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机构(基金)见利好而不动,它们在等什么呢?

首页

为什么机构(基金)见利好而不动,它们在等什么呢?

为什么机构(基金)见利好而不动,它们在等什么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11-20 07:36:45
      股指上周三一根中阳之后迅速变脸,近日的跳空大三阴又让投资者心中产生了七上八下的感觉
      文/民族证券 周俊晨
      用“忽悠”这个词来形容最近大盘的走势显然有几分道理,在目前市场充斥的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中,股指上周三一根中阳之后迅速变脸,近日的跳空大三阴又让投资者心中产生了七上八下的感觉。
      如何看待利空,如何看待利好,媒体的报道以及市场人士的分析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宝钢增发是利空?   一直以来,市场均将扩容视为洪水猛兽,这从近期宝钢股份增发对大盘的刺激就可见一斑。然而奇怪的是,最近除了大盘被“忽悠”得脱离了上升轨道以外,宝钢股份自身却是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依然保持自己中立的形象。
      按说这不合乎情理,因为以宝钢这样一只流通股本18。77亿的大盘股来说,应该与长江电力、武钢股份、招商银行等流通盘大小相近的股票走势一致才是,何况该股近期还有50亿股的增发数量,未来上市后总流通盘甚至将超过两市第一大航母中国联通。在其增发比例超过自身盘面近三倍之后,现价位与流通盘的比值无疑就会有高估之嫌。
      可是宝钢为何没有做出紧随大盘下跌的反应呢?我们发现原因有三:一是机构投资者看好宝钢的增发。宝钢十大流通股东中,基金占了八席,QFII占了两席,尽管早期很多中小股东一直反对宝钢扩容,但机构的支持却让其增发如愿以偿。二是增发价与发行价之间有一定的让利空间。
      宝钢现价6元左右,而增发价则只有5元,20%的让利足够投资者兴奋的了。但前提是宝钢不能跌,一跌增发部分就会发行不出去,否则将违背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既定协议的初衷。三是宝钢的业绩很好。2004年年报显示宝钢的每股收益为0。75元,而市盈率却只有8倍左右。
      在同等业绩中,宝钢目前的股价是相对比较低的。以此来看,虽然宝钢增发引起市场抽资导致了大盘的动荡,但对于其本身短线的走势却是利大于弊。   股权分置是利好?   上周以上电股份为首的不少个股出现了短时大涨,主要源于市场对股权分置试点股的猜测。
      其实,以现在的眼光看,解决股权分置方案并非很多人所预料的那样是重大利好,而是一把双刃剑,并且利空的成份还多一些。无论是按净资产值减持还是按别的方法减持,一旦减持方案开始实施,真正的流通股东的盈利空间很小。二级市场狂赌股权分置试点的投资者只能赚取蝇头小利抑或赔本赚吆喝。
      我们就以市场想像空间最大的高价股减持来说,这部分个股一般都经过庄家的长年炒作而有了很大的虚浮利润,如果试点,机构正好可以大举出货,最终引来抛售而导致股价下跌。所以管理层为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一般不会考虑以这些巨幅炒高、与净资产价格相距甚远的股票来进行股权分置试点的。
      那么,市价与净资产值接近的股票呢?希望也很小,因为二级市场没有太多的盈利空间,反而流通盘扩大了,会引来更多的市场抛售。现在只有一种股票值得注意,那就是净资产值与股价有一定距离但又相距不远的股票,同时还要业绩出色和盘面适中。也许投资者看到了另一种模式,也就是宝钢股份增发的那种模式,但这类个股因含权可能会在试点出台前后几天激发出市场的投资热情,但仅是概念炒作而已,一旦整体上市,那就是两倍或三倍的流通盘,未来结构下挫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少部分上市,则又起不到大幅盈利的目的,只能是市场的又一次变相圈钱,所以从长线看股权分置试点不见得就是利好。
          股市为何总“忽悠”?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政策性利好还是机构看多的数量都在明显增加,但股市的走势却呈相反态势。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状呢?除了宝钢增发的原因外,更多的则是制度缺憾。说白了,目前无论是谈保护投资者利益,还是全流通让利于民,全都难敌增发的现实。
      据最近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称,仅本月18日和19日两次召开的工作会议中,就有3家公司增发A股的申请和一家公司发行可转债的申请将被审核。而此前泰豪科技增发才刚刚获得通过。不过增发再厉害,市场可以采用分类表决制度来加以否定,如山东铝业的增发就被其大股东一票判了“死刑”。
      可是市场对上市公司的首次发行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交行、神华集团等股虎视眈眈,投资者谁也猜不出它们的一只脚是否已经踏进了扩容的门槛。据有关人士推测,市场上最近流传的待发大盘股融资额有近1000亿元左右,加上被人们视为重大“利好”的股权分置股也有不少,这会让未来股指继续产生震荡行情。
       。

