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匡衡是谁?

首页

匡衡是谁?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3-16 21:38:51
      匡衡(生卒不详),字稚圭,西汉经学家,祖籍东海丞邑(今苍山县兰陵镇)。至匡衡时,始迁居于驺县羊下村。
        匡衡出身于农家,家境贫穷,但他自幼好学,不为家贫所误。匡衡年少时,经常给人家当短工而不取报酬,只是以借主人的书看作为交换条件。他的邻居比较富裕,为了学习,匡衡便将墙壁掏个洞,“偷”来邻居家的灯光读书,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凿壁偷光”的故事。
       匡衡聪颖好学,精通《诗经》,尤其喜欢探讨诗句的含义。众儒生曾编出顺口溜,说匡衡“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当时,大文人萧望之,梁贺曾与匡衡对诗,匡衡谈吐有据,言语深美,深得萧、梁二人的赏识。于是,萧望之亲自上奏折,请求皇帝任用。
       起初,匡衡应试射策甲科。按当时规定,岁课甲科为郎中,乙科为太子舍人,景科(即丙科)为文学掌故。由于匡衡投射甲科之策时“所对文指不应时令”,不符合命题主旨,故未中甲科,只是以景科身份为文学掌故,调补平原文学。因为匡衡政绩卓著,学识渊博,学者多有上书,认为他“经明不凡,当世少双”。
      长安令杨兴与乐陵侯史高更称他“才智有余,经学绝伦”,如果能“贡之朝廷,必为国器”。史高先辟匡衡为议曹史,后又向汉元帝推荐。皇帝对匡衡的才学早有所闻,因赐他为郎中,又迁博士、给事中。匡衡曾先后出任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光禄勋、御史大夫等职。汉元帝还曾让匡衡居于殿中为师,为朝内官员讲授诗赋,不少县官也前往旁听。
      建昭三年(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死,匡衡代之为相,赐封乐安侯。 在治国安民问题上,匡衡极力主张“礼让为国”,并主张首先从君臣做起,如不然,则“朝有变色之言,则下有争斗之患;上有自专之士,则下有不让之人;上有克胜之佐,则下有伤害之心;上有好利之臣,则下有盗窃之民”。
      要做到“民不争”、“下不暴”、“众相爱”,必须整顿吏治,使“公卿大夫相与循礼恭让”。他还提出“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放郑、卫,进雅、送,举异才,开直言,任温良之人,退苛薄之吏”等政治主张,这对医治千疮百孔的腐败政治无疑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汉元帝死,汉成帝即位。匡衡上书建议:“戒妃匹,劝经学,学威仪之则”。皇帝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建始四年(前29年),因奏佞臣中书令石显之事未成,请求谢职。汉成帝屡安抚,并赐以美酒、肥牛。翌年,匡衡封地乐安侯国与当地临淮郡发生土地争端,有人告发匡衡封邑多占土地四百顷,又因儿子匡昌醉后杀人,被捕入狱,匡昌的弟弟结伙劫狱营救。
      诸事并发,匡衡惶惶不安,免冠待罪。后免官为民,病死家中。

    i***

    2006-03-16 21:38:51

其他答案

    2006-03-15 21:21:15
  • 匡    衡  
     
          据《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今峄城)人,汉建昭三年官拜丞相,为汉元帝、成帝丞相,封我安侯。匡衡幼时家贫,为人佣作,“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烛光而读之。”历史上流传的“凿壁偷光”苦学成才的故事即由此而来。他对《诗经》颇有研究,一些儒生在读论诗歌时都盼望他出席。匡衡说诗见解独到,使人深受教益。当时流传着“即说诗,匡衡来,匡说诗,解人颐”的说法。匡衡通古博今,经学绝伦,直言进谏,刚直不阿,受人敬重,是汉代著名经学家和政治家。峄城万亩石榴园就是时任汉相的匡衡从皇家上林苑引至家乡载培逐渐扩大而形成。匡衡被《汉书》列为一代名相而世代相传。
     
    

    重***

    2006-03-15 21:21:1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科学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