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请政府给出一个大盘要死的理由。

首页

请政府给出一个大盘要死的理由。

请政府给出一个大盘雄霸全球的理由。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2-11-02 17:46:09
  • 我感觉行,我去玩过,我都是在论坛玩的,尊龙声誉挺好的,主要是现在还有nba活动,最喜欢玩球了

    3***

    2012-11-02 17:46:09

  • 2012-10-23 14:34:21
  •   理由:这八年过去了,留下很多问题让后届来解决!后届也许能聪 明些吧!维稳到这样,快不行了,不管我的事了,交给别人去管吧,休息啦!!!!!!!!!!
    我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进行一个认真的分析比较的话,影响股市下跌的一般原因通常有四个。第一是国际环境的原因,第二是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走势,第三是上市公司的质量,第四就是我们的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的监管政策。
      在这四个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原因国际环境的原因看,应该说A股市场近十年以来,也就是本届我们的政府十年的执政以来,遇上了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机遇,这就是连续赶上了我们最强有力的美欧发展国家竞争对手两次较大的危机,一次是2008年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再一个就是从2011年开始的欧洲主权财政的债务危机。
       这两次危机对中国来讲是机遇大于灾难,因为就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美国为代表,2011年以欧洲为代表的财政债务危机,和中国基本都不搭界,中国的金融由于开放的有限性 ,在货币、银行、股市三个金融的主要领域,我们都没有受到影响,唯一说受影响的是什么呢?就是人家闹危机了,国家困难了,企业困难了,老百姓困难了,买我们的出口产品 少了,说这个影响我们。
      然而,从整体看,从2008年这些年以来,我们的出口和我们的顺差下降并不明显,即便是最困难的今年预计贸易顺差也仍然在一千亿左右。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环境对我们是机遇并不是灾难。第二点,从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看,目前我们具备国际经济环境中欧美发达国家最缺的东西,用IMF银行总裁拉加德的 话说,中国今天具备世界经济困境中最紧缺的两样东西。
      第一个是钱多,我们有钱。第二个是成长性。从钱来看,我们的财政钱多,今年我们的财政收入将突破12万亿,每年以20% 左右的速度递增,今年增长率预计也不会低于17%。 其次,我们的赤字率只有1%不到,国际警戒线是3%,美国是接近9%,就是赤字占GDP的比重,所有欧洲这些发达国家基本上赤字率都超过3%的警戒线。
      其次,我们再从债务率看 ,债务率的国际警戒线是60%,美国今天已经是108%,日本是200%,欧洲也普遍超过警戒线60%,像欧洲笨猪五国都是100%以上,我们今天即便再把这些地方融资平台妖魔化,它和 中央的债务,我们有将近7万亿国债的余额,地方融资平台是10。
      37万亿,加起来也就是21万亿左右,占我们47万GDP值的44%。我们情况不错,第二个就是我们银行钱也多,我们现 在城乡居民储蓄33万亿,我们的存贷差也是30万亿左右,我们的银行资产现在108万亿,净资产也得在两三万亿。 所以我们的政府是世界上最富裕的政府,仅117家央企的净资产,按帐面净资产算就是将近11。
