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谁是李会堂?

首页

谁是李会堂?

中国的天才球员?没听说过。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12-26 16:47:54
      球王李惠堂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在旧中
    国,一位体坛人物能够 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发凡。他以顽强的拼搏,
    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亚洲球王”称号。 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
       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四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 居住。由于刻苦锻炼,使他的身体日见壮实,脚力过人。十岁左右,他返回 香港,和后来一起成为足坛名 将结下了“足球缘”,十七岁便成为香港南华队的一名队员。
      到二十岁那年, 他到了上海。由于李惠堂球 艺出众,二十二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在上海组织乐华 足球队,战绩显赫。“万 国足球赛”在上海举行时,24岁的李惠堂被评为最佳明星,“球王”因此而得名。 李惠堂是二、三十年代 首屈一指的著名中锋。
      尤以过人射门和跌射誉冠足坛。他射门力量大、角度刁,往 往使守门员反应不及而 目送球儿直飞网底。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 的首战中,南华队 以11比0 大胜。在此役中,35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运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
      一 次,在和一支 外国队的比赛中,李惠堂一记强有力的劲射,正中“洋将”守门员怀中。守门员收腹不及,顿时 倒跪在地 下。 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原作亡国奴,遂于1941年以借名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与家乡同人 组建五 华足球队。1942年,到梅县与强民队对垒,结果以1比3“礼让”强民。
      第二年,李惠堂邀集香港甲 组高手,以“航 建队”名义,与强民队比赛。通过这两次比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 定的推动作用。 尔后,李惠堂到桂林组织广东足球队,参加所谓四省“元首杯”足球赛。他先后在重庆、 成都、自贡等地作 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难民,支持抗日救国。
       李惠堂41岁“挂靴”退 伍,足坛生涯长达25年。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 章。曾4次代表国家 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获足球冠军。1966年他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 界足坛享有很 高的威望。
      1976年在得意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 据统计他 在足球比赛中,共射进近2000个球,他和巴西名将 里登雷克、德国球星宾德以及球王贝利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四大巨星。 。

    枪***

    2005-12-26 16:47:54

其他答案

    2005-12-27 09:13:04
  • 不会吧,你是不是才看足球啊,连李惠堂都不知道.二三十年代的球王

    南***

    2005-12-27 09:13:04

  • 2005-12-27 00:47:02
  • 李惠堂,亚洲球王

    l***

    2005-12-27 00:47:02

  • 2005-12-26 21:41:30
  • 中国球王

    n***

    2005-12-26 21:41:30

  • 2005-12-26 20:52:47
  •     还不知道中国有这么个牛人啊,谢谢楼上的了。。。。

    谢***

    2005-12-26 20:52:47

  • 2005-12-26 20:43:38
  • 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一***

    2005-12-26 20:43:38

  • 2005-12-26 20:22:00
  • 球王 

    送***

    2005-12-26 20:22:00

  • 2005-12-26 20:20:25
  •   球王李惠堂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在旧中
    国,一位体坛人物能够 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发凡。他以顽强的拼搏,
    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亚洲球王”称号。 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
       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四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 居住。由于刻苦锻炼,使他的身体日见壮实,脚力过人。十岁左右,他返回 香港,和后来一起成为足坛名 将结下了“足球缘”,十七岁便成为香港南华队的一名队员。到二十岁那年, 他到了上海。
      由于李惠堂球 艺出众,二十二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在上海组织乐华 足球队,战绩显赫。“万 国足球赛”在上海举行时,24岁的李惠堂被评为最佳明星,“球王”因此而得名。 李惠堂是二、三十年代 首屈一指的著名中锋。尤以过人射门和跌射誉冠足坛。
      他射门力量大、角度刁,往 往使守门员反应不及而 目送球儿直飞网底。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 的首战中,南华队 以11比0 大胜。在此役中,35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运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一 次,在和一支 外国队的比赛中,李惠堂一记强有力的劲射,正中“洋将”守门员怀中。
      守门员收腹不及,顿时 倒跪在地 下。 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原作亡国奴,遂于1941年以借名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与家乡同人 组建五 华足球队。1942年,到梅县与强民队对垒,结果以1比3“礼让”强民。第二年,李惠堂邀集香港甲 组高手,以“航 建队”名义,与强民队比赛。
      通过这两次比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 定的推动作用。 尔后,李惠堂到桂林组织广东足球队,参加所谓四省“元首杯”足球赛。他先后在重庆、 成都、自贡等地作 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难民,支持抗日救国。 李惠堂41岁“挂靴”退 伍,足坛生涯长达25年。
      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 章。曾4次代表国家 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获足球冠军。1966年他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 界足坛享有很 高的威望。1976年在得意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
       据统计他 在足球比赛中,共射进近2000个球,他和巴西名将 里登雷克、德国球星宾德以及球王贝利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四大巨星。 。

