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是谁成就了一代女皇武则天?

首页

是谁成就了一代女皇武则天?

是谁成就了一代女皇武则天?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5-04-20 10:05:23
  • 李世民的赏识,李治的宽容

    峨***

    2015-04-20 10:05:23

  • 2015-04-19 09:45:00
  • 我感觉当时皇帝的软弱造就了武则天,不如现在的妻管严。

    C***

    2015-04-19 09:45:00

  • 2015-04-17 16:59:31
  •   皇后的位置,对封建社会的一般女性来说,应是追求的最高目标了,然而,武则天并不满足。此后的参预朝政逐渐增强了她的权力欲,享受了最高统治者的乐趣。她要打破惯例,当女皇帝。
      此时,仇视他的政敌以长孙无忌为首仍控制着朝廷,随时随地都会颠覆她。因此,她一当上皇后,便着手一一清除她的政敌,为其登上皇位开辟道路。
         此时的长孙无忌集团是武则天首先要清除的对象。显庆四年(659)春,武则天授意许敬宗编造朋党案,致使长孙无忌自杀。因受其牵连,长孙无忌集团或杀或流或贬,被彻底摧毁。   与此同时,李义府、许敬宗被擢为宰相,逐渐成为武则天的亲信。   麟德元年(664),高宗因不满武则天的专横牵制,乃与宰相上官仪密谋废后,上官仪极口附和,并受命起草废后诏书。
      此时,被武则天布置在皇帝身边的亲信马上向武则天报告,武则天慌忙赶到皇帝身边,一番申诉竟把皇帝说软了,高宗把责任都推给了上官仪。武则天立即指使许敬宗诬构上官仪与废太子李忠图谋不轨,将上官仪及其子上官庭芝下狱处死,家属籍没。   上官仪被杀后,朝廷中再没有敢与武则天作对的。
      从此,她的政治权力迅速膨胀起来。早在显庆五年(660),高宗就因病让武后决百司奏事,几乎取代了皇帝权力。上官仪伏诛后,武则天垂于帘后协助高宗理政,已形成“天下大权悉收中宫,天下拱手而已的局面”,朝廷内外称帝、后为“二圣”。   武则天受命辅政,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实力,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即是《姓氏录》的修订。
      贞观中,唐太宗命高士廉等依照官位定族姓的原则,修撰《氏族志》。但是《氏族志》并没有跳出魏晋以来重阀阅的旧例。所列九等293姓中仍有许多官职很低的旧士族,特别是它把武姓家庭排斥在外,这当然是武则天所不能容忍的。显庆四年(659),许敬宗、李义府等奏请修订《姓氏录》,列后族武姓为第一等,其余按官品高下分为九等。
      这就彻底打破了氏族大姓排在首位的框框。   武则天为实现自己雄心勃勃的政治抱负,用各种手段扩大自己对官僚阶层的影响,不断培植和更新拥戴自己的官僚队伍,奠定了她一生成功的基础。周隋以来,随着九品中正制逐渐废除,到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度发展起来,大批新成长起来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蜂拥进入官场,武则天作为他们的总代表,为他们广开了门路。
      当唐高宗在世时,武则天便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一支有相当势力的亲信队伍,其核心是始于乾封年间的北门学士。北门学士是武则天以修撰为名召入禁中的文人学士。他们不仅进行修撰工作,而且依仗武后的权势,直接参与朝政,分割宰相权力,从而成为控制外庭的重要御用力量。
      在此后的20多年里,武则天由皇后到临朝称制,进而逐步造成改唐为周的形势,这些文人学士智囊班子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上元元年(674),武则天进号天后,上意见书12条,即所谓“建言十二事”,包括了劝农桑、薄赋徭、息兵、广言路等12项内容,这是具有政纲性质的建议书,涉及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各个方面,都由皇帝诏令实行。
         自显庆四、五年(559、660)武则天以皇后身份参政以来,通过上述提高武姓本家和在职群臣的社会地位,扩大亲信队伍,提出政治纲领等一系列步骤,逐步发展了自己的实力,扩大了影响,充分体现出一个政治家的谋略。   武则天亲生的有4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又名哲)、四子李旦(又名轮)。
