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传染科

孩子发烧,但是没有任何感冒或哪里有炎症的现象,怎么回事


      		
千*** | 2006-06-11 09:55:58

全部答案(共4个回答)

    2006-06-13 15:33:54
  • 流行性感冒 
    
    [定义及流行病学] 
    (一)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为特征,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20世纪的4次甲型流感世界大流行 我国近半个世纪内(1953年至今)流感流行共计发生大中小规模的流感流行17次,其中2次为大流行。 
    ...

    查看全部>>

    流行性感冒 
    
    [定义及流行病学] 
    (一)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为特征,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20世纪的4次甲型流感世界大流行 我国近半个世纪内(1953年至今)流感流行共计发生大中小规模的流感流行17次,其中2次为大流行。 
    (二)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组液病毒科,球型,直径80-120nm,基因组为RNA病毒。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 
    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级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 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三)流行病学 
    1. 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2.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污染的日用品 
    3.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4. 流行特征: 
    1)流行特点: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约6~8周,常沿交通线传播。 
    2)一般规律;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 
    甲型流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2~3年发生小流行1次,根据世界上已发生的4次大流行情况分析,一般10~1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乙型流感 呈爆发或小流行,丙型已散发为主。 
    3)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感流行。 
    [临床表现] 
    (一) 概述 
    典型流感起病急:潜伏期为数小时~4天,一般为1~2天;高热,体温可达39~40℃,拌畏寒,一般持续2~3天;全身中毒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持续时间长,体温正常后乏力等症状可持续1~2周;呼吸道卡它症状轻微,常有咽痛,少数有鼻塞、流涕等;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有少数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老人、婴幼儿、有心肺疾病着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患流感后可发展为肺炎。 
    (二) 临床分型 
    1. 单纯型流感:急性起病,体温39~40℃,伴畏寒、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明显,呼吸道卡它症状轻微,可有流涕、鼻塞、干咳等。查体:急性病容,咽部充血红肿,无分泌物,肺部可及干性?簟?
    2. 肺炎型流感:较少见,多发生于老人、小孩、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原因:原发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混合细菌病毒肺炎。表现: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呼吸急促、紫绀,肺部可闻及湿?簟P仄崾玖椒斡猩⒃诘男踝匆跤啊L蹬嘌?无致病细菌生长,可分离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 
    3. 中毒性流感: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为特征。表现为高热不退,血压下降,瞻望、惊厥、脑膜刺激征等脑炎脑膜炎症状。 
    4. 胃肠炎型流感:少见,以腹泻、腹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 
    (三)并发症 
    1. 呼吸系统:细菌性气管炎、细菌性支气管炎、肺炎 
    2. Reye综合征 Reye综合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肝、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年龄为12~16岁,退热后出现恶心、呕吐、继之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肝大,无黄疸,脑脊液检查正常。可能与服用阿斯匹林有关。 
    3. 其它: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 
    [实验室检查] 
    1. 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若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上升。 
    2. 病毒分离:急性期病人口咽含漱液接种于鸡胚可分离出病毒。 
    3. 血清抗体检测:患者早期(发病头三天内)和恢复期(2~4周后)2份血清,抗体效价四倍以上为阳性。 
    4. 快速诊断:取患者鼻黏膜压片染色找包涵体,免疫荧光检测抗原为( )。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流行及大流行期间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但流感早期散发病例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 
    1. 流行病学史:流行期间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或医院门诊上感病人明显上升。 
    2.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高热、全身中毒症状重,呼吸道症状较轻微。 
    3. 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 
    2)从病人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到流感病毒 
    3)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4倍以上增高 
    4)呼吸道上皮细胞病毒抗原检查阳性 
    5)鼻咽分泌物经敏感细胞增殖1代后呈抗原阳性 
    6)可用RT-PCR检测病毒核酸 
    诊断分类 
    1)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2)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病原学检查2、3、4、5中一条。 
    (二)鉴别诊断 
    1. 普通感冒:多种病毒引起,多为散发,起病较慢,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是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痊愈。 
    2. 流感伤寒型钩体病:夏秋季多发,有疫水接触史,临床除发热外,腓肠肌压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实验室检查可通过显凝实验检测抗体,若抗体效价为1:400以上增高,考虑该病,通过血培养可诊断。 
    3. 链球菌性咽炎 该病咽部红肿,扁桃体肿大,有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WBC 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培养( )。 
    4. 其它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如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 要通过病原学检查来区别。 
    5. 支原体肺炎 也要通过病原学检查来区别。 
    [治疗] 
    (一) 一般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适宜营养,补充维生素,保持口鼻清洁,全身症状明显时予抗感染治疗。 
    (二) 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 
    1. 可减少病毒的排毒量,抑制病毒复制,减轻临床症状,并防止病毒向下呼吸道蔓延导致肺炎等并发症。 
    2. 药物 
    1)金刚烷胺为M2离子阻断剂,可阻断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抑制病毒复制,对甲型流感有效。发病48h内用药效果好。用量:成人200mg/天,老人100mg/天,小孩4-5mg/kg/天;用法:分2次口服,疗程3-4天;副作用:口干、头晕、嗜睡、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 
    2)甲基金刚烷胺用量: 100-200mg/天,用法:分2次口服,其抗病毒活性比金刚烷胺高2-4倍,且神经系统副作用少。 
    3. 注意事项: 孕妇、神经、精神异常、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禁用,且此两种药物易发生耐药。 
    (三) 防治各种并发症 
    (四) 中药治疗 
    [预防] 
    (一) 控制治疗传染源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二) 切断传播途径 
    1. 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老幼病残易感者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2. 医护人员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 
    3. 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三) 疫苗预防 
    灭活疫苗:效果较好,接种对象为老人、儿童、严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可能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接种时间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2周可产生有效抗体。下列情况禁用:对鸡蛋过敏者;急性传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早期,6个月以下婴儿。 
    减毒活疫苗:采用喷鼻法接种 
    (四) 药物预防 
    用于易感人群可能感染而未发病者,金刚烷胺100mg/口服,2次/日,10-14天;对甲型流感有一定预防作用,对乙型流感无效。
    邋*** | 2006-06-13 15:33:54 555 321 评论
    0/300
  • 2006-06-12 09:52:17
  • 是低热。低烧。没有感冒也会发烧的。
    得*** | 2006-06-12 09:52:17 527 327 评论
    0/300
  • 2006-06-11 13:26:41
  • 孩子发烧怎么办?
    
