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评论一下孙权

首页

评论一下孙权

生子当如孙仲谋~~
关于孙权的言论怎么这么少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4-21 11:00:47
    雄才大略,能屈能伸。经营江东,鼎立三国。想想吧,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刘备左右,卧龙,凤雏,五虎上将,笼络人心,占据人和,唯有,孙权仅图长江之险,这虚有的地利,文臣武将均无法与魏,蜀匹敌,却在三国中最后被灭,(魏被晋灭,先于东吴)实是孙仲谋之功!!!

    j***

    2006-04-21 11:00:47

其他答案

    2006-05-04 22:01:53
  •    孙权,生于公元一八二年,死于公元二五二 年。三国时吴国建立者。公元二二九年至二五二 年在位。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 。东汉末年,继承哥哥孙策的事业,在张昭、周 瑜、鲁肃等人的协助下,联合刘备,在赤壁大败 曹操。后又联合曹操攻击蜀国,杀刘备大将关羽 ,夺取荆州,并在彝陵战役中大败刘备。
      公元二 二九年在湖北武昌(今湖北省鄂州)称帝,国号 吴。后迁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在位时,曾 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与夷洲(今台湾省)取得联 系。死后追封为吴大帝。 经历: 孙权15岁被举为孝廉、秀才,任阳羡(今宜兴)长,代行奉义校尉。
      公元200年其兄孙策遇害,孙权承父兄之业,保有江东。曹操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公元203、205年,先后两次出兵镇抚了山越(即秦汉时的百越),稳定了江东六郡的局势。公元208年,率大军亲征黄祖,夺得江陵,复与刘备联合,获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公元211年,移治于秣陵,次年改为建业(今南京市)。公元21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伐吴。孙权一方面以陆逊为大都督迎战,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称臣,被曹丕拜为吴王。次年三月大破蜀军。公元229年,曹丕死,孙权即正式建立吴国,称帝,都建业。公元252年病逝。
       孙权是三国时期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备的英雄。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丁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和曹操一样,孙权也很重视农业的生产。大约在建安七、八年间,他就开始推行屯田。
      东吴的屯田分为军屯、民屯两种,采用军中编制,设置典农校尉、典民都尉、屯田都尉等官职管理屯田事务。屯田兵且耕且战,屯田户只种田,免除役事。公元226年,孙权还采纳陆逊的建议,扩大屯田面积,并将自己驾车的牛由八头减为四头,用于耕地。他还身为士卒先,亲自耕田,“与众均等其劳”,这些作为大大鼓励了士农的情绪。
       孙权还注意兴修水利。他在建业开凿东渠,宽五丈深八尺, 把玄武湖水倾泻入秦淮河里。他又在句容开凿破岗渎运河,通往云阳(今江苏丹徒)。这些水利工程,既便于内河航运,又可供灌溉农田。 为了长江水战和江海交通的需要,孙权还大力发展造船业。
      他设置官员,监督工匠和罪犯造船。其造船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船的规模也相当可观。有了理想的江海交通工具以后,为了扩大势力,东吴的对外联系也扩大了范围。公元230年,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土万人,浮海求夷州、禀州。”吴军达夷州(即今台湾岛),开始书写大陆与台湾岛交往的历史。
      孙权还进一步巩固了对交州的统治,积极派人与海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谙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以后,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诸国,与印度建立了联系。 同时,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孙权还多次宽赋息调。夺取荆州后,他曾下令诸将,“尽除荆州民租税”,并加强武备,崇尚节俭。
      公元226、231年都曾下诏,放宽催收农夫所欠租税,不要再征租赋。 这些措施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东吴的综合国力,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农民生活的稳定和逐步改善。 。

    绿***

    2006-05-04 22:01:53

  • 2006-05-02 21:39:54
  • 孔明说过,孙权“真聪明之主也!”。孙权为人至孝,但是没有远见,缺少战术头脑,发展内政可以,但是攻城不行,若不是靠周泰和那匹宝马恐怕早就牺牲了,所以生儿当如孙仲谋这话不假

    s***

    2006-05-02 21:39:54

  • 2006-04-29 14:50:08
  • 孙权领导下的吴国与其他两国比较,孙权的领导集团内部比较和睦,少争斗。

    f***

    2006-04-29 14:50:08

  • 2006-04-26 10:33:23
  • 孙仲谋者,小儿也.
    其胆大心野,果断决毅,可惜目光短浅,无容人之量,虽有帝王之威,但无帝王之仪.
    其守成有余,创新不足,难成大器.
    有子如此,天下必失.

