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锻炼宝宝爬 九个月不会爬?

首页 如何锻炼宝宝说话

如何锻炼宝宝爬 九个月不会爬?

如何锻炼宝宝爬 九个月不会爬,如何训练呢?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4-03 02:01:57
  • 学爬的第一步肯定是趴在床上,然后在宝宝前面用玩具吸引他

    C***

    2016-04-03 02:01:57

  • 2016-04-03 02:01:57
  •   妈妈平时多教教宝宝怎么爬!!  在动作发展的评估中,孩子跳过爬而直接走,其动作发展也没有问题。只是宝宝经过爬行,对未来的平衡感以及手眼协调能力、粗细动作发展等,都很有助益。  传统上,“七坐八爬”代表的是婴幼儿发展的指标,也因此往往被祖父母或父母亲,用来衡量小孩是否表现“正常”。
       婴幼儿藉动作刺激脑部成长 初生婴儿大脑内数十亿的神经细胞多数尚未髓鞘化;在经过刺激下,神经细胞得以快速髓鞘化,此时脑的重量快速增加,建立起脑细胞间的快速联结通路,此神经网络的建立,是日后高功能认知学习的第一步。 因此要评估脑功能的发展,可藉由婴幼儿表现出来的心智动作是否符合相对应年纪的发展里程碑:例如,一至两个月的婴幼儿发展出社会性的微笑;三至四个月的幼儿开始用双手来探索世界,颈部的控制更趋成熟;六个月大的幼儿开始学习坐;八到十个月大的幼儿会爬;而一岁的小孩则是会走。
       爬不爬没有关系? 然而,在动作发展的评估中,“会爬”,并不是必要的过程;学“爬”的目的是为了之后能站、能走。有些小孩可能跳过“爬”的阶段而直接学站学走,甚至往往较同侪更早学会走路,这就是在发展里程碑的个别差异。 就医学的观点而言,只要宝宝其它心智动作的发展并未落后,爬不爬并没有关系。
      况且,如果跳过“爬”的阶段而会走,即代表宝宝的动作发展没问题,因“走”所需的肌肉协调与平衡,和使用的肌肉群较“爬”复杂。 跳过爬、直接走的原因 环境限制&父母心疼 都市化的影响与生活空间的限制、父母亲的心态问题等,都是造成宝宝不爬的原因。
       家里空间狭小,宝宝只能在床上活动;而父母过度疼爱宝宝,常常抱着将宝宝,或者不忍宝宝哭泣,将玩具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以及担心地板太脏,而不愿让宝宝在地面活动,这些都会剥夺宝宝学爬的机会。 父母可以布置适合宝宝爬行的空间:用塑料软垫或巧拼地板,准备色彩鲜艳的玩具。
      同时注意安全:桌角最好是圆形或贴上护衬,插座使用插头盖,除去所有危险物品,包括剪刀、小弹珠、筷子、铜板等;另外,可以选择认同“爬”的重要性的保母,或由乡下的祖父母来带,可能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让宝宝自己想移动身体 学会“爬”的重大意义即是宝宝能随自己的意志移动身体。
      就学习的动机而言,如果将吸引宝宝的玩具放在身边,想学爬的意愿可能会降低,因此可以将玩具放在离宝宝身边有一定距离的地方,诱发动机。而学步车可使宝宝自由移动身体,自然也会降低学“爬”的意愿。 要注意的是,学习必须在符合宝宝所能负担的范围之内,过度强调训练反会使宝宝抗拒,相反地,由匍匐前进到开始以四肢撑着趴在地上,前后摇动的过程中,宝宝可能会啪哒一下小脸着地,但他们并不会哭起来,由于意念支撑反而会忘了痛楚。
       当宝宝可以拖曳而行(肚子贴地)拿到玩具时,也应适时地予宝宝称赞、鼓励。亲子互动也有助于“爬行”的学习,父母与宝宝在地板上玩耍,让宝宝的视线在同一平面上,可以见到挚爱的父母。 评估有否生理发展问题 父母应咨询儿科医师知道宝宝基本的发展表。
      如果宝宝仍不会坐或试图移动时完全靠手,则必须考虑是否有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或肌肉无力症,家长应带宝宝到健儿门诊做初步的评估。 宝宝会爬有哪些益处? “爬行”是复杂的运动发展过程,首先必须撑起头、胸,再来是绕圈而转、腹部贴地的拖曳而行、规律地摇动手与膝盖到匍匐前进,以至最后熟练地交替使用手与膝盖来爬行。
