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哪里失眠好

最近老是失眠怎么办呀

最近老是失眠怎么办呀,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呀
w*** | 2006-05-29 08:58:53

好评回答

2006-05-29 09:10:01
w*** |2006-05-29 09:10:01 32 17 评论
首先要找到失眠的原因,就是你为什么睡不着,然后才好找出治疗的方法.
0/300

其他答案(共8个回答)

    2006-05-29 09:35:13
  • 如果有可能,抱个人睡觉看看 ~~~~~~~~   :) 
    郁*** | 2006-05-29 09:35:13 32 22 评论
    0/300
  • 2006-05-29 09:34:54
  • 听听舒缓的音乐
    放松自己的紧张情绪
    适当调节自己的饮食
    改善自己的不良习惯
    祝你做个好梦!
    g*** | 2006-05-29 09:34:54 45 19 评论
    0/300
  • 2006-05-29 09:26:18
  • 白天多运动,睡前把收音机调到适当的小音量听,效果很好的!!!
    只*** | 2006-05-29 09:26:18 31 22 评论
    0/300
  • 2006-05-29 09:15:51
  • 人的一生有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酣畅的睡眠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是对疲惫的释放,对精神的抚慰。睡眠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生命的健康与质量。
    
      长期失眠会给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如1986年前苏联切而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就与工作人员睡眠不足有关,日益增多的交通事故也有许多与失眠有关。
    
      根据2002年全球失眠调查显示,中国人有43.4%经历过或正在经受不同程度的失眠。为了让更...

    查看全部>>

    人的一生有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酣畅的睡眠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是对疲惫的释放,对精神的抚慰。睡眠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生命的健康与质量。
    
      长期失眠会给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如1986年前苏联切而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就与工作人员睡眠不足有关,日益增多的交通事故也有许多与失眠有关。
    
      根据2002年全球失眠调查显示,中国人有43.4%经历过或正在经受不同程度的失眠。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睡眠健康的重要性,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什么是失眠?
    
      失眠,临床上通常指尽管有充分的睡眠条件和环境却存在对睡眠时间和质量不满足,并影响到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包括入睡困难、连续睡眠维持障碍、早醒、再入睡困难等,导致白天身体机能下降,常表现为醒后疲乏、日间警觉性降低、精力、认知功能以及行为情绪等方面的功能障碍,从而降低生活质量。
    
      一般来说,失眠按照病程分为:
    
      急性失眠:病程小于4周;
      亚急性睡眠:病程大于4周,小于6个月;
      慢性失眠:病程大于6个月。
    
      为什么会失眠?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躯体疼痛性疾病、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药物及某些物质的应用、心肺功能不全及不安腿综合症和睡眠中周期性下肢动作等。由心理的、生理的或环境的因素引起的失眠、称为继发性失眠;也有少数找不出肯定原因的失眠,称为原发性失眠。
    
      值得注意的是,鉴别诊断方面应除外昼夜节律紊乱,如轮班导致的睡眠障碍、睡眠时相延迟综合症(睡眠时间较通常情况晚两个小时以上)及主动性睡眠不足综合征,这些均不属于失眠的范畴。
    
      失眠如何诊断?
    
      医生倾听患者对于睡眠障碍的描述,多数可以很快诊断。只有复杂、少见病例、高度怀疑患者有睡眠呼吸障碍、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及其他运动障碍的患者,或对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进行睡眠多导仪等检查。失眠怎样治疗?
    
      提醒:七种人失眠后不宜服用安眠药
    
      失眠的治疗包括三方面:
    
      病因治疗,睡眠卫生和认知行为指导,以及药物治疗。
    
      (1)病因治疗:
      即积极治疗上述原发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抑郁症、焦虑症是失眠常见的原因,而慢性失眠也常常导致抑郁症、焦虑症,应积极治疗。
    
      (2)睡眠卫生教育和认知行为疗法:
      睡眠卫生教育包括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造就适当的睡眠环境,注意饮食适量,避免咖啡因、尼古丁及酒等。认知疗法的内容包括教育病人了解自己的睡眠需要,纠正他们对睡眠不切实际的期望,与病人讨论其焦虑和恐惧的想法,如过分担心失眠所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失眠本身所产生的影响。
      急性失眠多与社会应激事件有密切的联系,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事,也会有身体不适之时,因而失眠是很正常的事,不必对短暂失眠紧张不安,即使是慢性失眠,也不必过度恐惧,许多患者就是因为担心失眠而产生了失眠。
    