    人***

    2006-04-26 10:33:23

  • 2006-04-22 17:20:04
  • 孙仲谋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但他没处理好身后之事!!

    g***

    2006-04-22 17:20:04

  • 2006-04-22 15:25:53
  •   孙权 - 个人档案 
    个人资料 性别   男 
    籍贯   [扬州]吴郡富春 [今浙江富阳]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吴国皇帝  谥曰大   
    家族资料 父亲   孙坚 
    母亲   吴氏 
    配偶   未知 
    兄弟姐妹   孙策  孙翊  孙匡  孙朗  孙尚香   
    子女   孙霸   
    相关人物   周瑜  鲁肃  吕蒙  陆逊   
    曾效力过的势力   吴   
     
     
    孙权 - 简明历史传记 
     
    吴国大帝。
       孙权19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他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发展造船业、连通台湾、积极和印度等国外交、多次减免赋税,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孙权 - 简明演义传记 孙权19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
       孙权的历史评价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 ◆刘备: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山阳公载记》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历》 。

    肩***

    2006-04-22 15:25:53

  • 2006-04-20 18:15:01
  • 倘若曹操真能有子如仲谋,天下何愁不早归魏

    s***

    2006-04-20 18:15:01

  • 2006-04-20 17:22:53
  •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父孙坚,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曾任长沙太守,封破虏将军。兄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孙权15岁被举为孝廉、秀才,任阳羡(今宜兴)长,代行奉义校尉。公元200年其兄孙策遇害,孙权承父兄之业,保有江东。
      曹操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公元203、205年,先后两次出兵镇抚了山越(即秦汉时的百越),稳定了江东六郡的局势。公元208年,率大军亲征黄祖,夺得江陵,复与刘备联合,获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公元211年,移治于秣陵,次年改为建业(今南京市)。
      公元21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伐吴。孙权一方面以陆逊为大都督迎战,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称臣,被曹丕拜为吴王。次年三月大破蜀军。公元229年,曹丕死,孙权即正式建立吴国,称帝,都建业。公元252年病逝。   孙权是三国时期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备的英雄。
      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丁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和曹操一样,孙权也很重视农业的生产。大约在建安七、八年间,他就开始推行屯田。东吴的屯田分为军屯、民屯两种,采用军中编制,设置典农校尉、典民都尉、屯田都尉等官职管理屯田事务。
      屯田兵且耕且战,屯田户只种田,免除役事。公元226年,孙权还采纳陆逊的建议,扩大屯田面积,并将自己驾车的牛由八头减为四头,用于耕地。他还身为士卒先,亲自耕田,“与众均等其劳”,这些作为大大鼓励了士农的情绪。 南京古石头城遗址 这里古为长江古道,孙权在这里依山筑石头城,所谓“石城虎居”就在此。
         孙权还注意兴修水利。他在建业开凿东渠,宽五丈深八尺, 把玄武湖水倾泻入秦淮河里。他又在句容开凿破岗渎运河,通往云阳(今江苏丹徒)。这些水利工程,既便于内河航运,又可供灌溉农田。   为了长江水战和江海交通的需要,孙权还大力发展造船业。
      他设置官员,监督工匠和罪犯造船。其造船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船的规模也相当可观。有了理想的江海交通工具以后,为了扩大势力,东吴的对外联系也扩大了范围。公元230年,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土万人,浮海求夷州、禀州。”吴军达夷州(即今台湾岛),开始书写大陆与台湾岛交往的历史。
      孙权还进一步巩固了对交州的统治,积极派人与海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谙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以后,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诸国,与印度建立了联系。   同时,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孙权还多次宽赋息调。夺取荆州后,他曾下令诸将,“尽除荆州民租税”,并加强武备,崇尚节俭。
      公元226、231年都曾下诏,放宽催收农夫所欠租税,不要再征租赋。   这些措施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东吴的综合国力,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农民生活的稳定和逐步改善。 。

    1***

    2006-04-20 17:22:5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