       训练肌力,促进粗细动作发展 粗动作(如翻身、坐、站、走)以及精细动作(如手指拿物)的完成,需要运用到不同的肌肉群。爬行可以强化躯干及相关肌肉,并且运用手眼协调,促进粗细动作技巧,将来有助书写、阅读和运动技能。 增加手眼协调,培养距离感 爬行必须统合感官讯息和手眼脚配合,才能了解周遭环境和前进。
      这些刺激可发展幼儿的空间概念及距离感。幼儿也藉爬行知道身处何处,以及如何避开障碍物,有助抽象概念的形成,将来有益数理学习。 幼儿眼睛到地板的距离,以及眼睛到手和目标物的距离,约等于将来阅读时眼睛到书本、眼睛到黑板和书本的距离,这种距离感的养成可奠定将来课堂学习的基石。
       强化平衡感 爬行可刺激内耳或前庭系统,有助维持平衡感,而手眼协调也有相同作用。除此之外,爬行会刺激左右脑均衡发展、理解与记忆并进。 累积生活经验、学习成长 藉由“爬”的过程,幼儿学习探索周遭环境,并学习避开障碍物。这些学习经验将化为好奇,并且勇于探险,而且培养未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信。
       (一)发展时机: 八~九个月左右 (二)发展状况: 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为俯爬以及狗爬式。一般而言,宝宝在八个月左右时懂得自然的爬行。在学习爬行的初期,几乎都是以同手同脚的移动方式进行,之后会 分缓慢。在九个月大时,身体才能慢慢离开地面,采两手前后交替的方式,开始顺利的往前爬行。
       (三)所代表的意义: 爬行是所有粗动作发展的基础,让孩子爬行几个月的时间是有许多好处的。首 还会左右转动,这样的举动对颈部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幼儿爬行时用手腕支撑身体重量,能训练手腕的力气,对孩子未来拿汤匙吃饭、拿笔涂鸦都有所助益。
      在宝宝爬行的过程中,更可训练宝宝膝、臂动作的协调与四肢关节的灵活度。 (四)关於骨骼的问题: 有些宝宝在爬行时出现用一腿爬行来带动另一腿的方式,如此易让父母误以为宝宝另一腿发育不良,刘士嘉医师指出,会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婴儿在刚开始学习爬行时,两只脚的力量并不平衡,经常一只脚较不灵活,这种情况属於正常现象,父母不须过度担忧,然而如果这种状况维持太久而没有改进,就要怀疑宝宝可能罹患了肌肉神经或脑性麻痹等异常状况。
      爬行最容易发生的是头部的外伤,当宝宝撞到头部时,不管当时有无出现不舒服的情形,父母都应仔细观察宝宝,最好在宝宝睡觉时也能叫醒他2~3次,看看是否有异状,如果孩子出现严重头痛、呕吐、昏睡、抽慉等症状就要立即送医,特别提醒父母在发生头部伤害的三天内,都应细心观察。
       (五)父母给予的辅助方式: 建议父母应尽量把宝宝放在地板上,并利用色彩鲜艳、丰富的玩具或其他有趣的东西,诱导宝宝向前爬行、当宝宝努力爬到「终点」时,父母也别忘了须适时给予鼓励。此外,为了让宝宝爬得好,一定要将爬行的环境准备完善。爬行的地方必须软硬适中,摩擦力不可过大或过小,父母可於地皮上铺设塑胶软垫或巧拼地板等辅助用品,为宝宝营造一个安全的爬行环境。
       (六)建议辅助工具: 各式色彩鲜艳的玩具、图片、软垫、巧拼地板。 (七)安全环境的安排: 当宝宝到了爬行的阶段,容易碰到的危险地方或物品更多样化了,吴芬芬医师提醒父母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 1。地板: 水泥、磨石子、磁砖等所铺设的地板,对学习爬行的宝宝来说,都容易因一不小心跌倒,而造成无可弥补的遗憾。
      为避免发生危险,可在硬地板上面铺设软垫,不过注意要使用厚度较高的软垫才能发挥功用,并且避免买有很多小花纹的软垫,以防宝宝将小花纹抠起来吃。 2。桌角、柜子角: 尖锐的桌角或者是柜子角,对家有学爬的宝宝来说简直就是个「危险地带」,其改善的方式为:最好一律将所有的桌角或柜子角套上护垫,就算婴幼儿不慎撞到,也能将伤害降到最低。
       3。电插座: 宝宝在到处爬行的过程中,可能会爬到插座附近,如不小心留意将有触电的危险,父母可使用电插座的防护盖,在未使用的插座上加装此一装置,或是使用安全插座。 小宝宝长到七八个月大,爬,成为他们最喜欢的游戏,通过爬行,他们的四肢得到锻炼,大脑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宝宝变得更聪明了,同时,也为今后上学注意力的集中打下良好基础。
