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二战时期日军的坦克部队编制

首页

二战时期日军的坦克部队编制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2-12-10 08:42:13
      节选>,
    日军装甲部队的组织编制
    1942年中期—1944年初期,日军战车师团装备编制如下:
    战车师团指挥部:119人,2辆轻型坦克,10辆中型坦克,20辆小汽车
    战车旅团指挥部(每个战车师团2个):每个战车旅团指挥部11人
    战车联队(每个战车旅团2个):每个战车联队1071人,78辆履带车辆,21辆轮式车辆
    战车联队指挥部:每个战车联队指挥部90人,2辆轻型坦克,1辆中型坦克
    轻型战车中队:每个轻型战车中队110人,10辆轻型坦克
    中型战车中队(每个战车联队3个):每个中型战车中队145人,2辆轻型坦克,10辆中型坦克
    炮战车中队:145人,2辆轻型坦克,10辆炮战车
    整备中队:170人,3挺重机枪,76辆卡车
    机动步兵联队:3029人,222辆履带车,87辆轮式车辆
    步兵联队指挥部:115人
    步兵大队(每个机动步兵联队3个):每个步兵大队1个步兵大队指挥部147人,1挺轻机枪,3个步兵中队
    步兵中队每个步兵大队3个):每个步兵中队181人,9挺轻机枪,9支掷弹筒,2门1式47毫米反坦克炮
    机枪中队:174人,12挺重机枪,13辆卡车
    步兵炮中队:150人,6门41式75毫米山炮
    整备中队:250人,3挺重机枪
    反坦克炮队:444人,45辆履带车,87辆轮式车辆
    反坦克炮队指挥部:84人,4挺重机枪
    反坦克炮中队(每个反坦克炮队3个):每个反坦克炮中队120人,6门1式47毫反坦克炮
    整备中队:100人
    搜索队:694人,91辆履带车,12辆轮式车辆
    搜索队指挥部:80人,2辆轻型坦克
    轻型战车中队(每个搜索队3个):120人,10辆轻型坦克
    炮战车中队:140人,10辆炮战车
    机动步兵中队:150人,3门94式37毫米速射反坦克炮
    整备中队:100人,9挺轻机枪,12辆卡车
    机动炮兵联队:1056人,89辆履带车,73辆轮式车辆
    机动炮兵联队指挥部
    野战炮兵大队:下辖3个野战炮兵中队,共575人,18门90式75毫米野战炮
    榴弹炮大队(2个):每个榴弹炮大队3个榴弹炮中队,每个榴弹炮大队440人,12门91式105毫米榴弹炮
    高射炮队:1014人,105辆履带车,63辆轮式车辆
    高射炮队指挥部
    机关炮中队(每个高射炮队3个):每个机关炮中队6门98式20毫米机关炮
    高射炮中队(每个高射炮队2个):每个高射炮中队6门88式75毫米高射炮
    工兵队:1149人,122辆履带车,50辆轮式车辆
    工兵队指挥部
    工兵中队(6个):每个工兵中队140人,1挺重机枪,1门94式37毫米速射反坦克炮
    整备中队:100辆 HnN}oU$:;7C i 卡车
    整备队:778人,15辆履带车,152辆轮式车辆
    整备队指挥部
    整备中队(3个)
    辎重队:765人,106辆履带车,216辆轮式车辆
    辎重队指挥部
    辎重中队(4个)
    整备中队
    通讯队
    医疗队:285人,50辆车
    以上编制中,轻型坦克基本都是95式轻型坦克。
      中型坦克为97改式中型坦克。炮战车中队计划装备的是1式和2式自行火炮,因为产量太少,实际装备的基本都是97式中型坦克。卡车的型号多种多样,包括强制征用的民用型号,日军很少有四轮驱动的卡车。小汽车主要是客用轿车和吉普车,例如95式越野车和侦察车。
      日军的97式摩托车基本上都装有车斗,用于通讯员进行联络。 。

    l***

    2012-12-10 08:42:13

其他答案

    2012-12-09 22:35:22
  •   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也有一支规模不小的坦克部队。日本军方自1925年开始研制坦克,1929年组建坦克部队。但初期多以坦克联队为建制配属于陆军师团,至1936年后才开始在中国东北公主岭组建日军第一坦克旅团。1942年6月,日军在中国东北的宁安、勃利和绥远的包头又组建了第一、第二、第三战车师团,1944年在其国内组建了第四战车师团。
      日军战车师团一般装备轻型坦克100辆、中型坦克335辆、各种汽车1272辆、加农炮36门、高射炮12门、野炮4门、速射炮12门、平射炮6门、重机枪18挺、轻机枪144挺、步骑枪2900枝等。在日军准备“本土决战”时期,他们还陆续组建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共7个独立战车旅团。
       日军由于当时建军模式的束缚,对于军队的机械化认识不够,看不到坦克战术对战争的影响,所以机械化进程远不如欧洲各国。日军装备的坦克是轻型坦克,只是在太平洋战争的最后时刻才研制真正的中型坦克—4型坦克。最初日军的坦克型号是89式,用于我国喜峰口战役,以后被很快的淘汰了,89式是日军第一种坦克。
      95,97轻型坦克(号称中型坦克而已)只是悬挂不同。94轻型侦察坦克、95式、97式是日军在二战的主要坦克装备,就是现在的影片中经常露面的那些坦克,横扫东南亚的日军坦克也是它们。日军最好的97式,还是停留在铆接车体,小口径47mm短炮的基础上,大概与T26,II式,III式坦克一个级别。
       日军要称机械化还差得远,光是有战车不算,还要看其它车辆的配属。日本部队连一般卡车都不多,更不要提其它轮型或履带载具。初期的日本战车炮连近至100公尺数台齐发都不能击穿美国M3轻战车的正面装甲,火力之差由此可见。末期的炮虽然可以击穿,不过老美也有M4了。
      日军当时有四个战车师团的建制,其中两个隶属侵略东南亚的南方军,一个配置给满州的关东军,最后一个驻守本土,侵华派遣军一个都没有。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军侵占菲律宾的战役中,日军在马尼拉郊区使用坦克师团与美军M4战车交火,200辆97式被击毁达到180辆,完全失去战斗力。
       日本不研制重型坦克的原因,也和不装备冲锋枪的理由相似:国力贫弱。对比美国的2000万吨和德国1800万吨的钢产量,日本每年只能出产区区400万吨劣质钢,并且大多数钢铁和军费用来建设海军,以至日本的所谓装甲部队,在装备落后的亚洲步兵面前耀武扬威,但在诺门坎,在装备精良的苏军装甲部队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日军的师团主要是以步兵为主,坦克是按需要临时配置。在二战中,日军没有集中使用坦克的例子,在同苏联的两次作战时也是这样的,所以会被朱可夫大败于偌门坎。在昆仑关一役,日军是距险而守,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坦克战役。日军在二战时还沉湎于日俄战争时期的肉弹战术,所以不难想象为什么日军会在太平洋战争时期会有各种自杀攻击形式了。
      在这个前提下,部队的机械化就是天方夜谈了。所以,日军在二战期间实际上还是停留在一战的地步,尽管他们的装备比1914年要好得多。日军由于没有专门的舟桥部队,所以对于一些重装备的及时投入战斗是有影响的。

    l***

    2012-12-09 22:35:2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