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我国的海南岛是哪一年解放的?中国动用了多少部队?

首页

我国的海南岛是哪一年解放的?中国动用了多少部队?

歼灭了多少敌军?缴获了多少武器?我军?主要指挥官有哪些?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5-24 16:47:49
      1950年3月,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统一指挥第40、第43军6个师,高炮第1师2个团(欠1个营)及工兵一部,对海南岛发起了渡海登陆战役。至4月30日,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我军一举解放了海南全岛,共毙伤俘敌33148人,缴获各种炮118门、各种枪17209支;我军伤亡4500人。
      海南岛解放,不仅对保卫神圣海疆,完成祖国统一,而且对广东、中南地区当时的经济恢复和海南岛的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双方战前态势    1949年末,国民党军在大陆溃败后,残余部队退至一些岛屿,其中最大的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海南岛又名琼崖,位于华南沿海地区,面积约3。2万多平方公里,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正面近处约11-27海里,两侧远处300余海里。蒋介石希望两大岛屿互为犄角,作为"反攻大陆"的跳板。为此,国民党成立了海南防卫总司令部,任命薛岳为总司令。岛内国民党守军共有陆军5个军19个师,海军第3舰队,各型舰船50余艘,空军4个大队,有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共42架,三军总兵力约10万人。
      敌依仗海、空军优势组织了环岛立体防御,企图凭借琼州海峡天险,阻止我军渡海登陆。    薛岳将海南岛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守备区。以第1路军第32军防守东守备区,东北自木栏港起,南至乌石港止;以第2路军第62军防守北守备区,东起木栏港,西至林诗港;以第3路军(陈系第64军、薛系第4军)防守西守备区,北自林诗港起,西南到临头湾;第4路军(陈系第63军)防守南守备区,东南自乌石港起,西南至临头湾。
      上述敌兵力部署以抱虎港、鸡毛湾、七星岭、铺前、海口、天尾港、东水、花场、新盈、头咀、光村等港口为重点。    为消灭残敌,平定全粤,粉碎国民党"反攻大陆"的企图,中央军委决定把解放海南岛的任务交给第15兵团。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以及第40、第43军等登陆部队首长,在全面分析敌我双方情况之后,认为,此次战役对我有利的因素是:海南岛海岸线长,登陆点多,便于登陆;海峡距离较近,帆船顺风一夜可到;岛内有琼崖纵队接应,有根据地可以立足;参战部队士气高昂,战斗能力强。
      不利因素:一是单一陆军渡海登陆作战,既无经验,又无海、空军掩护和支援,船只也不足;二是守敌虽是残兵败将,土气低落,但占有海、空军优势,凭险据守。因此,如何乘木帆船渡过海峡,突破敌海、空军的海上封锁,就成了此次战役成败的关键。鉴于这种情况,我军指挥员经过慎重考虑,定下了分批偷渡与主力强渡相结合的作战决心,即先组织小部队分批偷渡,取得经验,增强琼崖纵队力量,尔后以主力强渡登陆,一举解放海南岛。
          我第15兵团统一指挥的第40、第43两军,于1949年12月下旬先后进至雷州半岛之海康、徐闻、北海、合浦、安铺(40军)和湛江、海安、北沙、东海岛、赤溪、阳江(43军)一线集结,加强海练及渡海作战物资器材准备。两军的作战分界线:临高以西为第40军登陆作战地区,临高以东属第43军。
      为严密组织,适时掌握偷渡情况,兵团决定在雷州半岛由第40、第43军、兵团二科及琼崖区党委派人合组一个偷渡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计划偷渡工作。在琼岛北部分设两个偷渡小组,由琼崖区党委及第40、第43军分别派人组成,同时配属电台与雷州的委员会取得密切联络。
