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谁的作品呢?

首页

“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谁的作品呢?

“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谁的作品呢?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8-05 18:08:30
  •   
    醉翁之意不在酒典出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北宋时期,有一位大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大政治家,名叫欧阳修,字永叔,卢陵人(今江西吉安)。仁宗年间举进士甲科。
      他在很年轻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完全是母亲负责教养。他常到南州一个姓李的大户人家,找他家旧筐中藏贮的书,有一天找到了六卷唐《昌黎先生集》(韩愈文集),就借回家读,爱不忍释。当时天下学者,是以能诗文取科第。将来出人头地,夸耀人间,都赖时文。像韩文这种古朴的章法,是无人问津的。
      欧阳修立志,等到一旦显贵,决定提倡韩昌黎体例的古文。他进士及第之后,就与尹师鲁等人,竭力倡韩文,把从前那部《昌黎先生集》,补缀校定,以致天下学者渐趋于古,始得盛行于世,那时如苏家父子、王安石等,莫不习韩文。今日有“唐宋八大家”之称号,即指“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为首,次及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人而言。
       王安石为相,倡新法,欧阳修是站在以司马光为首的旧派这一边,反对新法的。他做陈官;论事切直,被贬为滁州太守。滁州有一座琅琊山,风景绝佳。欧阳修做滁州太守时,琅琊山的寺僧建了一个亭子,欧阳修常到这个亭子上与客饮酒。他写了一篇文章,叫《醉翁亭记》。
      文章说:“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于心而寓于酒者也……” 后人用“醉翁之意”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也比喻别有用心。

    张***

    2016-08-05 18:08:3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酒类/饮品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