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妇产科
妇科

脚跟疼

右脚后跟的中线内侧(不是脚底,约有核桃大小),偶尔后小腿蹦直时有撕裂般的疼痛,请问谁知道是怎么回事?
该咋办?
1*** | 2006-06-08 22:37:53

好评回答

2006-06-16 15:16:42
王*** |2006-06-16 15:16:42 227 113 评论
    “足跟痛”医学称为“跟痛症”,其特点是清晨下地的第一步足跟部疼痛厉害。有的活动几分钟后,疼痛反而消失;当坐下来休息一段时间,再次站立时又会出现疼痛。这种情况有时可以自然消失,不治自愈,但有的可以持续数日至数月不等。这毛病虽然不大,但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活动、行走带来严重不便。

   足跟痛的病因
   从西医理论来讲足跟痛的病因基本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跟骨骨刺:多见于...

查看全部>>

    “足跟痛”医学称为“跟痛症”,其特点是清晨下地的第一步足跟部疼痛厉害。有的活动几分钟后,疼痛反而消失;当坐下来休息一段时间,再次站立时又会出现疼痛。这种情况有时可以自然消失,不治自愈,但有的可以持续数日至数月不等。这毛病虽然不大,但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活动、行走带来严重不便。

   足跟痛的病因
   从西医理论来讲足跟痛的病因基本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跟骨骨刺:多见于老年患者,当有足跟痛时,经过拍摄X光片,可以发现跟骨结节处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但是,临床上发现骨刺不是导致疼痛的直接原因,只是隆起的骨刺,更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其足跟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而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
    二、足底跖腱膜炎:足底跖腱膜是足底维持正常足弓、缓冲震荡、加强弹跳力作用的腱性组织。长时间的行走、过度的负重,都会引起跖腱膜的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症状。
    三、足底脂肪垫萎缩:老年人的足跟痛较为复杂,除了以上两种可能的原因外,还有老年人本身的足底脂肪垫萎缩,其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作用减弱,使局部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出现疼痛。
    临床上怎样来区分是哪种原因造成的足跟痛呢?一般来讲,除了借助于相应的辅助检查如X光片外,主要由专业的足科医师,经过临床查体,基本可以明确诊断。也可以应用治疗性手段来区分,例如老年人由于足底脂肪垫萎缩引起的足跟痛,当应用局部封闭治疗时,是没有疗效的。
  
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足跟痛? 
    1、尽量避免穿戴一些软的、薄底的布鞋;
    2、在足跟部应用厚的软垫保护,也可以应用中空的跟痛垫来空置骨刺部位,以减轻局部摩擦、损伤。
    3、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4、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5、当有持续性疼痛时,应该口服一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如果疼痛剧烈,严重影响行走时,局部封闭治疗是疗效最快的治疗方法。
    6、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矫正鞋垫,可以缓解跖腱膜的张力,减轻劳损,减轻局部炎症,而使疼痛缓解。这种足垫外观上有一定隆起,放在脚下,主要起到提高,支持足内侧纵弓作用;同时可以稳定足横弓;由于与足底吻合,与足底贴附性好,就可以很好地起到足部力量均匀分布的作用;又有韧性,可以起到缓冲减震作用;改善下肢负重力线,使下肢受力更加均匀、对称,对预防足跟痛,扁平足,前足痛性胼体及早期膝,腰背疼痛的人可起到很好治疗作用。这种治疗方法在欧美非常流行,并且认为是目前最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06-06-09 13:17:37
  • 跟痛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1、病因病机
    跖腱膜是维持足纵弓的组织结构,它起于跟骨跖面结节,向前伸展,在跖骨头附近分成五段,分别附着于足趾近侧趾节上。趾短曲肌附着其深面。
    跖趾关节背屈,趾短屈肌的收缩,体重的下压等三重力量集中作用于跟骨跖面结节上,其受力相当大。长期、持续、过大的牵引刺激,可以在跟骨跖面结节的跖腱膜附着处发生慢性(退变性)损伤,产生骨膜炎或纤维织炎。
    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