      可是有些家长却特别苦恼,他们说:“我家宝宝就是不爬,坐在那里不动,任你怎么逗他,他就是无动于衷,那该怎么办?”先别着急,慢慢来,一切都是从兴趣开始,对付这么小的宝宝,智慧总比强迫更有效。 其实以游戏的方式,宝宝最感兴趣,不如就从这上面着手,让宝宝学习爬行—— 游戏1:坐伏抓物 宝宝坐在那里,就是不动,这时你需要耐心和引导,使他变成俯卧位。
      先把宝宝喜欢的一件玩具放在他身体不远处,宝宝只要由坐位向前趴下,变成俯卧位能抓得着就可以。虽然这并不能算爬,但是它是爬的前奏,在学爬之前,宝宝能喜欢趴在床上,做好爬行前的预备动作,就算是胜利。开始时可将玩具放在宝宝面前不远处,以后,可放在他身体左边、右边、甚至是后边,只要宝宝一转头看见了,就能俯下身去拿。
      当然玩具要经常变换,免得宝宝对其失去兴趣。 游戏2:助力行动 当宝宝学爬时,四肢如何协调一致地运动成为他们最不易突破的难题,他们经常是顾得了手却顾不了脚。这时家长可以站在宝宝身后,两个手掌放在宝宝脚底,推动宝宝一只脚,当他往上爬一点时,再推动他的另一只脚,如此协助,帮他度过爬行关。
       游戏3:钻山洞 家里若是有装冰箱、洗衣机的空纸箱,可以再利用,制成宝宝的爬行玩具。将纸箱两头的盖和底剪掉,使纸箱成为一个方形的筒状。将纸箱横放在地上,把宝宝放在纸箱一头,然后妈咪到另一边,从纸箱里看宝宝,鼓励他钻“山洞”,爬到妈咪这边来。
      注意改造纸箱时,纸的边缘要用胶条粘上,因为纸边有可能划破宝宝细嫩的皮肤。 游戏4:色彩的诱惑 宝宝喜欢鲜亮的色彩,当有颜色亮丽的东西时,他会目不转睛地看,并想抓在手里。这时,让宝宝坐在一边,家长拿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叫宝宝的名字,吸引他的注意力。
      宝宝俯下身爬过来时,家长向后退,等宝宝爬了三四下后,让宝宝抓到物品,并夸奖宝宝做得好,亲一亲宝宝。 游戏5:循声而动 声音也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哗啷棒、带电子音乐的小玩具,都是吸引宝宝的对象。在宝宝身体不远处,摇动玩具,使其发出悦耳的声音,宝宝会因为乐声的吸引,想办法过来,而爬则是他惟一可以利用的方法。
      注意不要离宝宝太远,免得宝宝的注意力不在声音上。 游戏6:爬行观摩竞赛课 有些宝宝不会爬,可能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做。小宝宝的模仿能力极强,这时可以为宝宝找一个会爬的小朋友来玩,两个宝宝在一起,鼓励他们爬,当宝宝看到另外的小伙伴爬行时,他也就会模仿,很快学会爬。
      为了增加趣味性,家长可有意设计竞赛,在前面逗引,鼓励两个小宝宝一起爬向目标。 游戏7:床下寻宝 小宝宝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喜欢到处钻,发现角角落落里的小秘密。家里若是有条件,可以将床下或桌子底下打扫干净,给宝宝创造一个充满趣味的探险胜地。在床下或是桌子底下,放上一些小玩具,给宝宝穿上袜子和厚实一点的衣裤,将宝宝放在地上,对宝宝说:“里面有个好玩的东西,去找找看,看看是什么。
      ”宝宝的好奇心会驱使他寻找宝藏。床下或桌下如果太黑,宝宝会拒绝寻找,这时家长可打开灯,或是将桌布、床罩向上折,使光线穿过,甚至让宝宝隐约看到玩具的影儿,激发宝宝去寻找。 游戏8:追球爬 为了锻炼宝宝多爬、多运动,妈妈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个小皮球。
      球是易滚的,当宝宝一碰到球,球就向前滚,滚动的球易引起宝宝的兴趣,他会追着球爬行。注意,球不要气太足,免得宝宝手一碰到,就滚出老远,使宝宝对追球失去信心。

    活***

    2016-04-03 02:01:57

  • 2016-04-03 02:01:57
  • 让宝宝趴着,大人用手推推宝宝的脚。

    失***

    2016-04-03 02:01:57

  • 2016-04-03 02:01:57
  • 拿玩具在前面引诱他

    无***

    2016-04-03 02:01:5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