    英***

    2005-12-26 20:20:25

  • 2005-12-26 20:01:26
  •   亚洲球王李惠堂 
    梅州的足球运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873年,外国传教士将近代足球技术介绍到五华长布。梅县现代足球运动起源于1914年。从此,足球运动在梅州城乡蓬勃发展,成为山区人民群众最为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多年来,梅州为中国的足球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足球之乡”。
      在这里,出了名扬世界的“亚洲球王”李惠堂。新中国成立以来,梅州先后为国家和13个省、市输送了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270多名,其中有中国国家队主教练、队员35人,包括曾雪麟、蔡锦标、杨宁、王惠良、张小文、池明华、郭亿军、谢育新、伍文兵、吴伟英等。
      在征战即将举行的雅典奥运会的中国女子足球队里,就有一位来自我市五华县的优秀球员———钟金玉。   到现在,有关李惠堂的不少传奇故事,还在梅州大地广为流传。李惠堂和足球,已经成为梅州闪亮的“名片”。 一代球王名扬世界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这是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一代球王的风采,至今名扬世界。   李惠堂是五华锡坑人,1905年出生于香港大坑村,是建筑巨商李浩如的第三子。李惠堂从小就酷爱足球运动。6岁时,其父把他送回五华老家读私塾,读书之余,他以家门前宽阔的草坪作球场,呼朋引伴苦练足球技艺。
      5年后,他回到香港,继续刻苦训练,并常常请教足坛前辈,技艺大进。在1922年香港“夏令营杯”赛中,17岁的李惠堂展现了娴熟的足球技巧,被足坛前辈所看中,赛后即被吸收为南华体育会甲级队足球运动员。此后在沪港埠际赛、甲级联赛、远东运动会上,他所参加的球队都获得冠军。
      随后在出访澳大利亚各役中,他屡立战功,从而声名鹊起。   1922年,年仅17岁的李惠堂被选入香港最有名气的足球劲旅--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他身高1。82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为出色。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难以抢走。
      他的射门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不管什么位置、什么角度,他都能左右开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钧。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   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华队参加香港甲级足球联赛,出任左内锋,因其球艺娴熟刁钻,出神入化,常有惊人之举,香港球迷称之为"球怪"。
         1925年秋,李惠堂赴上海。起初加盟乐群足球队,击败高丽队并在市锦标赛上夺冠。之后,他受聘为复旦大学体育系主任。1926年,上海举办万国足球锦标赛,以李惠堂任队长的中华足球队,战胜了葡萄牙、苏格兰两个强队,创造了华人足球队连续击败外国足球队的纪录。
      同年夏,李惠堂发动在沪粤人组建乐华足球队,在全国联赛中获冠军。在“史考托”杯赛中,乐华队以4∶1击败蝉联九届冠军的外国腊克斯队。   1927年,乐华队战胜各国劲旅组成的西联队,获西联甲级第3个冠军。1928年,李惠堂参加万国球赛,被评为最佳球星。
         1930年,李惠堂从上海回到香港任南华足球队长,带队频繁出赛,所战皆捷,连续数年为全港甲组足球赛冠军杯得主,并在第六届全运会足球赛中获得冠军。1934年,第十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举行,李惠堂担任中国足球队队长。在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上,日本足球队和中国足球队并列冠军,日本队扬言这次要打败中国队。
      决赛那天,战况空前激烈,在比赛即将结束时,比分依然是三比三。这时,中国队获得罚点球的机会,由李惠堂操刀,一蹴而就,战胜了日本队。这场球赛的胜利,大长了中国人的威风,李惠堂亦荣获了“亚洲球王”的称号。   李惠堂出类拔萃的球艺,神乎其神的射门技术,到现在仍让许多热爱足球的青年遐想不已。
      1941年,李惠堂率球队访问马来西亚与槟城军联队对垒时,以11比0大胜,他一人独进7球,并令人震惊地射穿了对方球网。还有一次与外国球队交锋时,获点球机会,他发脚怒射,球如炮弹出膛,对方门将接球后连球带人滚进网窝,当即呕吐不止,从而有李惠堂罚点球“力大无比要踢死人”的传说。
      有一次与印尼队比赛时,对方门将见到李惠堂在门前得球将要拔脚怒射时,竟然离开球门不敢防守……   从17岁成为甲级队员,到42岁挂靴退役,李惠堂纵横驰骋绿茵25年,足迹遍及亚、欧、澳洲,进球2000多个,获得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章。
      他曾4次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获足球冠军,1966年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界足坛享有很高的威望。1976年,在联邦德国一家权威性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李惠堂同贝利(巴西)、马修斯(英格兰)、斯蒂法诺(西班牙)、普斯卡士(匈牙利)一起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
       。

    r***

    2005-12-26 20:01:26

  • 2005-12-26 19:08:48
  • 李惠堂 曾经当过国际足联副主席
    是开创中国足球的第一人

    安***

    2005-12-26 19:08:48

  • 2005-12-26 18:52:34
  • 如果他晚出生几十年可能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贝利、马拉多纳了,真正的足球会属于我们中国人

    q***

    2005-12-26 18:52:34

  • 2005-12-26 18:15:19
  • 和贝利、马修斯、普斯卡什、斯迪法诺并称5大球王的那位

    泡***

    2005-12-26 18:15:19

  • 2005-12-26 17:58:42
  •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光***

