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我将要上大学被分到国际政治专业,请问它怎么学?今后的出路是什么?

首页

我将要上大学被分到国际政治专业,请问它怎么学?今后的出路是什么?

我将要上大学被分到国际政治专业,请问它怎么学?今后的出路是什么?就业方向怎么样?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8-14 21:26:07
      国际政治学专业 
      概述:
      本专业为涉外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政治理论基础和广博的国际知识,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从事有关实际工作,能独立从事外事调研和科研工作,能从事对外交流和国际公共关系工作,以及有关台港澳与世界事务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工作的专门人才。
         一、专业综合介绍   打开电视、报纸,我们会看到关于国际时事的介绍和评论。由于媒体和资讯业的发展,当今坐在家中了解天下大事变得很容易。作为普通人对国际问题的了解也许不尽全面,但是国际政治却以其深入的研究为我们提供未来国际形势走向的预测,为国家制定对外政策提供建议。
         国际政治学是门新兴的学科,她主要关注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等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种种现象寻求规律,给人们提供预测未来国际政治趋势的理论基础,以使各国际行为主体能够审时度势,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行为中寻求自我利益的实现。
      因此国际政治在当今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发展,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为国际政治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   就青年学生个人而言,大部分同学对风云变幻,纵横捭阖的国际问题都很感兴趣,但是大多停留在表面,国际政治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将为你提供一个全新的视野和高度来观察我们所处的世界。
         国际政治对外语要求很高。有志于选择该专业的同学最好对外语抱有一定的兴趣。较高的外语水平,不仅是阅读外交原版资料以进行国际问题研究的前提条件,也是进行外事活动与外国人交往的必备工具。国际政治专业属于文科,相对于经济、财会、法学、管理学科来说,没有那么热。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结合自身实力充分考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择业取向。   经过国际政治专业本科四年的系统学习,毕业生一般能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较好。毕业后可到各级党政机关、外事部门、新闻单位和教学科研机构从事外交政策研究、对外宣传、国际新闻采编、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有部分毕业生流向企事业单位、进出口公司、金融机构等。
      实践证明,国际政治专业的毕业生以其较高的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为我国的国际问题研究及涉外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   国际政治专业代码:030402。   二、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国际政治学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1919年5月30日被视为国际政治学的诞生日。
      国际联盟的建立,促使人们开始对国际政治、国际法和国际经济进行系统的理解研究,从而开始了国际政治学的创立阶段。在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各种类型的国际研究机构纷纷建立。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也相继设立了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教学研究机构。
      当时比较有影响的国际政治学家有英国的弗朗西斯·布拉德利、H·劳特巴奇和美国的乔赛亚·罗伊斯等。   西方完整的国际政治学的确立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至60年代。194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汉斯·摩根索发表了其著名的《国家向政治:争取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一书,这是西方第一部系统、完整地介绍国际政治理论的著作。
      这时期由于在全球的巨大影响,美国成了世界上国际政治学专业发展的中心。在美国,大量的研究机构和大学中的国际政治学系涌现出来,一批著名学者如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昆西·赖特、密执安大学教授戴维·辛格、哈佛大学教授卡尔多伊奇等也相继涌现。   在旧中国,国际政治理论和研究处于空白状态,只有一些国际关系史、外交史和国际法方面的著述以及对国际形势的评述和分析。
      因此,这一时期,没有一所大学设有国际政治专业或国际政治学系,类似的研究机构也没有。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有了新的进步。1963年底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加强外国问题研究的决定》。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切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设立了国际政治系,招收国内第一批国际政治专业的本科生。
         同时,北京和上海先后建立了一批国外问题研究机构,创办了一批国际问题研究刊物。   在西方,自7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国际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成果也非常丰富,比较有影响的有肯尼思·活尔兹的代表作《国际政治理论》罗伯特·基欧翰和约瑟夫·奈的《权力与相互依存》等。
      苏联东欧国家到70年代末期也基本上确立了自己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的学系。1976年苏联学者甘特曼教授主编的《现代资产阶级国际关系理论》,1978年华沙大学库库尔卡教授出版的《国际关系理论问题》,1984年苏联出版了甘特曼的《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结构和过程》,这标志着苏联、东欧国际政治学走向成熟。
      此外,在第三世界国家,国际政治学的建设也开始发展起来,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印度、埃及和非洲一些国家的学者在国际政治学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国际政治学科建设重新出现生机。同时,由于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与国外的交流活动日益增多,加上这一时期中国开始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因此,涉外工作人员和研究国际问题的人才需求量也急剧扩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有许多高等院校纷纷设立国际政治学系或国际政治学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恢复了国际政治学系,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暨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北京外交学院、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等近20所院校先后建立了国际政治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
      第一批硕士和博士也是从师资力量雄厚、最早设立国际政治学专业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培养出来的。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国际政治专家或学者有:中国人民大学的冯特君、宋新宁;北京大学的梁守德、袁明;复旦大学的颜声毅、俞正梁;南京大学的时殷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乐民、张蕴岭、王逸舟、阎学通等。
         随着交通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和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依存的日益加深,以研究国际问题为主题的国际政治学也会越来越兴盛。各个国家对国际政治专业的人才需求会大大膨胀,相应地,国际政治学专业教育也会有很大的发展。
      在西方国家,国际政治学专业已经成为热门专业,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也深受社会的欢迎。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这样,国际政治学在中国肯定会蓬勃发展起来。近几年来,越来越多以前从事历史、党史、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纷纷转移到国际政治问题的研究上来,这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中国今后的发展肯定会再次证明,国际政治学专业会越来越热门,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三、专业院校分布(部分)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山东大学 兰州大学。

    淡***

    2005-08-14 21:26:0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