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挥泪斩马谡

首页

挥泪斩马谡

挥泪斩马谡应如何理解这个历史典故啊,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7-06 23:05:31
    马谡的死其实和其性格完全有关,虽然不至于“纸上谈兵”那么肤浅,但是他好大喜功却是不可否认的。
    再来,街亭是当时的战略要冲,马谡的失误摧毁了整盘战略部署,所以即使不忍心也没有办法不杀他,在当时军事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军心”非常重要,所以杀之以服众。
    当时的背景是:孔明想要再出祁山伐魏,想要占领街亭这块要地,于是马谡主动请缨,但是他不按孔明的嘱托,将将士都布阵于山上。用《演义》中孔明的话来讲,就是:献此计者当斩^_^。于是魏军围住整个山头,蜀军断了水源,更失去了战心,于是大败…………《演义》中,诸葛同学本来是非常器重马谡的,但是百般无奈之下只好将其斩首。
    这个典故应该理解为:为了维护某种更重要的利益而牺牲自己较小的利益。类似“大义灭亲”…………(我是说类似)

    济***

    2006-07-06 23:05:31

其他答案

    2006-07-13 22:43:39
  • 马谡这个人是在失街亭后被诸葛亮斩杀的,他自以为熟读兵书,定能守住街亭,无奈最终因自大丢掉这个兵家必争之地.
    诸葛亮平日待他如父子,斩他并不是自己本意但又非斩不可,因为他说先帝警示过他说马谡不可重用,他是认为没有听先帝的劝导才拖马谡以重任的,怪他自己,只能以问斩作为交代.

    k***

    2006-07-13 22:43:39

  • 2006-07-06 21:44:15
  • 1、执法如山。
    2、但是当初不斩关羽,则证明其人并非完全执法如山。
    3、马谡的死,孔明也应当负责任。
    4、马稷也有其优点。

    i***

    2006-07-06 21:44:1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