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宝宝太自私怎么办?

首页

宝宝太自私怎么办?

我家宝宝现在两岁半了,最近我发现他特别自私,玩具和食品不与人分享,最让人尴尬的就是去儿童乐园,里面的公共设施,也不让其他小朋友玩,他就一人挡在门口,自己不玩,也不让别人玩,我跟他讲道理,他根本不听,还一直哭,这是逆反期的表现吗?我该怎么做,请教有经验的朋友,谢谢!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6-01-06 15:02:02
  •  

    z***

    2006-01-06 15:02:02

  • 2006-01-06 14:34:02
  • 用武力教他,因为慈母多败儿啊
    

    海***

    2006-01-06 14:34:02

  • 2006-01-06 14:08:35
  • 是呀,这样子会不太好的,不过昊文妈是越来越迷糊了,也不知道昊文怎么就那么乖的呢,好像从小就乖,妈妈也没有特别做过什么,所以虽然很想帮你,告诉你一些经验什么的,但有心无力呀。呵呵。

    最***

    2006-01-06 14:08:35

  • 2006-01-06 11:16:49
  •   近年来,我国心理学界与教育界围绕独生子女群体优势及个性品质等问题异型了多项调查研究工作,尽管采用的理论、方法不尽相同,但下的结论基本都是存在任性、依赖性强等弱点。可见自私行为已成为独生子女中较为突出的道德缺陷。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因素——父母的教育行为。
      而影响幼儿发展有两个突出的教育行为因素。一是家长处理品德的观点和方法,具体而言是对孩子的任性行为,文明礼貌行为等处理恰当与否,明显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水平。二是家长越是不纵容、娇惯孩子,对孩子的成长越是有利;反之,对孩子过于放纵溺爱、甚至经常斥责打骂,对孩子的个性发展都会产生副作用。
       自私行为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一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其发生和发展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品德走向,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幼儿发育之初,一切行为意识大都来自于本能。当自我意识在幼儿心中开始萌发,并进一步强化后,往往会独占自己喜好的物品不准他人染指等。
      凡此种种,成为自私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 面对儿童日渐膨胀的自私欲,父母若及时加以引导,孩子一般都能接受父母的劝戒并作出积极的反应。相反,若放纵溺爱,任其自流,无疑加剧了独生子女自私行为的发展。 在我们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溺爱孩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在有几个子女的家庭里,父母一般都格外疼爱第一个出生的孩子。
      随着孩子的呱呱堕地,父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并强烈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安全、幸福所应负的责任。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舒适和利益,去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而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父母更是将自己所有的钟爱与厚望都集中到了这唯一的一个孩子的身上。 二、现代的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普遍存在怕孩子学坏、怕孩子生病、怕孩子不成才等紧张心理,所以表现出过人保护宠爱及期望过高的教养态度。
       三、现在的独生子女家长,大多数人都吃过苦,过了一些坚苦的日子,他们的儿童期及青年期,物质享受无无不及现在的孩子,当时的教育条件了相对较差。然而现在他们作为父母,都有一个想法: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过苦日子,愿意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及条件。
      所以他们宁愿委屈自己,去满足孩子各种需求,更有甚者,是满足孩子超出家庭实际承受力的种种要求。 要想纠正孩子的自私行为,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品德高尚的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培养幼儿们的合作意识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合作”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已起来越来越为为世人重视。
      合作意识不仅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现代素质之一,也不过作为一个人所起码应当具备的人格品质。所以家长们应当加强对孩子合作精神和利他意识的培养,要让孩子懂得为他人着想,能体会为别人付出劳动的幸福。 二、 树立父母的威信 在理解、沟通的前提下,要教育孩子尊重父母。
      不能让孩子从小养成随意对长辈发号施令、无理取闹的恶习。一个孩子若从小便藐视父母的权威,不懂得尊重辛勤养育自己的父母,那么他成人后便更不会懂得尊重别人。当然,要做到这点,需要父母有很强制意志力和心理承受力。 三、 要戒除护短心理 当今独生子女的自控自律性比较差,做父母的就要善于听取别人对自己孩子的批评忠告,并注意观察孩子的一点一滴,要及时地把握时机地纠正孩子的错误,以免孩子小错不改,酿成大祸。
       教育独生子女,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探讨的过程。父母偶尔的错误不会使孩子受到严重的损害,只是有那些持续不断的、一贯的错误才会在孩子向上留下永久的痕迹。要避免孩子产生这种伤痕的办法是:要学会察觉危险信号出现及应该引起警惕的标志;掌握孩子生理、心理特点,懂得什么年龄段会出现什么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管教态度。
       虽然孩子是无法选择父母的文化、职业和家庭条件的,但我们的父母却能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孩子身心得以健康成长,这就是为父母者应尽的职责。 。