      3万亿。我们再算上我们国家的这些银行的国有股,我们还有矿山,还有房地产, 一系列的资源,我们的政府是世界上最富的政府,所以我们财政上、银行上钱都很多。上市公司质量这几年大家看到也不差,连续三年以30%以上的每股净收益30的速度递增,今年 上市公司的效益增长也仍然在20%,你看看这些银行哪一个每股不是最后五毛钱,三毛、四五毛钱。
      前三个因素,国际因素、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上市公司质量都不差,那差在哪呢 这股市,我们的货币政策和我们的资本市场监管政策,在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我们看到了,从2008年以来,我们的决策部门基本上把美国、欧洲的危机 当成我们的灾难,没有当成机遇,在机遇识别上出了问题。
      左右的速度递增,今年增长率预计也不会低于17%。 所以2008年我们没有危机为什么采用世界最大的动静,要把四万亿投入呢?我们没有跟美国的关系就是市场经济的关系,为什么我们要跳上美国的船,把一万二千亿美金都去 买了美国的国债,去跟他同舟共济呢?所以在这两项最大的问题上,如果没有2008年四万亿的巨大投入,我们就不会有2010年、2011年如此的紧缩,高利贷达到50%以上,大家没有 钱。
      准备金率搞到21。5,银行100块钱要21。5存到银行去。没有这么多货币的紧缩问题,我们的经济的困难就不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复,一会儿要敲锣打鼓放贷款,要跟中央都得保持 一致,一会儿又说地方融资平台全妖魔化,有大批高铁速度,降低中国的发展速度,搞持续的这种紧缩。
       所以制造业没有钱,民间的高利贷猖獗,我们的金融在搞垄断,中小银行培育不起来。再说我们一万二千亿就这样的政策去买了美国国债也面临重大的这种金融风险,它的风 险要远远小于中国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所以,一会儿大上,一会儿又大下,一会儿要上,所有的铁公鸡项目,拉动经济去救美国,要当世界沙漠中的绿洲,黑暗中的明灯,一会 儿又搞紧缩的,比所有的国家都困难,这不是折腾吗?所以这个政策对股市是有影响,再看我们更要命的,货币政策的危险或者是问题大家看到了,但是股市的政策看到了吗? 这十年的股市不思改革、不思进取,学了一身旧体制的坏毛病。
      所以我归纳我们监管部门,一个是恋权,所以资本市场以创业板为代表的这种腐败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打着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招牌,说银行不支持中小企业,我们开通创业板,创业板带来了什么呢?腐败,不公平,没有正义。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面,330多家上市公司,造就了 900多个亿万富翁,114个十亿级的富翁家族,为什么这些家族企业一股独大,能够暴富呢?就是因为监管政策的问题,暴露无遗,从恋权上看,留恋审批。
      在审批的过程中,给谁 指标谁就是亿万富翁,这些企业本身我们原来计划开通创业板,一个企业给五千万套,一个亿就点灵这些中小企业的创业激情,是最佳融资规模。可是按照他们的招股书也就是报 了2。5亿,我们以前250家为例,因为以后股市暴跌,大家抛弃创业板,那制度上大盘下跌,制度并没有改变,我们看前250家。
       就算他们每家平均250亿,可是我们给了他们多少钱呢?每家企业平均给了7。7个亿,平均超募5。5个多亿,前250家的发行市盈率居然搞到70倍,发行价格32块钱,这是人类资 本市场上的丑闻。我们听说过一两家可以过百的,美国纳斯达克,如果说250家在这样的高点上发行,一定是监管政策出了问题,不管美国跟美国纳斯达克的代表,还是跟英国市场 的代表,谈到这个问题他们都认为出了问题,问题出在哪呢?当你一反应,效率这么低,谁达到指标谁就能成为富翁,又没有公平,出在监管审批制度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 次就放出三两个企业来,搞了一股形势上发生,把这些人带的上市公司跑关系,整个的发行环节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发行部门要权,发省委也要的是,只要在这儿当个发省委后续 的生意都来找你,七对二的表决上市机制基本上又不负责任,基本是在发行部门的掌控之下。
