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名是怎么取的?怎么怪怪的?

首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名是怎么取的?怎么怪怪的?

比如重耳、荆柯、高渐离、鬼谷子这些,真不知道这些字是怎么凑在一起的~
还有,那个“太子丹”难道只有名没姓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2-10 22:48:00
      先来解决楼主的疑惑重耳是晋文公的名字因为他耳垂很大所以被古人误认为多生了一对耳朵,现代耳垂大还被认为是贵福的象征呢。可见古人喜欢用体貌特征取名。
    鬼谷子这是地名加古用的先生"子"古人喜欢用地名来取名。
    太子丹即是燕国的名子名字其实很简单就是姬丹,"太子+?"是战国的国君继承人用名如太子申。
      而春秋就是"公子+?"比如公子小白不过那时都指普通的国君后代后来没有战国沿用。现在的公孙等姓就是那时来的。 因为“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贵族男子又不称姓,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前后加前缀、后缀。
         A、前缀用排行:孟、伯、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   B、以夫家的采邑、谥号为前缀:如晋姬、武姜、文赢。   C、加氏、女、母、姬、媪、妪等后缀,如张氏、商女、孟母、吴姬、赵媪等。  据《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
      当时的习惯,崇尚以天干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来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如太乙,成汤(天乙),太丁,盘庚,帝辛(纣)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盘庚曾孙)。陈梦家《殷商卜辞综述》认为:太康(即大庚),仲康(中庚),少康(少庚)等。
      周代以后对命名有所讲究。春秋鲁桓公六年(705)鲁桓公问命名应遵守的礼节时,大夫申 提出“信”“义”“象”“假”“类”五条(“五则”)。到战国时,很多贵族通过占卜来给自己的儿子命名,如屈原(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随着儒学的兴起,对起名的讲究越来越复杂,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周礼》中对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条之外,还规定了“六不”。
      即(1)不以国(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隐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币。 周秦单名多于双名。   有些双名也是单名,如晋介之推,虞宫之奇,郑烛之武,佚之狐,之为虚字,不算。还有一个“不”字,韩申不害,楚萧不疑,赵国赵不倦,等皆如此。
       。

    2006-02-10 22:48:00

其他答案

    2006-02-11 14:29:24
  • 战国时代,人姓名还是上古习惯。
    1、姓,家族标志,表示血缘关系。
    2、氏,同一家族内的分支,往往以母亲的地位来分别。比如秦始皇,姓赢,赵氏。
    3、名,命名,正式的名。
    4、字,对名的补充,往往与名所用字的含义相关。如屈原,名平,字原。
    5、号,有多种“号”。后来文人延续这种传统,往往取多种号。民间则有“外号”、“诨号”等。
    习惯上,王族人员不称姓,因为姓是显著的,不言而喻的。“太子丹”就不需要称姓的。
    “子”在名前的,表明是贵族;
    “子”在姓后的,是敬称,意思是“先生”。

    扬***

    2006-02-11 14:29:24

  • 2006-02-11 10:46:43
  •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没有统一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记载方法,所以各类史书记载不同的称谓,秦始皇统一后在这方面确实做了一件好事

    傲***

    2006-02-11 10:46:43

  • 2006-02-10 23:15:58
  • 我来补充几句。古人的名字是严格区分的,名是名,字是字。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个习惯就是一般称字不称名。我们熟悉的一些人的名字严格地说其实是他们的字,如“屈原”,姓屈,名平,字原。
    另外,姓氏也是有区别的。一般姓是家族名,而氏是所在地,其地位不如姓。只不过后来有的氏由于各种原因升格为姓。其实,现在在一些日本人的名字中仍可看出姓和氏的关系。
    

    1***

    2006-02-10 23:15:58

  • 2006-02-10 21:17:09
  • 上古人对生活态度严肃,对家族荣誉维护。对姓名根据出身,长幼,尊卑
    贵贱,亲疏有一整套严格的规定
    大体来说春秋以前,有姓有氏,姓表明种族,氏是姓的分支。如商朝姓“子”
    又分成“宋”“殷”“空”等氏。这只是大体的区分方法
    后来为了进一步区分,有按照排行的“孟姜”“伯姬”等
    按照丈夫的国家的名字:“齐姬”“芮姬”等
    按照家庭住址的名字:“屈原”的屈,你说的鬼谷子的鬼谷
    按照官名的名字:“卜”“司马”等
    按照职业的名字:“陶”
    总之名字在古代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只要好听就好。而是对个人身份的
    一种表述。它提供了一个人的基本信息。让社会其他成员了解本人,使别人
    能够按照一种符合自己身份的方式对待自己。
    

    小***

    2006-02-10 21:17:0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