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巴赫的哪些钢琴曲比较适合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呢?

首页

巴赫的哪些钢琴曲比较适合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呢?

巴赫的哪些钢琴曲比较适合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3-02-14 17:32:59
    楼主您是刚学钢琴么,你这问题问的有点外行哈,一般来说任何作品都可以称作适合练习手指的灵活性的作品,任何曲子你都可以弹得很慢或者很快,节奏可以根据演奏的需要而更改。巴赫的作品也不能按练习手指灵活而区分,如果你问巴赫的钢琴作品里那些是比较难以演奏的,我只能说除了他的那些难听的教堂音乐以外都不好弹。所谓钢琴演奏,手指灵活是初级阶段,如果你想靠练习巴赫来练习手指灵活性,我真不知道你是哪位老师教的,是哪位老师告诉你这个的?
    一楼提到的《平均律》基本都是学琴有几年功底以后才开始练习的,用巴赫的作品来做初级练习这真的不科学啊……如果您是一位钢琴的初学者,希望你从大汤开始练起,直接练巴赫是无助于您学琴的。这是我的一点建议,与您共勉。
    

    c***

    2013-02-14 17:32:59

其他答案

    2013-02-20 19:47:17
  • 平均律钢琴曲集

    3***

    2013-02-20 19:47:17

  • 2013-02-13 12:35:14
  • 《何事使我愉快》《键盘乐器小曲集》,《法国组曲》《平均律钢琴曲集》《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

    3***

    2013-02-13 12:35:14

  • 2013-02-12 22:17:15
  •   对初次接触巴赫复调作品的人来说,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其中的第三首乐曲是一首小步舞曲,二个声部的进行,首先由右手进入,当进行到第二小节强拍上时,右手小指弹完G音抬手的同时,左手很自然地落到G音上弹奏另一个声部,形成声部的交替和模仿,并在第二小节上有一个强拍的节奏特点,这正是小步舞曲节奏流畅、平稳、活泼的风格体现。
      一般人通过对初级巴赫作品的学习,可以初步领略到巴赫复调作品的内涵和一种全新的音乐感受,从而获得弹奏巴赫复调作品的初级技巧。 二部创意曲的第一首是学习掌握各种连句、连音,要求手指触键平稳连贯。第一句的主题在强拍位置上十六分休止符后进入,乐句如同呼吸一样,大拇指自然落下,弹奏出很连贯流畅的短句。
      而每次在强拍上的收尾,要求自然并且弱一些,跳音不要弹的太短促。左右手的句子如同两个人的对话,交替对应,极富表情。通过对这样的旋律连句的学习,对掌握手臂的自然呼吸、乐句的自然答对,手指的独立弹奏来说都是有很好帮助的。 二部创意曲的第四首是以模仿为主的复调曲,两个声部同样重要,但在不同的乐句中所起的作用又有所区别。
      曲中连奏要指尖触键平稳连贯,在弹奏左右手颤音时,要保证另一只手的主题旋律连贯平稳。为使学生能够克服这一难点,除了加些颤音的练习外,还可以把颤音放慢节奏和旋律句子对位去练,这对获得好的节奏感和培养双手独立不倚的训练都大有好处。 二部创意曲的第十四首是学习交替的连句,声部进行的规则统一,主题和副题的呼应以及分句法。
      二部创意曲的第十五首是则是学习半音加颤音的小短句及双手交替弹奏连句、短句,要求手臂配合自如、触键清晰灵巧。 巴赫的三部创意曲主要是双手弹奏三条旋律,声部的增多对弹奏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但是同时也为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控制力提供了很好的训练材料。
      巴赫三部创意曲的第二首是六八拍子的曲子,有极强的歌唱性。主题句的重复音无论在那一个声部出现都要把前一个音弹的长一些,这样句子才能够连贯。第二拍到第三拍,第五拍到第六拍是五度音程呈上升趋势,使音乐有一种舒展的感觉,三声部的出现在一些地方是以高音保留、低声部插入为形态的,如第五、第六小节的三声部就起到变化和填充的效果。
      由于各乐曲的织体、结构成份的不同,在作曲家笔下对各个声部的处理以及力度和色彩方面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 巴赫三部创意曲的第十五首就是以三种不同的素材组合而成的。左手是很连贯的歌唱性旋律,右手的小短句如同伴奏音型一样,三个音一组弹奏时,要把前两个音连起来后一个音断开,听起来生动、典雅。
      第三小节是分解和弦琶音的华彩句,要弹的干净、明亮,万万不可弹成连音。整首曲子都是以这三种音型交替、穿插变化发展而成的。只要把握住这一点,就可以使曲子弹的生动活泼。 巴赫三部创意曲的第十一首,在弹奏时要注意中声部的旋律是以双手交替来完成的。
      为了使音乐的线条清晰,练习时可以先单手进行,而后再将这个句子自然从容的弹出,在这种地方要认真倾听两手衔接处力量是否均匀自如。 在巴赫复调作品中,不论是模仿、对位或者衬托,各个声部的重要性也时有变化。在注意主声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它声部,再弹奏中要注意它是怎样进来,继而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这种发展和变化使得各个声部的力度色彩各有特色、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为了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手指去弹奏出合乎逻辑的乐句,使自己有良好的复调听觉,分声部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在完成巴赫创意曲作品的学习后,就将进入体现巴赫音乐风格、音乐形象的大百科全书,即对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学习。
      《平均律》共分两卷,是按同样的形式组成的,每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赋格曲都是由一个共同的调性统一起来的独立作品。前奏曲和赋格曲连在一起,既形成对比,又起着补充作用。前奏曲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流动,音乐思维富于幻想,赋格曲的形式则非常严谨,音乐思维是严格集中的。
       巴赫的前奏曲在《平均律》中往往起着引子的作用,但它也有其独立的意义。一般来说,前奏曲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属于乐曲性质,它的速度通常较快,这是极好的手指技术练习,同时它的旋律性也很强。例如,第一卷中的第五首D大调前奏曲,第十一首F大调前奏曲等。
      另一种是采用复调手法,由多声部构成,它很象赋格。例如,第一卷中的第十二首F小调前奏曲,第十四首升F小调前奏曲等。

    小***

    2013-02-12 22:17:1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音乐 相关知识

  • 吃喝玩乐
  • 娱乐休闲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