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生胶适合怎样的打法?

首页

生胶适合怎样的打法?

生胶适合怎样的打法?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7-25 21:12:28
      生胶打法的技术要求
    进攻
    从器材本身的特点和现有打法形成的过程来看,生胶打法的主要特长是积极主动进攻,尤以积极的攻打发力见长。快速的出手速度和进攻的突然性常是克制旋转的法宝。而这种特长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冒险性,同时要求运动员具有攻打各种来球饿扎实基本功。
       为了保证攻打的准确性,击球点要在能够发力的基础上,离身体近一点;击球时间以高点期最佳,错过这一时间就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硬打就会增加无谓失误;击球部位要根据来球的情况,在中后部作适当的调节,如果来球上旋很强,击打球的中上部,如果下旋较强,击打球中后部,使作用力尽量通过球心,充分发挥生胶的击打效果,产生一定的力量,克服球在球拍上的摩擦滑动;击球弧线在保证球能过网的弧线高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生胶打出距离长的特点,给对手造成强有力的威胁,这样还可以减少来回板数,使连续攻打中的失误降到最低点。
       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生胶本身缺少制造弧线的能力在攻打过程中要注意收紧腰部和腹部,协助手臂控制斜线,以增加击球的准确性。 防守 防守是生胶打法的薄弱环节,尤其以防守第一板由下旋变上旋时的加转弧圈球的难度最大。主要原因是生胶的胶皮较硬,颗粒对球的摩擦较小,球在板上的支撑力不够,造成“打滑”而失误,无法进行攻防转换。
      这一致命问题,也是导致70年代到80年代初以匈牙利、南斯拉夫为代表的欧洲球队,以加转弧球为主要得分手段时期,生胶打法难有作为的重要原因。 在谈到生胶防守的弱点时,我们不能不说一下生胶在接发球上的难度。由于相对正胶和反胶,生胶的反弹速度较快,造成稳定性较差,接发球容易影响手上对球旋转速度的感觉,使本体感觉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
      在使用搓、撇、摆短等要求相对精细的接发球手段时,难度较大,造成许多人难以过接发球关而放弃使用生胶。 要摆脱生胶胶皮本身的特性造成的以上困难,在防守中首先要建立积极主动的意识和攻防转换中力争主动的胆量。在防守第一板加转弧圈球时,除了挡、带等相对保守的技术外,必须具备攻打的能力和信心,切实作到用力量克服旋转,这是生胶打法要攀登高峰的前提技术条件。
      接发球时,要适当增加挑打的使用比率,减少搓摆的运用数量,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接发球的主动性,同时可以更好地发挥生胶的性能特点。其次,在生胶胶皮与海绵匹配时,要适当控制海绵的硬度,最好用稍软一点的海绵,厚度控制在1。5-2。0毫米即可,不宜过厚,以免由于球的冲力到不了拍上,影响手上感觉。
      挑选底版时,最好稍硬一些,这样,当球的冲力透过较软和较薄的海绵时,球拍不会震手,可以充分依靠自己发力增强对球的控制。 乒乓球已经进入了大球时代。大球在旋转和速度上均比小球有所减弱。爱实践中,人们感到大球从对方台面弹起后,第二弧线的旋转减弱更为明显,运动员防守第一板加转湖圈球的难度普遍减小,这无疑给生胶打法解决防守问题创造了客观条件,使生胶打法的未来的生存空间更为宽松一些。
       发球抢攻      在比赛中,发球抢攻是最能体现积极主动、抢先上手的环节。对于生胶打法的选手来说更是如此。在生胶打法运用发球抢攻战术中,有以下几个环节,笔者认为应该予以适当强调:   1、发球长短结合,突出长球的作用      长期以来,对于中国的直拍打法运动员来说,由于相持中的底气不足,怕对方上手,自己失去抢先上手的主动机会,所以,用短球的机会大大增加,久而久之,长球在比赛中几乎就看不见了,尤其是优秀运动员的榜样作用,使其他运动员也模仿起来,走向极端化。
         大家都知道,用兵打仗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全方位、多层次地牵制对手,乒乓球比赛也是如此。如果没有长球的配合,短球也就不称其为短球;而短球之所以能够发挥很大的威力,较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长球的映衬,两这相辅相成。所以,生胶打法的运动员在运用战术时,要将长球有机地融入到发球抢攻的组合当中去,增加长球的使用率。
      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柳暗花明的效果。无论是发球抢攻本身,还是增强自身的相持实力,都有意想不到的效益。   2、上手拉打结合,以打为主      现代乒乓球由于器材的不断改进,技术的不断发展,球的旋转也越来越强,以至于落台后球打滑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给直拍生胶第一板的上手攻打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以至于一段时期以来,很多生胶打法的运动员几乎以拉球代替攻打。
      这样做,稳定性提高了,但是威胁却越来越小,毕竟生胶拉球还无法达到反胶那样具有杀伤力的质量。      在这种形式下,人们不禁要问,生胶第一板上手攻打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笔者认为,生胶的攻打在现代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失去生存的空间,而是由于长期的惯性作用,意识和观念转变的不够快,没有很好地建立攻打的条件反射。
      这一点韩国的李恩实、石恩美等运动员的作法对我们具有榜样的作用。   3、正反手上手结合,以正手为主      目前,多数直拍运动员具备了反手反面攻的技术,这为反手缓解了的压力。在正手不能上手的情况下,可以运用反面进攻达到上手的目的。但是反过来,也容易造成过分依赖反手的的倾向,形成一种左来左打,右来右打,四平八稳的技术风格,缺少应有的主动性。
            反手上手拉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技术变化上,与正手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所以要想打出较高的水平,必须强化正手上手进攻的意识,做到正反结合,突出正手,这才是世界潮流。 接发球      前面已经谈到生胶在接发球上所遇到的困难。正因为生胶本身有这样的不足,所以接发球的运用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通过多种多样的战术组合变化,可以弥补技术上存在的不足,取得互相补充,协调进步的效果。
       建立正手突破的意识      从正手突破,是中国乒乓球队近年来取得优势的一项非常成功的战术方法。从正手开始发动进攻,可使对方的步伐移动更加困难,因为从反手到正手是一种顺向移动,而从正手到反手则是逆向移动,毫无疑问,“逆”要比“顺”难得多,容易调动对手。
      

    查***

    2006-07-25 21:12:28

其他答案

    2006-07-26 10:14:38
  • 1快攻:大部分人把生胶放反面用左推右攻或两面攻
    2削球:这个打法就难说了,个人感觉生胶在旋转变化上不如长胶,也不如长胶好削,但是生胶比长胶好攻,适合功削结合型打法。

    d***

    2006-07-26 10:14:3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68-187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