      许多随机对照试验已证实认知行为疗法对原发性失眠的疗效,这些疗法可缩短入睡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减少夜间的觉醒次数及缩短其持续时间。
    
      (3)药物治疗:
      同所有的慢性疾病一样,慢性失眠的药物治疗可能是长期的,要耐心说服患者不要急于求成,当一个患者有高血压病或糖尿病时,他可以接受长期治疗,但对于失眠却要求尽快治愈,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
    
      近年来,国际上召开了3届国际睡眠障碍专家研讨会,会上提出了“按需治疗”和“小剂量间断”使用催眠药物的治疗原则,可避免产生药物依赖和药物耐受。
    
      催眠药物按需治疗的具体策略是:
    
      1、预期当晚入睡困难时,于上床前15分钟服药;
      2、或上床30分后仍不能入睡时,或比通常起床时间早5个小时醒来,无法再次入睡时服药;
      3、第2天白天有重要事情时,当晚服药。
    
      治疗失眠的药物有三大类:
    
      苯二氮卓类即安定类药物、非苯二氮卓类(唑吡坦和佐匹克隆)和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现提倡非苯二氮类催眠药物可作为治疗失眠的一线药物,唑吡坦可作为原发性睡眠的首选药物。慢性失眠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认知行为疗法的种类
    
      刺激控制疗法
      只有在困了时才上床卧室只用来睡觉
      15—20分钟无法睡着时,到其他房间去读书或进行其他较安静的活动,当困了时再上床
      如果需要的话可重复上述活动
      无论睡眠时间长短,要在固定时间起床
      避免白天小睡
    
      睡眠限制疗法
      将在床上的时间减少至估计的总睡眠时间(最少5小时)
      当估计的睡眠效率(睡眠时间与在床上时间的比值)达到至少90%以上时,每周增加15分钟在床上的时间
    
      放松疗法
      体力部分的内容:进行肌肉放松、生物反馈
      脑力部分的内容:意念训练、冥想、催眠术
    
      认知疗法
      教育患者改变对睡眠的错误观念和态度
    
      睡眠卫生教育
      纠正影响睡眠的外在因素,如环境干扰、卧室温度、饮酒、咖啡因、尼古丁,缺乏体育锻炼或锻炼时间距离睡眠时间太近。
    
      小编插语:最重要的是身体有足够的营养,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测测你缺乏营养素吗
    从临床来看,由生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及饮食因素所致者的病例数远远少于由心理因素所致病的病例数。归纳总结,目前有6类导致失眠的心理原因是为心理学界所公认的:
    
      怕失眠心理:许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虑”,晚上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或是尽力去让自己快入睡,结果适得其反。 
     
     
    人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白天时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工作一天后,就需要休整,进入抑制状态而睡眠,待休整一夜后,又自然转为清醒。
    
      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互协调,交替形成周而复始的睡眠节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是脑细胞的兴奋过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脑细胞就越兴奋,故而就更加失眠。
    
      梦有害心理:不少自称失眠的人,不能正确看待梦,认为梦是睡眠不佳的表现,对人体有害,甚至有人误认为多梦就是失眠。这些错误观念往往使人焦虑,担心入睡后会再做梦,这种“警戒”心理,往往影响睡眠质量。
    
      其实,科学已证明,每个人都会做梦,做梦不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且是大脑的一种工作方式,在梦中重演白天的经历,有助于记忆,并把无用的信息清理掉。梦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有害的是认为“做梦有害”的心理,使自己产生了心理负担。
    
      自责心理:有些人因为一次过失后,感到内疚自责,在脑子里重演过失事件,并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妥善处理。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责懊悔情绪稍轻,到夜晚则“徘徊”在自责、懊悔的幻想与兴奋中,久久难眠。
    
      期待心理:是指人期待某人或做某事而担心睡过头误事,因而常出现早醒。比如一位“三班倒”的网站管理员,由于上大夜班(夜里12点上班),常于晚7时睡觉,因害怕迟到,睡得不踏实,常常只能睡上1-2小时,就被惊醒,久之便成了早醒患者。也有的人在晋升、职称评定、分房结果快要公布前,往往也处于期待兴奋状态,难以入睡。
    
