

宝宝不会爬怎么办,将他放在床上就一直趴着怎么办? 宝宝一周零九天了,可现在还不会爬伏卧在床上就一直不想动,伏卧久了累了头就朝一边放在床上了,感觉小家伙有点懒的!怎么办啊!另外站也还站不是很稳,独站时间才几秒而以,怎么办啊,急死了!妈妈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教教我吧!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2-14 00:02:51
  • 宝妈扶着宝宝的腰.拖起来慢慢的帮着宝宝向前去!

    胡***

    2016-02-14 00:02:51

  • 2016-02-14 00:02:51
  • 不会爬没什么的,平时多教宝宝,放个玩具在前边逗他,宝宝会被玩具吸引然后就会想办法去拿,多几次这个的锻炼宝宝就慢慢会爬了

    干***

    2016-02-14 00:02:51

  • 2016-02-14 00:02:51
  •   在动作发展的评估中,孩子跳过爬而直接走,其动作发展也没有问题。只是宝宝经过爬行,对未来的平衡感以及手眼协调能力、粗细动作发展等,都很有助益。
      传统上,“七坐八爬”代表的是婴幼儿发展的指标,也因此往往被祖父母或父母亲,用来衡量小孩是否表现“正常”。
       婴幼儿藉动作刺激脑部成长 初生婴儿大脑内数十亿的神经细胞多数尚未髓鞘化;在经过刺激下,神经细胞得以快速髓鞘化,此时脑的重量快速增加,建立起脑细胞间的快速联结通路,此神经网络的建立,是日后高功能认知学习的第一步。 因此要评估脑功能的发展,可藉由婴幼儿表现出来的心智动作是否符合相对应年纪的发展里程碑:例如,一至两个月的婴幼儿发展出社会性的微笑;三至四个月的幼儿开始用双手来探索世界,颈部的控制更趋成熟;六个月大的幼儿开始学习坐;八到十个月大的幼儿会爬;而一岁的小孩则是会走。
       爬不爬没有关系? 然而,在动作发展的评估中,“会爬”,并不是必要的过程;学“爬”的目的是为了之后能站、能走。有些小孩可能跳过“爬”的阶段而直接学站学走,甚至往往较同侪更早学会走路,这就是在发展里程碑的个别差异。 就医学的观点而言,只要宝宝其它心智动作的发展并未落后,爬不爬并没有关系。
      况且,如果跳过“爬”的阶段而会走,即代表宝宝的动作发展没问题,因“走”所需的肌肉协调与平衡,和使用的肌肉群较“爬”复杂。 跳过爬、直接走的原因 环境限制&父母心疼 都市化的影响与生活空间的限制、父母亲的心态问题等,都是造成宝宝不爬的原因。
       家里空间狭小,宝宝只能在床上活动;而父母过度疼爱宝宝,常常抱着将宝宝,或者不忍宝宝哭泣,将玩具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以及担心地板太脏,而不愿让宝宝在地面活动,这些都会剥夺宝宝学爬的机会。 父母可以布置适合宝宝爬行的空间:用塑料软垫或巧拼地板,准备色彩鲜艳的玩具。
      同时注意安全:桌角最好是圆形或贴上护衬,插座使用插头盖,除去所有危险物品,包括剪刀、小弹珠、筷子、铜板等;另外,可以选择认同“爬”的重要性的保母,或由乡下的祖父母来带,可能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让宝宝自己想移动身体 学会“爬”的重大意义即是宝宝能随自己的意志移动身体。
      就学习的动机而言,如果将吸引宝宝的玩具放在身边,想学爬的意愿可能会降低,因此可以将玩具放在离宝宝身边有一定距离的地方,诱发动机。而学步车可使宝宝自由移动身体,自然也会降低学“爬”的意愿。 要注意的是,学习必须在符合宝宝所能负担的范围之内,过度强调训练反会使宝宝抗拒,相反地,由匍匐前进到开始以四肢撑着趴在地上,前后摇动的过程中,宝宝可能会啪哒一下小脸着地,但他们并不会哭起来,由于意念支撑反而会忘了痛楚。
       当宝宝可以拖曳而行(肚子贴地)拿到玩具时,也应适时地予宝宝称赞、鼓励。亲子互动也有助于“爬行”的学习,父母与宝宝在地板上玩耍,让宝宝的视线在同一平面上,可以见到挚爱的父母。 评估有否生理发展问题 父母应咨询儿科医师知道宝宝基本的发展表。
      如果宝宝仍不会坐或试图移动时完全靠手,则必须考虑是否有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或肌肉无力症,家长应带宝宝到健儿门诊做初步的评估。 宝宝会爬有哪些益处? “爬行”是复杂的运动发展过程,首先必须撑起头、胸,再来是绕圈而转、腹部贴地的拖曳而行、规律地摇动手与膝盖到匍匐前进,以至最后熟练地交替使用手与膝盖来爬行。
       训练肌力,促进粗细动作发展 粗动作(如翻身、坐、站、走)以及精细动作(如手指拿物)的完成,需要运用到不同的肌肉群。爬行可以强化躯干及相关肌肉,并且运用手眼协调,促进粗细动作技巧,将来有助书写、阅读和运动技能。 增加手眼协调,培养距离感 爬行必须统合感官讯息和手眼脚配合,才能了解周遭环境和前进。
      这些刺激可发展幼儿的空间概念及距离感。幼儿也藉爬行知道身处何处,以及如何避开障碍物,有助抽象概念的形成,将来有益数理学习。 幼儿眼睛到地板的距离,以及眼睛到手和目标物的距离,约等于将来阅读时眼睛到书本、眼睛到黑板和书本的距离,这种距离感的养成可奠定将来课堂学习的基石。
      强化平衡感 爬行可刺激内耳或前庭系统,有助维持平衡感,而手眼协调也有相同作用。除此之外,爬行会刺激左右脑均衡发展、理解与记忆并进。 累积生活经验、学习成长 藉由“爬”的过程,幼儿学习探索周遭环境,并学习避开障碍物。这些学习经验将化为好奇,并且勇于探险,而且培养未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信。
       (一)发展时机:八~九个月左右 (二)发展状况: 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为俯爬以及狗爬式。

    酒***

    2016-02-14 00:02:51

  • 2016-02-14 00:02:51
  • 宝宝是不是缺钙啊。把钙补上

    J***

    2016-02-14 00:02:51

  • 2016-02-14 00:02:51
  • 可以先帮助宝宝练习爬,让宝宝趴在地板上,前面用玩具或宝宝感兴趣的东西做诱导,如果宝宝只能原地打转,可以推宝宝的小脚,鼓励宝宝向前动,当宝宝努力爬到终点时,要及时给宝宝鼓励。慢慢习惯了,宝宝就会自己向前爬找玩具了。 关于站立,也得慢慢来。不要操之过急。还有,你有没有给宝宝补钙和AD滴剂?

    陆***

    2016-02-14 00:02:5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