    2005-12-26 17:58:42

  • 2005-12-26 17:21:16
  • 猜啦

    p***

    2005-12-26 17:21:16

  • 2005-12-26 17:17:08
  •   李惠堂(1905-1979) 
      “亚洲球王”李惠堂祖籍广东五华,1905年出生于香港,身高1。80米,司职前锋。他从小酷爱足球运动,天资聪颖,求学与训练两不误。1921年考入开展足球运动甚广的皇仁书院。1922年入选南华足球队甲组,开始足球生涯。
       1923年入选中国队,分别于1923年、1925年、1930年、1934年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和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4次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在第七届远东运动会后被评为“亚洲球王”而名扬海内外。1936年,作为中国队队长参加了第11届奥运会足球赛。
         1925年,加入上海乐群足球队,1926年在上海组建中华足球队并任队长,同年率队参加上海当时第一流水平的史考托杯足球赛,击败由外国人组成的腊克斯队,首开华人足球队战胜外国人球队的纪录。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华足球队并任队长。   1936年当选为亚洲足球协会副会长。
      1937年左胫骨被踢成骨折。1938年重返球场参加为抗日救灾举行的义赛。1941年拒绝为日伪表演而从香港返回广东家乡。   李惠堂技术全面,球艺十分精湛,奔跑快速,身材高大,在球场上犹如鹤立鸡群。传球意识一流,头球摆渡、短传与长传都非常到位。
      控球出色,盘球过人轻而易举,善于强行突破。射门的功夫深厚,起脚快,脚法好,脚头硬,更有依人卧射的绝招。在其25年的足球生涯中,共入1260个球。   1947年后从事教练、裁判员工作。1948年作为教练率中国足球队参加第14届奥运会足球赛,同年获国际足联国际裁判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裁判资格的人。
      1954、1955年率中国台北队夺得第2届、第3届亚运会足球赛冠军。   1954年当选为亚洲足球联合会秘书长。1965年,他当选为国际足联副主席,成为中国在世界足坛获得最高职务者的人。   李惠堂学识不浅,著有《球圃菜根录》、《足球经》、《足球规律诠释》、《足球登龙术》、《我与足球》等。
         李惠堂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位“球王”,值得我们炎黄子孙为之骄傲、自豪。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在旧中 国,一位体坛人物能够 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发凡。他以顽强的拼搏,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亚洲球王”称号。
       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 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四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居住。由于刻苦锻炼,使他的身体日见壮实,脚力过人。十岁左右,他返回 香港,和后来一起成为足坛名将结下了“足球缘”,十七岁便成为香港南华队的一名队员。
      到二十岁那年, 他到了上海。由于李惠堂球艺出众,二十二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在上海组织乐华 足球队,战绩显赫。“万国足球赛”在上海举行时,24岁的李惠堂被评为最佳明星,“球王”因此而得名。 李惠堂是二、三十年代首屈一指的著名中锋。
      尤以过人射门和跌射誉冠足坛。他射门力量大、角度刁,往 往使守门员反应不及而目送球儿直飞网底。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 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比0 大胜。在此役中,35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运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
      一 次,在和一支外国队的比赛中,李惠堂一记强有力的劲射,正中“洋将”守门员怀中。守门员收腹不及,顿时 倒跪在地下。 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原作亡国奴,遂于1941年以借名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与家乡同人组建五 华足球队。1942年,到梅县与强民队对垒,结果以1比3“礼让”强民。
      第二年,李惠堂邀集香港甲组高手,以“航 建队”名义,与强民队比赛。通过这两次比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尔后,李惠堂到桂林组织广东足球队,参加所谓四省“元首杯”足球赛。他先后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作 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难民,支持抗日救国。
       李惠堂41岁“挂靴”退伍,足坛生涯长达25年。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 章。曾4次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获足球冠军。1966年他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 界足坛享有很高的威望。1976年在得意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
       据统计他 在足球比赛中,共射进近2000个球,他和巴西名将 里登雷克、德国球星宾德以及球王贝利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四大球星 一个中国球迷,竟不认识李惠堂,让我怎么说啊。

