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葡萄酒有着怎样的起源论述呢?

首页

葡萄酒有着怎样的起源论述呢?

葡萄酒有着怎样的起源论述呢?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8-03 12:22:08
  •   
    关于葡萄酒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说起源于古埃及;有的说起源于古希腊;还有的说起源于希腊克里特岛。而据现有的葡萄酒档案资料来,确切地说,应是一万年前我们共同的祖先酿造了葡萄酒,从而随着葡萄酒文化流传到了今据可考的资料记载,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是随着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从小亚细亚和埃及,在到达希腊及其诸海岛之前,先流传到希腊的克里特岛,再经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北非的利比亚和意大利,从海上到达法国濒临地中海东南的瓦尔省境内靠海的普罗旺斯地区和西班牙沿海地区,与此同时,通过陆路,由欧洲的多瑙河河谷进入中欧诸国。
       不管是哪种起源说,我们的祖先,在上述最早的发源地,在生活和劳动中,偶然发现了在大自然中早已生长着的野生葡萄,从而酿造出最原始的饮料,也就是我们称为的“葡萄酒”。人类随着火的发现和应用,而进入捕鱼、狩猎、家畜饲养和农业的时代。在此漫长的岁月中,谷物种子和葡萄苗木或葡萄蔓藤一起流传于世,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考古记载:在古埃及,特别在尼罗河河谷地带,从发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学家发现一种底部小圆,肚粗圆,上部颈口大的盛液体的土罐陪葬物品,经考证,这是古埃及人用来装葡萄酒或油的土陶罐;在希腊,在考古发掘中,在一座古墓窟里,发现墓壁上有一幅公元前二世纪的浮雕:希神阿波罗和胜利女神共向造物主敬献葡萄的景观。
      在埃及十八代王朝时期的纳黑特古墓中,发掘出一幅壁画,上面画有一站着面略向左侧身穿一身白色服装的贵夫人,从其左脚跟起,经头部向右脚跟,用一串葡萄蔓藤叶饰物围着,而在其两侧,左为一狼头人身,右为一美丽年轻的侍女,他们各擎一长圆形酒杯似向女主人从头上浇葡萄酒之状。
       据史料记载:耶稣基督诞生约离现今4000年时,此时的埃及,虽然它的农业、手工业和航海业已很发达,但其进步的曙光才刚刚露头……但到公元前1085年左右,相传埃及神话中的地狱神奥西里斯被公认为葡萄树和葡萄酒之神。在新石器时代,濒临黑海的外高加索的安纳托利亚(Amtolia)(古称小亚细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已成为部落的群居区。
      这是由于当时这些地区,气候温度适宜、土地肥沃,所以远离该地区的原始部族人,纷纷迁移至此定居,在绿树成荫的山丘地带种植葡萄,而在平原地区的广阔田野从事农业生产,从而使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日渐向远方流传。 据考证,我国种植葡萄并生产葡萄酒是在汉代以前。
      司马迁著名的《史记》里就有记载。公元前138年,外交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指张骞)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葡萄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葡萄,苜蓿极望”。
      (《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大宛是古西域的一个国家,在中亚地区,这一例史料充分说明我国在西汉时期,已从邻国学习并掌握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酿酒技术。西域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葡萄酒的主要产地。《吐鲁番出土文书》(现代根据出土文书汇编而成的)中有不少史料记载了公元4〜8世纪期间吐鲁番地区葡萄园种植、经营、租让及葡萄酒买卖的情况。
      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在那一历史时期葡萄酒生产的规模是较大的。 东汉时,葡萄酒是非常珍贵的,据《太平御览》卷972弓丨《续汉书》记载:“扶风孟佗以葡萄酒一斗遗张让,即以为凉州刺史。”足以证明当时葡萄酒的稀罕。 葡萄酒的酿造过程比黄酒酿造要简化,但是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并未大面积推广,是因为葡萄原料的生产有季节性,不如谷物原料那么方便。
      史上内地的葡萄酒,一直是断断续续维持下来的。唐朝和元朝从外地将葡萄酿酒方法引入内地,而以元朝时的规模最大。其生产主要集中在新疆一带,在元朝,在山西太原一带也有过大规模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历史,而汉民族对葡萄酒的生产技术基本上是不得要领的。
       唐朝是我国葡萄酒酿造史上很辉煌的时期,葡萄酒的酿造已经从宫廷走向民间。李白诗曰:“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这诗既说明了葡萄酒已普及到民间,又说明了葡萄酒的珍贵,它像金叵罗一样,可以作为少女出嫁的陪嫁。唐诗中有许多赞美葡萄酒的脍炙人口的诗篇,如王翰的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今征战几人回?”说出了出征前的将士,贪杯葡萄酒,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许多人把李白的“遥着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和宋朝诗人苏武的“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葡萄涨绿醅”理解为形容葡萄酒发酵时的壮观规模和场面:葡萄酒发酵,如波涛翻滚。这样理解虽有些道理,但和“鸭头绿”联系到一起,总觉得有些牵强^如果把“醅”字理解为“芽胚”的“胚”字,这几句诗就更容易想象:汉水初涨,鸭头泛绿,如万顷葡萄芽胚初发,一片碧绿。
      这样理解,可以说明当时葡萄种植的规模,也变相说明了当时葡萄酒酿造的规模。 在元代,葡萄酒已经有大量的产品在市场销售。马可波罗在《中国游记》一书中说道:在山西太原府,那里有许多好葡萄园,制造很多的葡萄酒,贩运到各地去销售。所以在山西,早就有这样一首诗:“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
      ”说明当地老百姓把种葡萄酿造葡萄酒看成是一件很自豪的事。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多处提到葡萄酒的酿造方法及葡萄酒的药用价值。李时珍说:“葡萄酒……驻颜色,耐寒。”就是说葡萄酒能促进健康,养颜悦色。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卷30中曾记载了我国栽培的葡萄品种,有:水晶葡萄,晕色带白,如着粉,形大而长,味甘;紫葡萄,黑色,有大小两种,酸甜两味;绿葡萄,出蜀中,熟时色绿,至若西番之绿葡萄,名兔睛,味胜甜蜜,无核则异品也;琐琐葡萄,出西番,实小如胡椒……云南者,大如枣,味尤长。
       清朝后期爱国华侨张粥士先生,于1892年投资300万两白银在山东烟台建立张裕葡萄酿酒公司。聘请奥地利人拔保担任酒师,引进120多个酿酒葡萄品种,在东山葡萄园和西山葡萄园栽培,并引进国外的酿酒工艺和酿酒设备,使我国的葡萄酒生产走上了工业化大生产的道路。
       综观上述史话,葡萄酒为全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饮料,也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幸福的源泉。至于葡萄酒的起源说,已并不重要,让它成为留待史学家们继续去挖掘和研讨的学术问题;而对于现代人来说,饮葡萄酒,尤其是名贵的葡萄酒,则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并为人类创造了一份不小的财富。
      

    杜***

    2016-08-03 12:22:0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酒类/饮品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