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美术】求关于敦煌彩塑与莫高窟壁画的一切资料悬赏100分

首页

【美术】求关于敦煌彩塑与莫高窟壁画的一切资料悬赏100分

【美术】求:关于敦煌彩塑与莫高窟壁画的一切资料<悬赏100分>敦煌彩塑与莫高窟壁画
请大家把能找到的一切资料贴上来!!急需,感谢!

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课件甚至网页等等,只要与主题相关的,都可以!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2005-09-07 18:04:50
  •    敦煌艺术博大精深,气魄雄伟,莫高窟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立体艺术宝库,内容极为丰富,这些规模宏大,为数惊人的宗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地理、宗教、社会生活、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提供了浩如烟海的珍贵资料,是人类稀有的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敦煌壁画 走进敦煌石窟,便会发现在石窟甬道、四壁及窟顶上绘制着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构成一座博大的民族壁画艺术宫殿,因此法国人称其为“墙壁上的图书馆”。现存的45,000多平方米的壁画就其内容可分为八类:佛像画、佛传故事画、民族神话题材画、佛教史迹画、经变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画、生产生活画等。
       敦煌飞天 敦煌飞天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识别敦煌艺术的典型形象代表。飞天之出现于我国,最早见于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称为“飞天伎乐”,在佛经中称为乾闼婆、紧那罗。乾闼婆意为天歌神;紧那罗意为天乐神,现女身时,常与乾闼婆为妻室。
      因此他们往往相伴而行,载歌载舞娱乐于佛。据佛经记载,飞天的形象似人非人,头上长角,并不美丽。但是经过艺术家的充分想象和大胆创作,她 们都成了在佛国世界里弹奏歌舞、喷香散花、带来快乐幸福的使者。 飞天的形象自印度传来后,迅速与中国道教中的“羽人”造型相互影响融合,形成西域式飞天与中国式 飞天并存的时代。
      西域式飞天形象健壮而朴拙;中原式飞天即南朝秀骨清像型飞天。隋唐时代是中国式飞天 发展的极盛时代,数量众多,影响广泛,飞天秀美而丰润,飞腾的姿态中以衣带作为陪衬,动感极强,表现 了空灵欢乐的精神境界和雍容华贵的民族风格。瓜沙曹氏执掌政权后,建立画院,工匠画师继承唐代的余绪,但在建造过程中统一形象,使飞天造型逐渐模式化,缺乏灵动的生命力。
       飞天艺术是中国历代画师们吸收印度佛教文化,摆脱封建伦理道德对人性束缚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古代艺术家们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 敦煌彩塑 敦煌彩塑是一种立体艺术,题材多以佛教人物为主,在石窟中占据重要位置,周围配以绚丽多姿的壁 画作为点缀。
      其制作过程是:在木质的构架上束上苇草,敷上粗泥,再敷以细泥,压紧抹光雕像成形,再上白粉,最后彩绘。敦煌石窟中保存有上起十六国,下至元、明、清时代的彩塑三千多身,历时之久,技艺之 精美,都是世界上罕见的。 敦煌彩塑艺术的发展可分为: 早期(发展期) 包括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此阶段早期,塑像体态健美,神情庄重,色彩明快,造型厚重,手法简朴;凸现出西域佛教艺术的优美风采。
      太和改制后,南方“秀骨清像”的艺术风格传到敦煌,彩塑形象逐渐趋于修长飘逸。 中期(极盛期) 包括隋、唐两个时期;塑像数量多,擅长于与人等高的群像,并通过位置及形体的变化来表明不同佛教人物的尊卑地位。许多佛像的表情固定化,例如释迦牟尼佛的庄严、慈祥,菩萨的温雅、娴静,阿难的聪慧、英俊等,使塑像更具有表现力。
       晚期(衰落期) 包括五代、宋、西夏、元九个时代;这阶段所存彩塑数量较少,佛像表情呆滞、缺乏生命力。 敦煌古乐 关于敦煌音乐的资料包括文献和图象两个方面。 文献资料有 : 莫高窟藏经洞所出之曲谱及相关资料。