    1***

    2005-11-20 07:36:45

其他答案

    2005-11-20 19:23:41
  •   股指上周三一根中阳之后迅速变脸,近日的跳空大三阴又让投资者心中产生了七上八下的感觉
      文/民族证券 周俊晨
      用“忽悠”这个词来形容最近大盘的走势显然有几分道理,在目前市场充斥的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中,股指上周三一根中阳之后迅速变脸,近日的跳空大三阴又让投资者心中产生了七上八下的感觉。
      如何看待利空,如何看待利好,媒体的报道以及市场人士的分析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宝钢增发是利空?   一直以来,市场均将扩容视为洪水猛兽,这从近期宝钢股份增发对大盘的刺激就可见一斑。然而奇怪的是,最近除了大盘被“忽悠”得脱离了上升轨道以外,宝钢股份自身却是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依然保持自己中立的形象。
      按说这不合乎情理,因为以宝钢这样一只流通股本18。77亿的大盘股来说,应该与长江电力、武钢股份、招商银行等流通盘大小相近的股票走势一致才是,何况该股近期还有50亿股的增发数量,未来上市后总流通盘甚至将超过两市第一大航母中国联通。在其增发比例超过自身盘面近三倍之后,现价位与流通盘的比值无疑就会有高估之嫌。
      可是宝钢为何没有做出紧随大盘下跌的反应呢?我们发现原因有三:一是机构投资者看好宝钢的增发。宝钢十大流通股东中,基金占了八席,QFII占了两席,尽管早期很多中小股东一直反对宝钢扩容,但机构的支持却让其增发如愿以偿。二是增发价与发行价之间有一定的让利空间。
      宝钢现价6元左右,而增发价则只有5元,20%的让利足够投资者兴奋的了。但前提是宝钢不能跌,一跌增发部分就会发行不出去,否则将违背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既定协议的初衷。三是宝钢的业绩很好。2004年年报显示宝钢的每股收益为0。75元,而市盈率却只有8倍左右。
      在同等业绩中,宝钢目前的股价是相对比较低的。以此来看,虽然宝钢增发引起市场抽资导致了大盘的动荡,但对于其本身短线的走势却是利大于弊。   股权分置是利好?   上周以上电股份为首的不少个股出现了短时大涨,主要源于市场对股权分置试点股的猜测。
      其实,以现在的眼光看,解决股权分置方案并非很多人所预料的那样是重大利好,而是一把双刃剑,并且利空的成份还多一些。无论是按净资产值减持还是按别的方法减持,一旦减持方案开始实施,真正的流通股东的盈利空间很小。二级市场狂赌股权分置试点的投资者只能赚取蝇头小利抑或赔本赚吆喝。
      我们就以市场想像空间最大的高价股减持来说,这部分个股一般都经过庄家的长年炒作而有了很大的虚浮利润,如果试点,机构正好可以大举出货,最终引来抛售而导致股价下跌。所以管理层为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一般不会考虑以这些巨幅炒高、与净资产价格相距甚远的股票来进行股权分置试点的。
      那么,市价与净资产值接近的股票呢?希望也很小,因为二级市场没有太多的盈利空间,反而流通盘扩大了,会引来更多的市场抛售。现在只有一种股票值得注意,那就是净资产值与股价有一定距离但又相距不远的股票,同时还要业绩出色和盘面适中。也许投资者看到了另一种模式,也就是宝钢股份增发的那种模式,但这类个股因含权可能会在试点出台前后几天激发出市场的投资热情,但仅是概念炒作而已,一旦整体上市,那就是两倍或三倍的流通盘,未来结构下挫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少部分上市,则又起不到大幅盈利的目的,只能是市场的又一次变相圈钱,所以从长线看股权分置试点不见得就是利好。
          股市为何总“忽悠”?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政策性利好还是机构看多的数量都在明显增加,但股市的走势却呈相反态势。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状呢?除了宝钢增发的原因外,更多的则是制度缺憾。说白了,目前无论是谈保护投资者利益,还是全流通让利于民,全都难敌增发的现实。
      据最近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称,仅本月18日和19日两次召开的工作会议中,就有3家公司增发A股的申请和一家公司发行可转债的申请将被审核。而此前泰豪科技增发才刚刚获得通过。不过增发再厉害,市场可以采用分类表决制度来加以否定,如山东铝业的增发就被其大股东一票判了“死刑”。
      可是市场对上市公司的首次发行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交行、神华集团等股虎视眈眈,投资者谁也猜不出它们的一只脚是否已经踏进了扩容的门槛。据有关人士推测,市场上最近流传的待发大盘股融资额有近1000亿元左右,加上被人们视为重大“利好”的股权分置股也有不少,这会让未来股指继续产生震荡行情。
       。

