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像我们这些中学生怎样才能赚到钱

首页

像我们这些中学生怎样才能赚到钱

像我们这些中学生怎样才能赚到钱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10-22 00:35:09
      家富莫忘“早当家”——中学生理财教育势在必行 
    文章类型:案例课例  加入时间:2003-9-11
    --------------------------------------------------------------------------------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改革开放二十年过去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家庭富裕了,我们的孩子——广大的中学生,是否也“早当家”了呢?  据笔者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理财能力普遍低下,近70%的中学生买东西不会“货比三家”,81%的中学生买东西没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常常是花了钱却搞不清是怎么花的。
      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中学生的消费资金绝大部分是由家长供给的。然而,许多中学生在吃穿用方面片面追求时髦,讲究档次。同学之间,往往不比俭朴,比奢华;不比艰苦奋斗,比享受;不比节约,比挥霍浪费。这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现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理财能力是当代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理财能力越发显得重要和突出。中学生处在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重要时期,是否具备初步的理财能力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的独立生存和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建设,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如果在步入社会时尚不具备初步的理财能力,一切还得从头学起,这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 穷人的孩子,由于过早体会到人世间的艰辛,对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有切身的感受,因而较容易“早当家”,并形成较强的当家理财能力。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中学生的理财能力却普遍低下,这是为什么呢?  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并不具备独立固定的经济收入,不具备也不可能自发形成成熟的金钱和经济方面的意识,但却有着极为强烈的购物要求和消费欲望,一旦从外部得不到有效的教育引导,就会导致消费上的盲目、任性、攀比、浪费等不良行为,因而也难以养成熟练的理财技能。
      因此,笔者认为,造成中学生理财能力低下的真正原因不在中学生自身,而恰恰在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理财教育的欠缺。  在我国,对中学生进行长期、系统、有效的理财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原因不容忽视:   1.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影响依然存在   许多家长始终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会有光明的前途。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特有的“补偿”心理,往往容易造成迁就、娇惯、溺爱孩子,结果却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理财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孩子用钱上,常常是“心太软”,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据报载,吉林白城有一对夫妻,每个月生活费不足200元,平时连电灯都舍不得用,更不用说看电视了,但他们却把儿子送进了贵族学校,并且为了在同学们面前不至于“掉价”,尽量满足儿子的虚荣心,可以花290元钱买一件耐克衫,而夫妻二人却省吃俭用,宁愿过清贫的生活。
      读了这则故事,令人吃惊之余却颇感辛酸。   当前中学教育中,没有开设专门的理财教育课,德育体系中也未切实纳入理财教育,仅有的艰苦奋斗教育内容单调稀疏,教育方式迂腐陈旧,教育者往往对学生“训而不导”,并不能真正教会学生该如何做。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学生随口能吟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却很少有学生能将其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
      应该说,应试教育不改变,对理财教育的实施就有着相当的阻碍作用。  2.在开展理财教育的时机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认识误区   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理财是大人的事,孩子还不适宜涉足这种事情,或者认为理财的事情孩子长大以后自己也能学会。更多的人认为,青少年时期应该是“一片净土”,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学知识、长身体,其他的都应慢慢来。
      这些错误的认识往往造成错过对中学生进行理财教育的关键期,使中学生得不到及时、科学、系统、有效的教育引导,理财能力又怎能得到提高?   3.某些社会因素的负面影响亦不可小看  某些媒体对社会生活中一些富翁纸醉金迷生活的片面描绘和报道,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校园外不良环境(如一些歌舞厅、游戏机厅)的存在等,往往对中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不少中学生养成了爱花钱、乱花钱的不良习惯,绝不是偶然的。  中学生理财教育势在必行,我们全社会都要对这个问题予以关注。如何抓好这项工作,笔者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认为:首先,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者要切实转变观念,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切实把理财教育纳入中学德育工作轨道上来。
      其次,行动上长抓不懈。理财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要经常开展理财教育活动。例如,请专家为学生开设理财教育专题讲座;利用板报、校报、广播站等阵地,长期向学生宣传科学理财知识;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讲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及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实施理财教育;等等。
      在教育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针对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逐步提高中学生的理财能力。再次,理论上加强研究。中学生理财教育在我国可以说仅仅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努力学习、努力实践的同时,注重理论研究,不断丰富、深化、扩展中学生理财教育的内容,总结出合乎实际、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和评估标准,研究理财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探讨家庭教育中理财教育的切入点……从而掀起科研高潮,推动中学生理财教育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完) 。

    水***

    2005-10-22 00:35:09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