    韓***

    2006-01-06 11:16:49

  • 2006-01-06 10:51:35
  •   对于4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分享是一个很难达到的发展任务,它包括去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有时的延
    迟满足。敏感的家长会注意到宝宝经常会因为被要求去分享游戏材料而与别的宝宝发生冲突,您需要
    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权利,同时在合适的机会帮助孩子学习,在全体状态下的合作规则,让孩子逐渐知
    道游戏是“在规定的限制范围内的自由活动”。
         平行游戏和联合游戏是4岁以下宝宝的主要游戏形式。宝宝需要有机会摆弄物体和玩各种各样的主 题游戏,而不必被要求去与同伴分享。   所以不是现在的宝宝“自私”,而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有这样的心理特点、行为特点。家长要尊 重宝宝,不能认为这是道德问题,总是用“自私、小气”这样的字眼来教训宝宝。
      随着孩子的成长和 与外界交流的增强,他会变得“大方”起来。   ※教孩子“大方”起来!   家长和老师需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尽可能地学会合作和分享,以适应4岁以后的幼儿园集体 生活。您需要帮助宝宝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游戏环境,让孩子在互相帮助中获得满足感;   2。
      教会他们以礼貌的方式来得到他们的想要的东西;   3。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是群体社会中的一份子,并可以对集体活动发挥作用。   ※您可以给孩子做的游戏,促进他和别的宝宝学会合作   (1)互拉车   您需要准备一辆滑板车,或是一辆小推车。
      您先当“车夫”分别拉孩子们玩几次,然后把车教给 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玩吧。在观察孩子玩的过程中,您先不要干涉孩子们的“分工”,让他们自己 “处理”。您的作用只是示范游戏玩法,创造合作的游戏机会给孩子,但怎样合作是孩子的事。   【讲解】鼓励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合作,获得互相帮助的满足感。
         (2)运大箱子   您提前准备一些大纸箱子,两根杆,并用一块薄板架在两根杆中间做成一个架子,然后把大纸箱 放在架子。您先示范邀请一位成人合作把箱子运送过去。然后把“工具”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开始工 作吧!在孩子们的玩耍过程中,不要干涉他们的协作过程,也不要干涉他们去怎样邀请小朋友来帮助他。
         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还可以让他们学着担水。   【讲解】帮助宝宝用礼貌的方式获得他们想要的和需要的东西,学会与别人协作。   (3)搭城堡   准备许多各种各样的小纸盒,您提前用大小不等的蛋糕盒子搭成一个三层的台子,然后提供给宝 宝们胶水、彩色纸、颜料、胶带等工具,让宝宝们塔城堡上的各种房子。
      不要限制宝宝们是怎样搭的, 他可以在空的地方搭,也可以搭在别人的房子上面。搭完以后,和宝宝一起给城堡做一做装饰。做完 装饰以后,让宝宝们指指自己搭的房子在哪里,然后提问城堡是谁搭建的?引导孩子认识到集体合作 的结果。   【讲解】通过游戏增强宝宝之间的个性融合,理解自己作为群体一分子的概念。
         (4)毛巾滚球   准备一块大浴巾,您和宝宝一人拉一头,在毛巾上放一个球,利用两端高度变化让球滚来滚去, 然后把游戏材料交给宝宝们自己去玩。不要太多指导,如果您愿意,就为他们捡球吧!   【讲解】增强宝宝之间的合作能力。在游戏中还可以理解简单的物理现象,促进身体协调性发展。
         ※您是否引导过孩子和别人进行合作,您是怎么做的?   1。当您带宝宝外出散步的时候,您看到邻居正在抬一个重物,您是怎么做的?   点评:您的示范会让宝宝理解每个人都需要和别人合作。   2。您和家人为迎接客人的到来正在准备丰盛的午餐,您有没有要求宝宝帮助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事情呢。
      比如,让宝宝把樱桃放在果盘上。   点评:这样的工作能让宝宝意识到他是家庭中的一份子,并能为家庭做出“贡献”。   3。您有没有制作过一些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的游戏材料呢?很简单,比如用一根绳子玩翻花、拔 河;用小水壶玩茶水生游戏,一个倒水,一个接水喝。
         点评:孩子之间的合作游戏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大的满足,但这需要您的引导和帮助。   4。宝宝想要阿姨手上的糖,您教过他如何征询别人的意见了吗?   点评:理解并运用社会礼仪规范也是合作的重要部分。   总之,无论在家庭还是在户外,您有责任通过引导宝宝参与更多的合作过程促进宝宝社会性发展, 让宝宝成为一个具有优秀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孩子。
         ※致家长的话   未来社会要求有团队精神的人,会与人合作的孩子将会在以后获得更大的成功。如果说早期教育 中认知的发展、智力的潜能拓展很重要的话,教会孩子学会合作和分享也和智力发展同等重要,甚至 更重要。 。

    我***

    2006-01-06 10:51:35

  • 2006-01-06 10:50:50
  • 呵呵,言传身教啊.

    l***

    2006-01-06 10:50:5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龄期 相关知识

  • 宝宝教育
  • 育儿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