    5月28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举办儿童健康教育讲座。上午8点30分,该院多功能厅内已坐满了家长。有的家长手里攥着几页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问题;有的是老人为他们的“第三代”来咨询的。讲座内容安排得很丰富,本期先把具有共性的问题介绍给读者,以后将陆续分专题报道。
    
    孩子高烧时先退烧还是先去医院
    引起发烧的原因主要有:感染性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

    查看全部>>

    孩子发烧怎么办?
    
    5月28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举办儿童健康教育讲座。上午8点30分,该院多功能厅内已坐满了家长。有的家长手里攥着几页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问题;有的是老人为他们的“第三代”来咨询的。讲座内容安排得很丰富,本期先把具有共性的问题介绍给读者,以后将陆续分专题报道。
    
    孩子高烧时先退烧还是先去医院
    引起发烧的原因主要有:感染性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急性喉炎、支气管炎、肺炎。还有一大类是小儿腹泻、细菌性痢疾、泌尿系统感染、脑膜炎、脑炎。
    陈永红教授介绍说,体温>37.4℃视为发烧,低热37.5~38℃,中度发热38~39℃,高热39~40℃。那么孩子高烧时是先退烧还是先去医院呢?一些家长想,如果先自行给孩子服了退烧药,到了医院可能会影响医生的诊断,于是就抱着孩子赶往医院。
    陈永红教授建议,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请家长在家里先给孩子服用一些退烧药,再去医院就诊,然后要明确地告诉医生给孩子服药的情况。陈教授说,这主要是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情况,因为交通的缘故,路上要花时间,到了医院还要挂号等待,这段时间孩子一直高烧对孩子是很不利的。
    如果孩子刚发烧几天,而且一般情况较好,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孩子多数仅是一般的感染,只需按医生要求服药观察就可以了。如果发热时间较长,如持续2周以上,就要考虑是否有其他较复杂或严重的疾病,此时应该做更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病因。
    总之,发热本身,如果不是很高(如>40℃),一般对脑子影响不大,关键是要找出发热的原因予以正确处理。
    