    d***

    2005-11-20 19:23:41

  • 2005-11-20 19:05:52
  •   股指上周三一根中阳之后迅速变脸,近日的跳空大三阴又让投资者心中产生了七上八下的感觉
      文/民族证券 周俊晨
      用“忽悠”这个词来形容最近大盘的走势显然有几分道理,在目前市场充斥的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中,股指上周三一根中阳之后迅速变脸,近日的跳空大三阴又让投资者心中产生了七上八下的感觉。
      如何看待利空,如何看待利好,媒体的报道以及市场人士的分析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宝钢增发是利空?   一直以来,市场均将扩容视为洪水猛兽,这从近期宝钢股份增发对大盘的刺激就可见一斑。然而奇怪的是,最近除了大盘被“忽悠”得脱离了上升轨道以外,宝钢股份自身却是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依然保持自己中立的形象。
      按说这不合乎情理,因为以宝钢这样一只流通股本18。77亿的大盘股来说,应该与长江电力、武钢股份、招商银行等流通盘大小相近的股票走势一致才是,何况该股近期还有50亿股的增发数量,未来上市后总流通盘甚至将超过两市第一大航母中国联通。在其增发比例超过自身盘面近三倍之后,现价位与流通盘的比值无疑就会有高估之嫌。
      可是宝钢为何没有做出紧随大盘下跌的反应呢?我们发现原因有三:一是机构投资者看好宝钢的增发。宝钢十大流通股东中,基金占了八席,QFII占了两席,尽管早期很多中小股东一直反对宝钢扩容,但机构的支持却让其增发如愿以偿。二是增发价与发行价之间有一定的让利空间。
      宝钢现价6元左右,而增发价则只有5元,20%的让利足够投资者兴奋的了。但前提是宝钢不能跌,一跌增发部分就会发行不出去,否则将违背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既定协议的初衷。三是宝钢的业绩很好。2004年年报显示宝钢的每股收益为0。75元,而市盈率却只有8倍左右。
      在同等业绩中,宝钢目前的股价是相对比较低的。以此来看,虽然宝钢增发引起市场抽资导致了大盘的动荡,但对于其本身短线的走势却是利大于弊。   股权分置是利好?   上周以上电股份为首的不少个股出现了短时大涨,主要源于市场对股权分置试点股的猜测。
      其实,以现在的眼光看,解决股权分置方案并非很多人所预料的那样是重大利好,而是一把双刃剑,并且利空的成份还多一些。无论是按净资产值减持还是按别的方法减持,一旦减持方案开始实施,真正的流通股东的盈利空间很小。二级市场狂赌股权分置试点的投资者只能赚取蝇头小利抑或赔本赚吆喝。
      我们就以市场想像空间最大的高价股减持来说,这部分个股一般都经过庄家的长年炒作而有了很大的虚浮利润,如果试点,机构正好可以大举出货,最终引来抛售而导致股价下跌。所以管理层为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一般不会考虑以这些巨幅炒高、与净资产价格相距甚远的股票来进行股权分置试点的。
      那么,市价与净资产值接近的股票呢?希望也很小,因为二级市场没有太多的盈利空间,反而流通盘扩大了,会引来更多的市场抛售。现在只有一种股票值得注意,那就是净资产值与股价有一定距离但又相距不远的股票,同时还要业绩出色和盘面适中。也许投资者看到了另一种模式,也就是宝钢股份增发的那种模式,但这类个股因含权可能会在试点出台前后几天激发出市场的投资热情,但仅是概念炒作而已,一旦整体上市,那就是两倍或三倍的流通盘,未来结构下挫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少部分上市,则又起不到大幅盈利的目的,只能是市场的又一次变相圈钱,所以从长线看股权分置试点不见得就是利好。
          股市为何总“忽悠”?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政策性利好还是机构看多的数量都在明显增加,但股市的走势却呈相反态势。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状呢?除了宝钢增发的原因外,更多的则是制度缺憾。说白了,目前无论是谈保护投资者利益,还是全流通让利于民,全都难敌增发的现实。
      据最近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称,仅本月18日和19日两次召开的工作会议中,就有3家公司增发A股的申请和一家公司发行可转债的申请将被审核。而此前泰豪科技增发才刚刚获得通过。不过增发再厉害,市场可以采用分类表决制度来加以否定,如山东铝业的增发就被其大股东一票判了“死刑”。
      可是市场对上市公司的首次发行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交行、神华集团等股虎视眈眈,投资者谁也猜不出它们的一只脚是否已经踏进了扩容的门槛。据有关人士推测,市场上最近流传的待发大盘股融资额有近1000亿元左右,加上被人们视为重大“利好”的股权分置股也有不少,这会让未来股指继续产生震荡行情。
       。

    w***

    2005-11-20 19:05:52

  • 2005-11-20 16:52:23
  • 它们已经做好了热身运动,而市场转折一旦来临,热点无疑会扩大和蔓延,更多的品种将迎来机会。 
    

    w***

    2005-11-20 16:52:23

  • 2005-11-20 09:06:58
  • 它们已经做好了热身运动,而市场转折一旦来临,热点无疑会扩大和蔓延,更多的品种将迎来机会。

    晓***

    2005-11-20 09:06:58

  • 2005-11-20 07:39:41
  • 它们已经做好了热身运动,而市场转折一旦来临,热点无疑会扩大和蔓延,更多的品种将迎来机会。

    绿***

    2005-11-20 07:39:4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