       保荐人要钱,拿着两三百万的高薪不负责任,只有把风险给股民。然而毕竟每次放出三两个企业在这儿还搞市场化询价,这就是证监会的第二个错误,恋洋情节,从天花板到地板。从第一批企业出问题,我在你们凤凰网证券的大讨论上,你们在网上可以查到,就是批评这样的发行制度,从天花板到地板。
      当时华生同志是维护这个制度,这些话,因为我们 也熟悉,但是这是事实,我们两的一场争论在凤凰网证券上,他说这个制度好,我坚决批判。 所以今天回过头来看,刘纪鹏当时两年以前就已经把话说到这儿了,可是有什么效果呢?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批评批评华生而已,当然他不是搞我这个专业的,我搞了二十年, 可是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些话我们已经带给证监会的同志了,我跟发行部的人谈,我跟证监会的领导谈,他说实在是我们五加二,白加黑,我说你一次不能搞发行,多发几个呢,你 压不下价,你上五十家不行吗,全国这么多光棍汉,你每次放出两个女人来,一万个男人抢,不管是妓女还是病女,先抢到手再说,是你们造成了这种恶劣的供求关系,明明中国 好女人有的是,让大家自主选择不行吗?可是你们证监会不搞监管,不去抓坏人,全部精力放到帮股民选美上,你们还觉得很辛苦,说五加二,白加黑证监会的六楼24小时是灯火 通明的,批不出来,已经借调30多人,就这个部门30多人还怎么批呢,非得要做审批吗?你们负什么责任呢? 当听到有人说,花一千万跑上市也值得,因为你能大亿万富翁,当有人甚至开出价来说要能请到处长是多少钱,请到发行部的局级干部花多少钱,甚至要取到证监会的会领导主管发行的,吃顿饭能开到百万价的时候,就让人非常痛心了,不管这些是真的、假的,就跟那个骗子冒充发改委的副司长,行骗天下一样,他已经说明为什么冒充这儿的骗子就能够行骗天下,为什么大家就传出这样的舆论说花两百万可以请我们主管的同志吃顿饭就值得呢?有人能开出价来,这样的监管政策,谁还敢在这里边去泡? 二级市场股民,血汗累累,当我和证监会的领导同志从部门的,到会领导谈我说能不能够向二级市场释放点利润空间,我当时说依次打包50包不行吗,如果还压不下来那100家 ,我们有的是企业,但他说你这不是搭阔吗?我这不叫阔,只有这样做才能把发行价格压下来,才能让二级市场的股民有盈利的空间。
       我们的监管部门怎么认为呢?说我们想过这个问题,无非是钱给谁的问题,与其给二级市场的股民,不如给企业去发展生产,那些企业是什么企业呢?今天翻译就是一股独大 的家族企业,暴富。因为融资融到他们那儿,企业你超募的资金有了,股价他们能够市盈率这么高啊,房价这么高,他们手里的融的钱高,愣是让他们的股权比例每股在增加,他 们可不就是发行造富吗? 所以这两种情节,恋权和恋洋是监管部门必须要解决的,同时他们是把股民当成中国股市的衣食父母了吗?在他们眼里还是投机分子。
      宁可把钱给一股独大的家族企业,也不 能给二级市场的股民,这就是错误发行制度,当时的指导思想之一。 第二个就是要搞市场化询价,捆住发行,守住审批的腐败权利,还要搞市场化的询价。这就是造成这个股市不好的证监会的原因,怎么反映不听呢?所以我当时也给领导写了 个内参,就是创业板公平与效力缺失的反思,所以这篇文章从上面批到证监会,从证监会又批到交易所。
      然而我们当时主管的同志能听到这样的意见吗?中证报和证监日报同时发 了,结果我们的主管新闻的同志,证监会还要到这两个部门去查,为什么发这篇文章,这个意见我在证监会的大会上,开召集我们开会,我已经明确反映过了,我非常接受不了, 我们写篇文章反映意见都没有吗?权利都没有吗?所以人们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学者,面对这样的市场,你困惑,你无奈,你只有远离它。
