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老子的“无为”思想是指什么?

首页

老子的“无为”思想是指什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2-21 09:35:09
      一种不随意插手,任其自然发展的状态,一种不主动干预,而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这种状态不是静止的,是在变化运动中的,
    是与混沌分不开的。作为个人修养,这是一种虚怀若谷的境界,
    与世无争,不破坏本来的氛围状态。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精髓,“无为”是道的体现。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器,无之以为用。”用三十根辐条造一个车轮,当中空(无)的地方,才有车子的作用。泥土烧成的器皿,当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窗户建造房屋,当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的器具,用的是空间。“辐”就是支撑车轮的车条,车轮当中有一个孔,圆孔是空的,才能通过车轴,有车轴才能转动,起到车子的作用。碗、碟等器皿要有空的地方,才能装东西。房屋的作用在空间。这是说:“无”并不是“真空”或“虚无主义”,而有其重要作用。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当中好象一个大的风箱(橐龠),当中是空的,但抽动起来,可以发出无穷无尽的风力。这也说明“无”的作用,所有“无为,无不为”的“无”,都要从这一角度来理解。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是永久存在(常)的,“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一个专有名词,不能照字面直译作“没有作为”,或误解为“无所谓”。老子主张行道,认为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其客观性与规律性。人们对待自然(客观现实),以至处理政治,必须依照自然发展规律(道)办事,而不加以任何人为的措施。
      这颇有“客观存在,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意味。“为”是指“人为”的事,“无为”不是一动也不动,什么也不干,而是不作违反自然的事。老子还体会到:天地万物,包括人民生活在内,有其自然发展规律,而不能加以任何人为的限制。可是当时的统治者都不是这样想,他们以天下为己有,以人民为砧上肉,予取予携,作威作福,这是违反自然的。
      因此,“无为”不是消极的,而是有其积极意义的。老子以“无为”对一切违反自然的事儿作斗争。老子提出“无为”,用意在推翻当时的政治制度。但他不便明言,只用“无为”二字,以至引起了无数的猜测,就字面上作了各种不同的解说。   “无不为”在“无为”的条件下,没有什么不可为的事,一切都会自然进化。
      老子看到一切客观事物如:日月四时自然运行,草木鸟兽自然生长,红花绿叶不需要加以人为的渲染,鸟飞兽走各具本领,不待人教。俗语说:“天上一只鸟,地下一条虫,”一切都不需要加以人为的措施,有其自然的安排。所以说:“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侯王们如果能够遵守它(道),万物都会自然进化,在进化的过程中,如果发生变异(欲),就本着客观规律(无名之朴?道的本质),去克服它。道本身是没有变异的,没有变异就可以安定(静)下来。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

    s***

    2006-02-21 09:35:09

其他答案

    2006-02-26 14:53:41
  • "无为"就是知足常乐吧

    闲***

    2006-02-26 14:53:41

  • 2006-02-24 21:04:20
  • 即无所作为,主张顺应自然,取消一切政治措施,抛弃一切社会文明,力图在乱世中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的精神自由。
    这个好像是庄子的主张吧!

    诠***

    2006-02-24 21:04:20

  • 2006-02-21 21:22:27
  • 无为即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无为是为了更好地有为。

    离***

    2006-02-21 21:22:27

  • 2006-02-20 23:15:21
  • 不是什么都不做,是完全按照自然规律做!

    雅***

    2006-02-20 23:15:21

  • 2006-02-20 20:56:24
  • 老子“无为”思想语出《道德经》,《道德经》是道家经典,系统地宣讲了老子的哲学立场及政治观点,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有深远的影响。黄老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是仅次于儒家思想的一种思想。“无为”语出《道德经》第二章,原文是“是以君子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里无为与有为相对,就是老子的政治理想是想通过什么都不做(爱惜民力)达到天下大治的境界。

    x***

    2006-02-20 20:56: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哲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