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理解“而立”“不惑”“知天命”?

首页

如何理解“而立”“不惑”“知天命”?

如何理解“而立”“不惑”“知天命”?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3-28 15:49:49
  • 孔子在谈到自己精神修养发展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中孔子说:“志于道。”又说:
    “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的志于学,就是志于这个道。孔子还说:“立于礼。”又说:
    “不知礼,无以立也/所以孔子说他“三十
    而立”,是指他此时懂得了礼,言行得当。
    孔子说“四十而不惑”,指自己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知者。
    孔子一生,到四十为止,也许仅认识到道德价值。但是到了五十、六十,他就认识了天命了,并且能够顺乎天命。孔子在做他所做的事情的时候,深信他是在执行天的命令,受到天的支持,他所认识的价值也就高于道德价值。
    孔子到了七十就能从心所欲,而所做的一切似乎自然而然地正确。他的行动用
    不着有意的指导,也用不着有意的努力。 这代表着圣人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
    	
     
    	
    

    何***

    2016-03-28 15:49:4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