    查看全部>>

    跟痛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1、病因病机
    跖腱膜是维持足纵弓的组织结构,它起于跟骨跖面结节,向前伸展,在跖骨头附近分成五段,分别附着于足趾近侧趾节上。趾短曲肌附着其深面。
    跖趾关节背屈,趾短屈肌的收缩,体重的下压等三重力量集中作用于跟骨跖面结节上,其受力相当大。长期、持续、过大的牵引刺激,可以在跟骨跖面结节的跖腱膜附着处发生慢性(退变性)损伤,产生骨膜炎或纤维织炎。
    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及年龄增加等因素引起体质下降,各组织器官退行性改变,足力虚弱,韧带松弛,导致足弓的降低,跖腱膜所受张力增加,起点处受到的牵拉力更集中、更强大。因此,年老体或衰是发生跟痛症的根本原因。所以,跟痛症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如再遇体重骤增;体质降低;突然步行过多;长时间站立;穿鞋子不合适等原因,则可引起跟痛症的发生。跖腱膜附着处在长期、持续、过大的张力刺激下,可以出现钙质沉着,以增加韧带强度,抵抗日渐增大的牵引力(表现为骨刺形成)。
    2、临床表现
    跟痛症起病缓慢,可有几个月或几年的病史。主诉足跟跖面疼痛,休息后刚站立起来开始行走时加重,走几步后可减轻。在足跟跖面内缘或足跟跖面正中处有局限性压痛。部分病例的足跟X光侧位片可显示跟骨“骨刺”形成。但是,该“骨刺”并非引起跟痛症的真正原因。
    3、治疗方法
    跟痛症的治疗以中医中药为主,根据其退行性改变的主要因素,我们加减运用“强筋壮骨浓缩剂”(又名抗退变方,见 网),收到了良好的疗效。“强筋壮骨浓缩剂”(又名抗退变方),能够提高人体素质,加强韧带约束力,增加关节稳定性,稳固足弓正常形态,缓解跖腱膜起始处的牵拉力。同时本方还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以促进微循环,加快炎症消退,二效合一,标本兼治,从根本上阻止跟痛症的发生与发展。如果再配合局部封闭疗法,效果将更加快捷。治疗的同时,鞋内应该放置橡皮海绵足跟垫。
    
    n*** | 2006-06-09 13:17:37 217 115 评论
    0/300
  • 2006-06-09 11:28:49
  • 引起脚跟疼痛的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有:跟腱周围炎、跟骨骨刺、跟骨骨膜炎、跟骨下脂肪垫损伤、跟骨皮下滑囊炎、等。可经X线检查,除外骨质病变。 
    足跟痛的保养:
    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
    足跟痛的治疗:
    1、理疗;
    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如;如...

    查看全部>>

    引起脚跟疼痛的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有:跟腱周围炎、跟骨骨刺、跟骨骨膜炎、跟骨下脂肪垫损伤、跟骨皮下滑囊炎、等。可经X线检查,除外骨质病变。 
    足跟痛的保养:
    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
    足跟痛的治疗:
    1、理疗;
    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如;如戴芬 75mg/粒  日1次; 或萘普生 250~500mg  早晚各1 次 ;
    3、局部封闭治疗;
    4、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
    5 中药治疗:
    100克红花、500克艾叶,平均分为20份,每天1份用纱布包裹加水煮开--用水量为漫到脚踝处即可,泡脚。有通经、活血、化淤作用;
    
    五川灵仙汤熏洗治疗足跟痛:
    药物组成:川芎20克,川乌20克,川牛膝30克,川断30克,川椒20克,威灵仙30克,木瓜2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玄胡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芒硝(另包)50克,食醋250毫升。
    用法:将前12味药物放锅内,加冷水3000毫升左右,浸泡1—2小时,煎沸30—40分钟,倒入盆内,加入芒硝、食醋搅匀。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不烫时浸洗患足。水温下降时可再加热,每次熏洗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早晚各1次。1剂药可用2天。
    
    w*** | 2006-06-09 11:28:49 220 116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妇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