          我军战前准备    面对渡海作战这一全新的战役样式,第15兵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战前准备。    一是船只准备。准备足够的船只是渡海作战的头等任务。为此,第15兵团在组织领导上,以广东军区的党、政、军各方面的力量,组织了支援委员会,负责组织领导渡海作战的船只准备工作。
      各军、师均组织了船只、船工征集委员会,并具体划分了各自的区域,规定了数量和完成的时间。在实施方法上,根据任务缓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征船方式。比如,第40军开始采取抓船的方法,凡是港口船只一律武装看守,海上来船一律堵截,因此造成了沿海船只的恐慌。
      为此,他们改用动员雇请的方式,而对一些地主土匪隐藏的船只经动员仍不归的,则采取武装袭击的办法。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两军共收集准备了2129只船。    二是思想准备。登陆部队接受攻琼任务后,主要有三种思想反映:第一,能够正确认识任务的光荣性和艰巨性,决心以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坚决完成任务,在最后一次战役中立功。
      第二,盲目单纯地依赖上级,认为上级有办法,用不着自己操心,幻想敌人逃跑、投降,并且我们的飞机军舰一定参战。第三,厌战享乐,认为战争即将结束,革命基本胜利,渡海作战太复杂,无经验,困难多。针对这些思想反映,登陆部队广泛开展了以思想教育为重点的各种活动。
      第43军3月份停止了一切军事海练,专以思想教育为中心。首先是以团为单位,集中干部轮训,采取先报告分析当前部队思想情况,然后选读澄清思想的文件,进行讨论,检查个人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展开思想斗争;最后进行总结。同时在部队中普遍进行对任务的认识与保持光荣、发扬光荣教育,说明海南岛是中南地区最后一次战役的光荣;及时传达练兵中打退敌军舰及两军先遣营偷渡奇袭成功的事迹,提高和鼓舞部队的士气;开展文娱活动,提倡把工作做到船上去;每批渡海出动前,都做充分的思想动员,开展杀敌立功竞赛活动。
      第40军也根据部队的思想情况,召开了各种会议,进行了两周的思想教育,启发部队保持与争取光荣,强调干部分工负责,亲自动手,提倡增长知识和提高本领,坚定海战信心,开展"出主意"、"想办法"活动。通过思想教育,提高了登陆部队的思想觉悟,消除了种种顾虑,部队思想焕然一新,为渡海作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战术技术准备。针对我军缺乏渡海作战经验的实际,登陆部队吸取了三野渡海作战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把陆军变为海军的口号,要求"既能陆战"、"又能海战",采取了"船是课堂"、"海是操场"、"实兵实船"、"晚出晨归"、"先昼后夜"、"先近后远"、"先单船后多船联合"等一系列练兵的方法。
      各部队以团为单位,选调了一批识水性、有驾船经验、积极勇敢、身体强壮的战士组织船工水手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船上知识、基本动作、应用动作和海上知识,同时还开办了机帆船司机训练班。步兵训练的重点和内容,一是上下船的动作、次序和船上的排列,锻炼不晕船,使用救生圈,船上射击,强调沉着冷静;二是强调单船动作,独立作战;三是多船联合演习。
      对于各种火炮,则是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之后,解决了船上架设、准确射击和步炮协同等问题。    实施分批偷渡    从1950年3月初,敌集中一部兵力,加紧对我岛上山区根据地进犯,企图歼灭琼崖纵队,解除其心腹之患;另一部则加强正面海防守备,严密海上封锁。
      我为支援琼崖纵队保存力量,在岛上预置兵力,以配合大部队登陆作战,决定实施偷渡登陆。    首批偷渡的两个加强营,一个是第40军118师352团1营,配属迫击炮2门,共800人,于3月5日19时分乘13只木帆船,由雷州半岛西南端的灯楼角起渡,航行300余里,冲过敌两次共9架飞机、2艘军舰的阻击,于次日14时许在琼西北白马井一线打垮守敌两个连,胜利登陆,与我琼崖纵队接应部队会合。
