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说赵高弑君的可能性很大呢?

首页

为什么说赵高弑君的可能性很大呢?

为什么说赵高弑君的可能性很大呢?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6-18 15:04:53
  •   
    首先,赵高是个宦官,有人说他的父母都是秦国的罪人,也有人说是秦统一战争中灭赵时的俘虏。赵父受宫刑,母亲是官婢。赵母在秦宫中生下赵高兄弟几人,都是生而为奴。后来秦始皇听说赵高身强力壮,懂点“狱法”,提拔他做了中车府令,是专管宫廷乘舆与印彳目、墨书的宦官头儿。
      秦始皇还让赵尚教自己的小儿子胡亥学习法律。在秦始皇这次出巡中,自然少不了中车府令的事务。而且后来赵高还“行符玺事”,即执掌传达皇帝命令和调兵的凭证“符”和“玺”。赵高在秦始皇病重期间和死后的种种表现,使人不得不怀疑秦始皇的死与他有关。 其次,赵高与蒙恬、蒙毅兄弟有宿怨。
      据说赵高曾犯大罪,蒙毅以法治之,判其死刑,后因秦始皇过问,方得赦免。当时,蒙恬威震匈奴,蒙毅位至上卿,一为武将任外事,一为文臣主内谋,兄弟俩不仅深得始皇信任,还为公子扶苏所倚重。一旦扶苏即位,蒙氏兄弟的地位必将更加巩固。因此,赵高对蒙氏兄弟既恨又怕,如要摆脱来自蒙氏兄弟的威胁,必须设法阻止扶苏即位。
      为了自身的利益,他时刻都在寻机除掉扶苏、蒙氏兄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主要巡游云梦、会稽等地时,李斯、胡亥、赵高等随从,上卿蒙毅也在随行之列。蒙毅是蒙恬的亲弟弟,也是始皇帝的亲信,可是当秦始皇在途中病重时,蒙毅却被支走,“还祷山川”。
      这可能是赵高等的计谋。因蒙恬领兵30万随公子扶苏驻防上郡,从秦始皇的身边遣走蒙毅,也就去掉了扶苏的耳目,也为自己后来计谋的实施清掉了一块绊脚石。 第三,赵高内心唯恐扶苏继承皇位。因为扶苏为人正派,根本瞧不起阿谀奉承的赵高。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是一个昏庸懦弱的家伙,而且赵高还曾受命教胡亥学习法律,二人正好臭味相投。
      赵高想立胡亥为皇帝,以便实现他篡权乱政的阴谋,因而他违背秦始皇的命令,扣住诏书不发,说动胡亥威胁李斯。三人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同时,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马上自杀,不得违抗。接到诏书后扶苏流着泪自杀了,蒙恬不愿这么糊里糊涂地死掉,于是被关进监狱,等候处理。
      胡亥、赵高、李斯听说扶苏已经自杀,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为了继续欺骗臣民,他们不取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巡游的架势,从沙丘到井陉,而后抵达太原,经直道回咸阳,绕了三四千里之远。由于暑天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为了遮人耳目,不得已买了许多成鱼装在所有车上以掩其臭,迷惑大家。
      到咸阳后,他们马上公布了秦始皇死亡的消息,发丧出殡。紧接着胡亥就登基做了皇帝,是为秦二世。赵高升为郎中令,李斯依旧做丞相。赵高阴谋得逞以后,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他向秦二世进谗言,陷害蒙氏弟兄,诛杀诸公子;布下陷阱,把李斯逐步逼上死路。李斯发觉赵高的阴谋后,上书告发赵高。
      秦二世不仅偏袒赵高,并且将李斯投狱治罪,最后将他腰斩于咸阳。 第四,始皇在沙丘养病,给赵高提供了一个谋杀的机会。始皇病重,下诏给扶苏说:“与丧会咸阳而葬。”显然是想要扶苏继位。赵高明白,此事有关自己的生死荣辱,须当机立断。当时始皇身边仅丞相李斯在侧,而李斯私心重,容易控制,其他侍从均是赵高安插的同党,不足为虑。
      还有,以赵高当时的处境看,也只能出此一招,别无选择。秦始皇口授诏书给扶苏时,赵高参与其事。诏书封好后, 赵高却扣压未发,欲找机会说服胡亥和李斯,矫诏杀扶苏。但诏书不能扣压太久,万一始皇病情有起色,得知诏书未发,赵高就只有死路一条。万一始皇侥幸不死,李斯又未被说服,反而向始皇告发,赵高也要被杀头。
      所以,只有在劝说李斯之前杀了始皇,才能万无一失。始皇一死,就不怕李斯不就范,也不会有人追问诏书的事了。可见,赵高在扣压诏书的那一刻起,就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秦始皇平时居于深宫,戒备森严,无法下手,现在他在旅途中病倒,这真是天赐良机,正如赵高对胡亥所说:“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
      ”所以他果敢地对重病中的秦始皇下了毒手,使其提前结束生命。 第五,赵高的言行就是最好的回答。他对胡亥讲“臣闻汤武杀其主,在下称义焉,不为不忠。卫君杀其父,而卫国载其往,孔子著之,不为不孝。”赵高不仅有以上弑君议论,而且后来还有弑君的公开行动。
      秦二世拜赵高为丞相不久,大泽乡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燃起农民起义之火,这时,赵高认为天下已乱,时机成熟,欲篡位称帝。他怕大臣们不服,就想设法实验一下,看看究竟有多少人服从自己。于是,就导演了一出“指鹿为马”的闹剧。有一天赵局牵了一头鹿进入咸阳皇宫,把它献给秦二世,说这是一匹马。
      秦二世一听,不觉大笑起来,说丞相你错了,怎么把鹿说成是马呢!说着立即问左右的官员到底是鹿还是马。官员们当中,有的怕得罪赵高,不敢说实话,只好默默不语;有的讨好赵高,跟着说假话,硬说是马;有的尊重事实,直言为鹿。事后,赵高认为直言为鹿的都是反对他的人,将他们一一暗害了。
      而那些在事实面前表示沉默的人,特别是那些存心说假话而巧于阿谀奉承的人,则成了赵高网罗的对象。赵高摸清了舆论的导向,不久便派他的女婿咸阳令阎乐率士兵千余人,乔装谎称为盗,闯入了二世居住的望夷宫。秦二世惊骇不已,阎乐历数胡亥的罪状后,逼他自杀,胡亥苦苦求免,而阎乐骄横地说:“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
      ”说着就指挥士兵冲向胡亥,胡亥只好自杀身亡。这时,赵高就把玉玺佩在自己的身上,来到大殿,欲自立为帝,可是群臣不从,他无可奈何,才立胡亥哥哥的儿子子婴为主。从这般逼宫的行径就可以得知,赵高这种心狠手辣的人,他弑君并不为怪。然而,作恶多端的赵高最终也是自食其果,落了个被子婴刺杀的可耻下场。
       不难看出,秦始皇之死,实质上是一场宫廷政变,而这场政变的操纵者是赵高。他总想事事处处去支配命运、支配别人,而扶苏、蒙恬、蒙毅、李斯、胡亥等就是被他支配的牺牲品。但是,赵高要实现对上述诸人的支配,首先要支配秦始皇,只有假借秦始皇,才可以实现他的阴谋;对活的秦始皇支配不了,只有将他弄死后假传遗诏。
      从情理上分析,赵高弑君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都存在。

    感***

    2016-06-18 15:04:5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