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评价《沙场点兵》?

首页

如何评价《沙场点兵》?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1-20 11:10:36
       首先是军事观念的极端陈旧。人们看到的战术背景是两个坦克团的对抗。试问:这是什么年代的战争场景?中国观众熟悉的是解放战争中,外国观众熟悉的则是在二战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生的战争中,无论是美国空军集群万里奔袭利比亚,还是英国海空和电子力量夺取马尔维纳斯群岛,以色列空袭贝卡谷地,还是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在这些被称为“现代”的战争中,没有一场是双方陆军以对称的兵力,在平面的战场上进行势均力敌的较量的。
      在科索沃战争中甚至没有陆军的影子,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的陆军只是在行军,而伊拉克的陆军在战前就已作鸟兽散。所有现代战争的主要力量,无一不是在太空系统和信息化技术支援下的空中打击。即使有陆军参加的战争行动,也几乎都是武装直升机和空降兵等高机动性兵种。
      即使是在中国军队1979年进行的自卫反击战中,在那种老掉牙的平面陆地运动战中,陆军师对师、团对团的战役也没有出现。但在我军的电视剧中,传统陆军的当家武器大炮、坦克、轻武器和传统的陆军部队还在孤芳自赏地大显神威。难道这就是中国特色?20世纪90年代末播出 的由成都军区拍摄的《突出重围》,设想的是两个陆军师的对抗,到了21世纪初北京军区拍的《沙场点兵》,已经“发展”到了两个坦克团的对抗,说“跨世纪”其实也就是跨过2000年一年而已,就取得了这么“巨大”的进步!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也太“快”了吧!!花费如此巨大资金,就是为了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号称面向未来的编导们,到底要把观众带到历史的哪个角落里去呢?   不过,若说《沙场点兵》没有一点先进的东西也是不客观的。
      第三、第四集中,年轻的团长庞承功就对记者讲出了一大通和解放军报上的军八股如出一辙的、关于信息化与机械化的辨证关系,而且还有不少的新坦克在和平天空下的草原上纵横驰骋。仿佛这就是信息化了。信息化是什么?那是一个全新的社会时代,一个包括理论、武器、编制、训练等等诸方面全部焕然一新的军事体系,而不是几样新武器。
      固然,影视不是学术,不能有过于苛刻的要求;但在我国我军的现行体制下,没有超脱政治的纯粹艺术,在影视巨大引导性不能忽视的情况下,对新军事变革基本理念的准确把握,是对影视创作者的基本要求。   其次是情节设计上的“儿戏”化。这个问题在〈DA师〉中比比皆是。
      如果说〈DA师〉的那些设计是面向未来,虽不着边际尚情有可原的话,在非常传统的《沙场点兵》一段戏中的一个情节,真让人哭笑不得:“红军”的新式坦克纵队通过敖包山口,而“蓝军”仅用了三辆破坦克堵在山口,就让“红军”坦克进退两难。“蓝军”的新式坦克部队的战斗力就这样脆弱?难道这些“蓝军”的新式坦克是专门为高速公路设计的?“蓝军”既然能用破坦克去堵,为什么不安排一支反坦克分队,伏击和歼灭“蓝军”坦克?为什么不召唤武装直升机进行空中打击?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曾经发生过真实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数百辆坦克,借沙尘暴的掩护,想美军的坦克和步兵部队反击。
      结果刚从掩体里开出来,就被美国的侦察卫星发现,立即指示武装直升机和空军,精确制导炸弹和空射反坦克导弹,如暴雨一般瞬间吞灭了那些莽撞的伊拉克坦克。这就是最新最真实的坦克战版本!但《沙场点兵》的编导们要么是没有看过这一幕,要么是大概怕中国观众看不懂这最新的一幕,或者是觉得那样的过程和结果不好看,没有戏剧性,于是又到二战的历史堆里找出了60年前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的故事。
      虽说演戏不是演习,但既然也是按照真实的历史设计,稍微符合一点战术常识好不好? 21世纪的观众当然可以哄堂大笑,但拜托导演和编剧大人,就不要让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经闭上眼睛的那些“地下”坦克兵们再笑醒了。即使是“儿戏”,也不能过于幼稚。胡编乱造不是《沙场点兵》独有的现象,但在前面几部军事影视剧恶评如潮的情况下,继续闭门造车则让人忍无可忍。
      当年伊拉克战争时,我军个别所谓专家在电视上信口开河,引起美国人以《萨达姆的中国参谋们》进行辛辣嘲讽;今天,这样军事水准的军事影视,就不怕国际笑话?    但是,若说《沙场点兵》一无是处,也是不客观的。比如它借主人公之口猛烈抨击了把演习当演戏,求安全不求创新的现状,就是很值得称道的。
      魏师长和承功的一番谈话也很有意思。师长说(大意),战争期间,战斗胜负的结果决定着军官的命运和前途,而和平时期决定军官前途的有两条:服从上级的指示精神和不出事故。为什么“指示后面还要加个精神呢”,这就是说指示的后面有深层的含义。所以,要领会领导的真正意图,不能只听表面。
      魏师长把军队的领导体制划分为四个层次:一层是连、排、营,是基层;二层是师、团,是执行层;三层是集团军、军区,是决策层;四层是三总部、军委,是最高层,然后根据自己的官场经验告诉承功,决定你命运的是上一层领导。把部队军官只谋官不谋战的现实,直白地说出来。
      表现手法虽说糙了些,但敢于说出来,还是体现了编导们的勇气的。此前的〈突出重围〉也突破了“红军”也可以打败仗的禁区;在多少年来自欺欺人的大氛围中,也是很不容易的。矛头直指军队痼疾的做法值得肯定,可惜只是浅尝辄止。  。

    c***

    2006-01-20 11:10:36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