       所以这是我们说的监管制度本身的原因必须要揭露出来,这里边包含着监管部门多少问题。结果是种了审批的田,荒了监管的地,他们面对大家的批评我们监管部门主管的同 志你们网上可以查查,他们甚至说审批就是监管,审批是监管吗?你监管是干警察的活,你审批是帮助股民在选美,你又不负责任。
      所以这种情况监管搞不好,坏人罚不出来,你 监审不分,这个问题到现在没有完全解决,如果在一家里边,审批都是你们批的,即便保荐人出了问题,保荐人最后跑的一光,还是发行部和发省委,你惩罚保荐人你也不硬气, 更何况监管部门、审批部门都在一家里,他也拉不开情面,如果你老婆管审批,你推荐企业,他出了问题你负责监管审批,这肯定你就下不了手,这肯定都把问题埋住了,所以这 十年,积重难返,矛盾终于在这一刻暴露了。
       第二个问题我们谈监管制度本身的原因,大小非的减持问题,我们当时股改的时候,时速三,锁一爬二,三点以后改变全人类,就变成全流通,就应该意识到,他从六千点到 一千六里边,这里边一定是有大小非减持。也就是说你三年前,你今天爆发的问题,是三年前种下的苦果,你现在要种下的苦果,创业板你三年以后还要品尝,比如说创业板2009 年,准确的说是2009年10月开通第一批,2008到2009、2010、2011,当时就反映创业板的企业95%都有家中妻,夫妻、兄弟、父子,上市前平均持股56%,最高的上市前99%。
       看看雷曼光电你查一查,上市后平均持股也在45%以上,平均持股,我们就说这三百点,像雷曼光电上市后还持70%,这种一股独大,且不说三高超路他们迅速成为暴富的富翁 ,就说三年以后第一大股东,也就是今年10月份再过一个月,创业板第一批上市的28家企业第一大股东就开始减持了,你说治理结构,他们家一股独大说了算,独立董事是他们请 的,这种制度独立董事谁都得加,你不加就不聘你了,谈何制约大股东? 所有上市并购充足的信息发布、业绩的好坏、调低余量都在家族企业自己手里控制,他们又可以减持,高抛低吸,他们都不用事先披露,这些政策他们的价钱你算任何一家的 原始股都不会高于一块钱,往往就是这样一块钱左右,他卖出32块钱来,他怎么跌都还是赚钱,所以创业板的指数开通从一千点到现在到700点,创业板还没发生问题,谁还敢说创 业板没问题,谁还敢说创业板的问题是正常的问题,我们拉出来辩论辩论。
       所以面对这些问题,反思了吗?有谁承担责任了吗?300个企业我们花了2100亿的资金,我们本来一个亿给一个企业,我们要2000个企业可以上市,可是我们花了这么多的钱只 有300多个企业上市,这个期间如果市场上没有这种公平和效率,股民的利益得不到保护,面临的只有一步一步的蚕食,谁还在这里边,你再好的国际形势机遇也错过了。
       所以说到这里我们很激动,就在于说到这个原因就是我们的货币政策原因和资本市场监管政策的原因,货币政策大的判断折腾,今天的预期。然而小的方面资本监管政策必须 揭露,内部的腐败,内部交易,为什么这些人这么留恋审批,把这个市场搞成这样,该要反思了。
      而这些问题在没有反思之前,特别是创业板很多遗留问题没解决之前,中国的股 市只有一路下跌。
      所以这个市场,我们不缺钱,我们也不缺中国经济的成长性,我们更不缺市场,中国的市场辽阔,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只有40%,中国的人均GDP只有5000多美元, 我们市场仍然很大,我们有多少的基础设施发展还要再建,但是今天这个市场不管是股市还是全国,不管是从宏观的货币政策还是从具体的资本正常,监管政策,人们缺少的是信 心、信任还有信仰,这三样东西没有了,这市场能起来吗?它怎么能不成为世界上最差的股市呢?它怎么能不以希腊为伍呢?。

    z***

    2012-10-23 14:34:21

  • 2012-10-23 14:24:54
  • 东方财富股吧内股民的打油诗,可算熊市的“代表作”,该诗内容如下:“股市风光,千点狂泻,万民泪飘。望沪深两市,人人割肉,市场内外,跌声滔滔。俱完矣,数口袋余钱,只剩零钞。”

    天***

    2012-10-23 14:24:5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