    如何正确地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酒精擦浴
    25%~30%酒精,小毛巾蘸酒精,大毛巾擦干。腋窝、肘部、腹股沟多擦略用力,禁擦胸前区、腹部。
    使用冰袋。冰袋置于头部,热水袋置于足部。
    冷毛巾湿敷(前额)。
    药物降温
    对乙酰氨基酚类包括百服宁(糖浆、片)、泰诺林、扑热息痛。
    布洛芬混悬液类包括美林、托恩。
    阿司匹林类包括阿苯片、巴米尔。注射用赖氨匹林、消炎痛栓。
    陈教授强调,3个月以下小儿最好不用退烧药物,而采取临时减少衣物、减少盖被等或者物理降温,因为此时的孩子体温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只要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其体温多数能自行下降。这个时期的孩子退烧忌矫枉过正,避免体温有发热转为不升(过低)。如果是患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病的孩子发烧了,最好不用阿司匹林。能口服就尽量不用注射,如果一直高烧不退,再考虑用消炎痛栓。
    
    孩子发烧都要用抗生素吗
    上呼吸道感染(90%病毒感染可不用)。
    幼儿急疹、水痘、腮腺炎、风疹、麻疹不用。
    秋冬季腹泻(水样便无脓血不用)。
    血常规白细胞正常,CRP<8mg/L,不用。
    以下疾病必须用抗生素:
    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
    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细菌性痢疾
    化脓性脑膜炎
    泌尿系统感染
    血常规白细胞高,CRP高
    小儿常用的抗生素:
    青霉素类包括阿莫西林胶囊、阿莫仙颗粒、安奇颗粒、君尔清片。
    1代头孢菌素类包括头孢拉定混悬剂、头孢拉定胶囊、欧意粉、力欣奇片。
    2代头孢菌素类希刻劳混悬剂、新达罗颗粒、希刻劳胶囊、达力新片。
    3代头孢菌素类包括安素美混悬剂。
    大环内酯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颗粒,胶囊)。
    氨基糖甙类(慎用)包括庆大霉素、链霉素。
    喹诺酮类(禁用)包括氟哌酸、环丙沙星。
    有家长担心低级的抗生素副作用大,但又怕总用高级抗生素将来再有感染时形成耐药。陈教授进一步解释说,其实,抗生素没有高和低之分,通常小儿中耳炎和呼吸道感染用1代头孢菌素类效果好,泌尿系统、肠炎等用2代或3代头孢菌素类效果好,使用青霉素类的药物要注意是否过敏。
    陈教授特别提示,像成人经常用的氟哌酸、环丙沙星小儿是禁用的。因为动物试验提示,这类药物对幼小动物软骨发育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家长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如何护理发烧的孩子
    让孩子充分卧床休息。家长要注意监测体温(>38.5℃应处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室内温度湿度适宜,保持空气流通,同时应饮食清淡,一定让孩子多喝水。
    多和孩子沟通。陈教授说,这一点对大一些的孩子尤其重要。孩子生病了,家长往往十分紧张,孩子也会随之紧张起来。家长要多说些安慰的话,比如:“孩子没事的,你只是普通的感冒,很快就会好的。”心理上的放松,对患儿身体的恢复也是至关重要的。
    
    1*** | 2006-06-11 13:26:41 561 322 评论
    0/300
  • 2006-06-11 10:52:59
  • 不要着急,这个是孩子在发长烧。
    虚*** | 2006-06-11 10:52:59 529 32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