       藏经洞所出舞谱中有关音乐的资料。 敦煌变文、卷、经、曲子词以及唱赞等作品中的音乐材料。 敦煌文书中有关历代音乐材料的探索。 藏经洞所出绢画上的音乐形象资料。 图象资料指敦煌壁画中的乐舞形象材料,其中涉及: 乐器研究 乐伎的表现形式 反映宫廷、世俗生活的音乐 在以上资料中,最受世人关注的是敦煌写本P。
      3080页《长兴四年(公元933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背面所记载的二十五首《敦煌曲谱》(现存于巴黎图书馆)。曲谱用“晏乐减字谱”记录,古奥难识,被学者们称为“音乐天书”。自1938年日本学者林谦三和平出文雄发表《琵琶古谱研究》以来,中国学者任二北、 叶栋、何昌林、席臻贯等都对此进行了释译。
      尤其席臻贯先生在社会的支持下把古谱灌制成光盘,使关注敦 煌艺术的学者们在电脑上能再次欣赏到失传千年的不朽绝 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
      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余件古代文物,并衍生出了一门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但莫高窟在近代以来受到许多人为的损伤,文物大量流失,其完整性已被严重破坏。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甘肃降尘严重威胁莫高窟壁画和彩塑   在长期干旱气候条件影响下,位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受持续干旱和周围丰富沙尘源的影响,年降尘量每平方公里达到365。
      4吨,严重威胁莫高窟壁画和彩塑。 “干燥的气候环境可以有效防止壁画和彩塑表面的潮湿,减少了起甲、空鼓和脱落等问题的发生,保护了莫高窟精美的壁画和彩塑。而风沙危害却在肆无忌惮地破坏着它所能触及的一切━壁画、彩塑和坚硬的洞窟崖体。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李最雄说。 李最雄说,据不完全统计,在现存有壁画、彩塑的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已有一半以上的壁画和彩塑出现了起甲、空鼓、变色、酥碱、脱落等病害。 参加23日在兰州开幕的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叶谦认为,敦煌壁画和彩塑的“病情”都与风沙有一定的关系。
       敦煌研究院提供的多年监测资料表明,在莫高窟窟区一带,年降尘量达365。4吨/平方公里,专家们用扫描电镜统计了5000个粉尘表面形态,发现棱角状、次棱角状细小沙粒占到了83%,这种棱角状高硬度石英颗粒,随气流四处运动,不仅对壁画、彩塑进行磨蚀,而且能侵入壁画、彩塑的颜料缝隙,造成龟裂。
      当粉尘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还会产生一种把壁画颜料层、白粉层向外挤压的力量,导致颜料层、白粉层、甚至整个壁画的大面积脱落。 为了防止风沙的进一步侵害,有关机构很早便开始尝试推行筑墙、挖防沙沟等各种防护措施。目前,各种防护措施已经初见成效。
      特别是在窟顶戈壁带和沙丘边缘开始进行生物治沙试验,目前已建成两条长2公里,宽分别为12米、14米的灌木林带,对风沙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
       (新华社) 辉煌的壁画 北凉 北魏 (一幅) 西魏 (七幅) 北周 (一幅) 隋代 (二幅) 初唐 (四幅) 盛唐 (三幅) 中唐 (四幅) 晚唐 (一幅) 五代 (一幅) 多姿的彩塑 北凉 北魏 西魏 (一幅) 北周 隋代 (两幅) 初唐 (两幅) 盛唐 (七幅) 中唐 (一幅) 晚唐 五代 绢画与砖画 绢画 (一) 绢画 (二) 砖画 (一) 砖画 (二) 。

    g***

    2005-09-07 18:04:50

  • 2005-09-07 17:47:36
  • 这张算是吧

    三***

    2005-09-07 17:47:36

  • 2005-09-07 17:43:37
  •  

    楊***

    2005-09-07 17:43:3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