      童年创伤心理的再现:有的人由于童年时受到丧失父母、恐吓、重罚等创伤而感到害怕,出现了怕黑夜不能入睡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好转,但成年期后,由于受到某种类似儿童时期的创伤性刺激,就会使被压抑在潜意识的童年创伤性心理反应再现,重演童年时期的失眠现象。手足无措心理:有的人受到突发事件刺激后,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以致晚上睡觉时也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但始终处于进退维谷、举旗不定的焦急兴奋状态。
    
       失眠持续时间决定治疗方法
    
      目前,心理学家把失眠分为三类:
    
      暂时性失眠:只维持几天。可能由于情绪兴奋、暂时性精神紧张或时差所引起,如重大节日、会议、聚会、考试、跨时区旅行等等,大多数人可自发地调整过来,也可以把它看作一次新鲜有趣的体验。总之,在此时刻,不必惊慌,几天后会不治而愈的。
    
      短期性失眠:持续数天到三周的时间,在人患有严重疾病或个人遭受巨大压力时常会发生。通常运用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或求助睡眠心理专家,会得到缓解和改善。
    
      长期性失眠:可维持数年之久,有些人面对压力(甚至仅仅为正常压力)时,就会失眠,就像有的人容易得慢性胃炎或偏头痛一样,已经形成了一种应对压力的习惯性模式。通常需要医生和心理专家共同来解决。
    
      警惕!安眠药
    
      对于失眠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吃药了,这是医生对失眠患者所能做的最直接的帮助,而作为患者,尤其是长期失眠症的患者最好留个心眼儿——那就是要节制。因为不节制地服用药物,是会产生心理依赖的。
    
      茅盾的儿子韦韬、儿媳陈小曼在《父亲茅盾的晚年》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爸爸服用安眠药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每晚要服三四种安眠药,夜间醒来加服一次或二次,常导致第二天早晨头晕腿软。我们劝爸爸少吃安眠药,爸爸不听,反而说我们不理解失眠的痛苦。韦韬认为爸爸坚持服用那么多安眠药有心理因素,悄悄把药换成维生素片,觉得同样能起到安眠的作用。这样过了两个星期,爸爸的失眠并没有加重。一天,韦韬又和爸爸谈起少吃安眠药的好处,说常服安眠药的人有一种心理作用,总觉得安眠药吃得少就睡不好,其实不然。爸爸不同意。为了说服爸爸,韦韬就说:你最近吃的安眠药里有的是维生素片,可是你的睡眠并无变化,可见这一部分药可以减掉。爸爸大为光火,不许儿子再管他的事,从此再也不让小阿姨为他准备药了。这是爸爸在晚年表现最固执的一件事。”
    
      专家提醒:
    
      1 要把克服失眠的主导因素,放在自身主动调节的基础上,仅依靠酒精或药物调节,尤其是两者同时并用,非常危险,会极大地损害人的生命和健康,最起码,你需要忍受药物在第二天给你带来的副作用--“头晕,腿软”。
    
      2 长期服用安眠药,会导致患者的抗药性。当一个人适应了某定量的药剂之后,他会需求更大的剂量,才会有同样的效果,于是形成一种可怕的循环:失眠导致服药再导致抗药性,继续失眠导致再加大药物剂量。这时,安眠药成为导致失眠的元凶。这种情况出现时,最好请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提供帮助。
    
      3 及时寻找和发现导致失眠的心理因素,减少对药物的需求。
    
    
    
    
    
    蓝*** | 2006-05-29 09:15:51 61 16 评论
    0/300
  • 2006-05-29 09:15:39
  • 安卧如神汤:云苓、茯神、白术、山药、寒水石、枣仁各20克远志、炙干草各10克党参20克辰砂10克水煎
    闻*** | 2006-05-29 09:15:39 47 19 评论
    0/300
  • 2006-05-29 09:04:28
  • 每天睡前先运动,跳绳、慢跑、体操都可以,运动到感到累了,出汗了,再坚持5分钟,然后洗澡休息,会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循环开了,很舒服,有疲劳感,很容易入睡。
    
    我睡眠不好时就采取这种方法,既锻炼了身体,又有助于睡眠。
    m*** | 2006-05-29 09:04:28 45 19 评论
    0/300
  • 2006-05-29 09:01:43
  • 你可以听听收音机,或是想一想过去的事。
    娄*** | 2006-05-29 09:01:43 30 22 评论
    0/300
  • 2006-05-29 09:01:24
  • 用药材"天麻"炖"猪脑"就可以制失眠的!
    你不防试试哦~
    l*** | 2006-05-29 09:01:24 32 22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其他答案(3)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