          另一个加强营是第43军第128师383团1个加强营,共1000余人,于3月10日13时分乘21只木帆船,从湛江市东南的硇洲岛起渡,行程370余里,于11日9时在琼东北地区的赤水港至铜鼓岭一带30公里地段分散登陆,与琼崖纵队独立团会师,到达预定地点。
      两个加强营的偷渡成功,打破了部队对渡海作战的顾虑,创造了典型经验,证明了敌人防守的薄弱。    由于我两个加强营的偷渡、奇袭,敌立即抽调兵力,加强了两侧海防守备及海上巡逻,并以一部兵力向我登陆部队进击。我为继续加强岛上力量,决定组织第二批偷渡。
          第二批偷渡部队由2个加强团组成,先后向海南岛北侧正面实施偷渡。一个加强团是第40军118师352团主力和353团2营及炮兵大队,共3000人,于3月26日19时,分乘81只木帆船,从灯楼角起渡,由于途中遇到大风,潮水流向改变,故于27日5时至8时,陆续在偏离原规定较远的临高角以东20公里宽的地段分散登陆。
      经2天战斗,沿途击溃敌约2个半团兵力的阻击,在冲破敌人层层阻击后,到达美后村与琼崖纵队7团会合。    另一个加强团是第43军127师379团和381团1营,共3733人,于3月31日22时30分,分乘88只木帆船,从雷州半岛东南端的博赊港起渡,除379团9加3只船被敌舰击沉,人员大部壮烈牺牲外,主力于次日4时,在琼崖纵队的接应下,于北创港与铺前港之间登陆,当晚进入文昌城古的钟瑞地区待命。
      沿途,我连续在旺塔市歼敌担任第一线阻击的教1团2个步兵连和1个机枪连,在排坡附近击溃敌担任二线阻击的第38团。    我军强行登陆    两批偷渡部队登陆后,动摇了敌坚守海岛的信心,加上琼崖纵队在敌后的积极行动,牵制了敌人,为我继续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
      于是。第40、第43军主力第三批共8个团,于4月16日19时自雷州半岛的东场港、灯楼角、港头湾一线起渡,至次日2~4时分别在临高角、博铺港、林诗港、圣眼角一线强行登陆。    第40军登陆后,将守敌第64军131师391团团直大部歼灭,在月朗击溃敌第392团,乘敌混乱,第118师从临高向退至美台市的敌第156师师部和第466团发起攻击,19日拂晓包围了该敌,歼敌大部,在苍叶山一带集结。
      第119师则向加来市的敌第4军军部发起进攻,敌人逃跑,加来市被我占领。此战,我毙伤俘敌669名,缴获野炮2门、92炮1门、迫击炮3门、轻重机枪54挺、步枪106支。之后,第40军于22日配合第43军在美亭、白莲市地区击溃敌62军及252师,乘胜向海口急进。
      第118师23日8时占领海口,俘敌600余名,缴获汽车40余辆。    第43军登陆后,一举攻入福山,歼敌大部,19日晚向美亭东北地区攻击前进。至23日,共击溃敌暂13师38团、39团,151师453团、255师主力及163师,各歼其一部,毙伤敌62军参谋长温轰以下791名,俘敌39团团长陈汉涛以下1669名,共歼敌2440名。
          第四批以第43军13个营于23日19时由三塘、四塘、三圾港、新地港一线起渡,至次日1-4时,先后在后海、天尾港一带登陆。24日,渡海作战兵团指挥所获悉敌军残部已分路南撤,即令部队分为东、西、中三路向南迅猛追击。    东路第40军主力及第43军第128师,于23日开始经加积、乐会、万宁、陵水向榆林追击。
      24日19时,第119师357团于黄竹击溃敌151师师部及两个团,俘敌800余名,缴获汽车3辆。29日16时,该师奔袭榆林,于17时占领榆林港,俘敌千余人。118师则向文昌、加积前进,26日打垮敌32军252师师部及两个团,教1师、独立师各一部,27日占领东山岭,28日到达陵水,而后向榆亚地区前进。
      43军128师先头25日在加积以南海口与119师会合,27日向万宁前进,29日在新村歼敌62军教导师一部,30日16时占领榆林、三亚,歼敌一部,俘敌2000余名,其余之敌大部乘船从海上逃跑。    西路追击部队由40军118师一部组成,分水陆两路并进,配合中路追击部队追歼国民党第3军。
      陆路追击的353团1个加强营,沿环岛公路兼程向北黎、八所追击。水路追击部队,乘坐15只机帆船,由海路向北黎港追击。    中路第43军军部率第129师及第127师380团,于25日从美亭一线出发,对敌实施追击,至30日歼敌第286师第857团团部及2个营,5月1日歼敌第286师全部,俘敌2500余名,毙伤敌1000余名,缴获敌舰1艘,占领了北黎、八所两个重要港口。
       。

    a***

    2006-05-24 16:47:4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