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是巧姐而不是薛宝琴在十二钗正册中?

首页

为什么是巧姐而不是薛宝琴在十二钗正册中?

为什么是巧姐而不是薛宝琴在十二钗正册中?
是不是巧姐在后40回中还有很多戏份?大概是什么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7-20 18:09:48
      十二钗排名尚未有定论。巧姐在后回应该有被卖为歌妓沦落风尘又被刘老老救出的文字,戏份当不算少。
    在《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正册判词说:“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红楼十二支》[留余庆]唱道:“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 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从中,读者可以看出,在后八十回,曹雪芹原本安排了巧姐很大的戏份,包括救助了很多荣宁两府的落魄子弟,这在红学界没有多大的争议。只是高颚的续貂之作未得曹氏精髓,所以造成读者对巧姐上正册不解。
       薛宝琴是大观园女性中见最多,识最广之人,随父母游遍三山五岳,大家南北,可谓比较自由的一个。 而红楼群芳无一不是"笼中雀",受着封建思想及纲常伦理的制约、束缚、桎梏。 初时起一衬托、对比作用,渲染众青春女子虽锦衣玉食,却不得半点自由的可悲可叹生活。
       而宝琴的退出也是一种重申,一种强调,是一种生在豪门,身不由己的写照,她们有追求幸福和爱情的向往却没有追求幸福和爱情的能力,她们的命运如一颗棋子,一个筹码,只能任人支配,任人主宰。即使你才情并茂,即使你色艺双绝,也只能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及玩偶。
      
       宝琴的结局同样是以一声沉重的叹息为句号。 作者为其所钟爱的、所悲悯的、所怜惜的、所感叹的红颜们设下的每一种悲凉的、哀戚的命运和结局,想来也曾令他自己难以释怀吧。 一出仙子的哀曲,一部红颜的挽歌。 永远的红楼梦红颜,永远的红楼觅芳踪呀。

    孙***

    2006-07-20 18:09:48

其他答案

    2006-07-29 11:46:30
  • 其它的十一钗基本上年龄差不多,是同一时代的人,而巧姐是下一代的人,只有有了她,才能更准确的反映整个故事的结局和这个大家庭的命运

    y***

    2006-07-29 11:46:30

  • 2006-07-22 11:19:20
  • 这是薄命司的十二钗,薛宝琴怎么进得来。

    老***

    2006-07-22 11:19:20

  • 2006-07-21 18:37:45
  • 听听刘心武先生的讲座吧,也许你能满意.

    小***

    2006-07-21 18:37:45

  • 2006-07-20 18:10:07
  • 巧姐可是凤姐的女儿啊,而且根据现存的脂批巧姐在80回后很重要

    f***

    2006-07-20 18:10:0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