    范***

    2005-12-26 17:17:08

  • 2005-12-26 17:11:26
  • 球王李惠堂
    

    好***

    2005-12-26 17:11:26

  • 2005-12-26 16:59:13
  • 就是看中国球员踢球憋气,中国球迷时常拿出来YY的那个

    狗***

    2005-12-26 16:59:13

  • 2005-12-26 16:55:31
  • 在新中国没有解放之前,是比较出名,但我们也知道,当时中国贫民都过不上好日子,没多少人会在意他的.他在当时的确比较出名,但因时代不同,那时中国也根本淡不上什么有足球这个字,更别说什么有关足球别的东东了.
    说他是球王不假,当只是那个时代的罢了.与现在不可比较啊!
    随便说一声:如果现在有谁还可以稍稍超过孙继海的能力和影响力,我这个喜欢足球的人就谢天谢地了.唉!有是有人才,可环境不行啊!!!

    空***

    2005-12-26 16:55:31

  • 2005-12-26 16:52:08
  •   李惠堂(1905-1979) 
      “亚洲球王”李惠堂祖籍广东五华,1905年出生于香港,身高1。80米,司职前锋。他从小酷爱足球运动,天资聪颖,求学与训练两不误。1921年考入开展足球运动甚广的皇仁书院。1922年入选南华足球队甲组,开始足球生涯。
       1923年入选中国队,分别于1923年、1925年、1930年、1934年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和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4次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在第七届远东运动会后被评为“亚洲球王”而名扬海内外。1936年,作为中国队队长参加了第11届奥运会足球赛。
         1925年,加入上海乐群足球队,1926年在上海组建中华足球队并任队长,同年率队参加上海当时第一流水平的史考托杯足球赛,击败由外国人组成的腊克斯队,首开华人足球队战胜外国人球队的纪录。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华足球队并任队长。   1936年当选为亚洲足球协会副会长。
      1937年左胫骨被踢成骨折。1938年重返球场参加为抗日救灾举行的义赛。1941年拒绝为日伪表演而从香港返回广东家乡。   李惠堂技术全面,球艺十分精湛,奔跑快速,身材高大,在球场上犹如鹤立鸡群。传球意识一流,头球摆渡、短传与长传都非常到位。
      控球出色,盘球过人轻而易举,善于强行突破。射门的功夫深厚,起脚快,脚法好,脚头硬,更有依人卧射的绝招。在其25年的足球生涯中,共入1260个球。   1947年后从事教练、裁判员工作。1948年作为教练率中国足球队参加第14届奥运会足球赛,同年获国际足联国际裁判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裁判资格的人。
      1954、1955年率中国台北队夺得第2届、第3届亚运会足球赛冠军。   1954年当选为亚洲足球联合会秘书长。1965年,他当选为国际足联副主席,成为中国在世界足坛获得最高职务者的人。   李惠堂学识不浅,著有《球圃菜根录》、《足球经》、《足球规律诠释》、《足球登龙术》、《我与足球》等。
         李惠堂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位“球王”,值得我们炎黄子孙为之骄傲、自豪。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在旧中 国,一位体坛人物能够 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发凡。他以顽强的拼搏,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亚洲球王”称号。
       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 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四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居住。由于刻苦锻炼,使他的身体日见壮实,脚力过人。十岁左右,他返回 香港,和后来一起成为足坛名将结下了“足球缘”,十七岁便成为香港南华队的一名队员。
      到二十岁那年, 他到了上海。由于李惠堂球艺出众,二十二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在上海组织乐华 足球队,战绩显赫。“万国足球赛”在上海举行时,24岁的李惠堂被评为最佳明星,“球王”因此而得名。 李惠堂是二、三十年代首屈一指的著名中锋。
      尤以过人射门和跌射誉冠足坛。他射门力量大、角度刁,往 往使守门员反应不及而目送球儿直飞网底。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 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比0 大胜。在此役中,35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运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
      一 次,在和一支外国队的比赛中,李惠堂一记强有力的劲射,正中“洋将”守门员怀中。守门员收腹不及,顿时 倒跪在地下。 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原作亡国奴,遂于1941年以借名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与家乡同人组建五 华足球队。1942年,到梅县与强民队对垒,结果以1比3“礼让”强民。
      第二年,李惠堂邀集香港甲组高手,以“航 建队”名义,与强民队比赛。通过这两次比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尔后,李惠堂到桂林组织广东足球队,参加所谓四省“元首杯”足球赛。他先后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作 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难民,支持抗日救国。
       李惠堂41岁“挂靴”退伍,足坛生涯长达25年。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 章。曾4次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获足球冠军。1966年他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 界足坛享有很高的威望。1976年在得意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
       据统计他 在足球比赛中,共射进近2000个球,他和巴西名将 里登雷克、德国球星宾德以及球王贝利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四大巨星。 。

    埃***

    2005-12-26 16:52:0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