      显庆元年(656),废太子李忠,立李弘为皇太子。李弘性情仁厚,谦虚谨让,深得父皇的厚爱和大臣的信赖,屡次实习朝政,表现出了良好的治国才能和品行。高宗身体越来越不支,便想把皇位传给长子李弘。   这使武则天忧心忡忡,眼看着自己将要丧失辅政的权力,进而女皇的理想也将化为泡影。
      儿子对自己又很不顺从,屡次违背她的旨意。上元二年(675)四月,武则天终于用药酒毒死24岁的皇太子李弘。   李弘的死,对体弱多病的唐高宗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他感到再也没有精力为国家操劳了,便打算把宝座交给已咄咄逼人的皇后。虽然在朝臣反对下逊位流产,但高宗的提议为武则天蓄谋已久的野心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李弘死后一个月,立次子雍王李贤为太子。兄弟4人中,李贤天分最高,聪明好学,深受父皇钟爱。高宗一度想逊位于皇后的念头打消后,就全力培养这个儿子,屡次命他监国。李贤处理政务,颇称能干。唐高宗安排的宰相班子基本上是太子李贤的人,反武则天的力量有一定的优势,武则天又一次面临失去权力的危机。
         武则天立即指使人织罗罪状,告发太子好声色,怀逆谋,兴师动众搜查东宫。调露二年(680)八月,太子李贤被废为庶人,不久被迁往巴州。4年后,武则天派人去巴州杀死了李贤。李贤一案牵连了很多人。李贤的一批党羽被杀,被流放,唐宗室子孙也有许多受牵连。
         调露二年(680)八月,李贤被废翌日,三子李显继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十二月,56岁的唐高宗死去。遗嘱皇太子继帝位,军国大事听从天后处理。这又为武则天上台铺下坦途。李显继帝位,号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以裴炎为中书令。   武则天能够容忍李显继帝位,是由于李显不及他两个哥哥聪敏,即使称了帝,也容易控制。
      而且此时她称帝的时机还不成熟,外廷尚未完全控制住。   嗣圣元年(684)二月,武则天又借故将继位不到两个月的唐中宗废为庐陵王,幽禁于深宫。再立四子李旦继皇位,是为唐睿宗。原来中宗上台后,打算升迁岳父韦玄贞当宰相,顾命宰相裴炎不同意,这位年轻的皇帝不明白自己的傀儡地位,还摆架子说:“我要把天下都给韦玄贞,又有什么不可,何况一个侍中呢?”裴炎告知了武则天,武则天便马上召集百官到乾元殿,一句话便使他失去了皇位。
      武则天虽让李旦继承皇位,但不准他参与政事处理,自己临朝专政,圣衷独断,由此开始了改朝换代的准备。   她把东都洛阳改称神都,以便作为未来的京师;追赠武氏家庭的五世祖先;更改唐百官名称,如尚书省改为文昌台,左、右仆射改为左、右相,门下省改称鸾台,侍中为纳言,中书省改称凤阁,中书令为内史,宰相称同凤阁鸾台三品;尚书六部也改了名称,吏部称天官,户部称地官,礼部称春官,兵部称夏官,刑部称秋官,工部称冬官。
      御史改名是女皇帝准备登基的一个步骤。   然而,这一系列改朝换代的行动,却惹恼了一伙政治失意分子。文明元年(684)九月先前被武则天贬黜的柳州司马徐敬业等人,公开打出反武旗号,起兵扬州,旬日间聚集起10万人的队伍。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作《讨武曌檄》,为叛乱大造舆论。
         武则天首次面临这样重大的军事危机,她紧急调动了30万大军应战。在强大军事攻势下,10万叛军烟消云散。武则天安然渡过了这场最大的危机。   还在扬州平叛战争最紧张之际,宰相裴炎不但没有积极平叛,反而乘机要挟武则天还政于睿宗,结果被武则天杀掉。
         裴炎死后,武则天开始对控制外廷的宰相班子进行调整。在两年内,宰相的任免剧烈变化。这是因为武则天有鉴于过去与李贤的争夺中外廷失控的教训。她着力权衡、调整宰相班子,重新建立自己的亲信辅臣。   随后,她又为登基大造舆论,竭力渲染秉承天意的神秘气氛。
      垂拱四年(688),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派雍州人康同泰献给武则天一块白石头,上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字样,诡称得自洛水。武则天十分高兴。   武则天坐在武成殿,睿宗皇帝率群臣上尊号“圣母神皇”,并制作了作为执掌国柄象征的神皇三玺(玉印)。
      翌年,改年号永昌。武则天在位15年,临朝专制21年,前后18次改元,有时一年3次改年号,大都由类似事件引起的。这表示出她对自己以女性称帝的行为有些心虚,便大肆渲染君权神授。   “神皇”之号不过是作为由皇后到女王的过渡而已,离名正言顺的带上皇冠统御天下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但是就在这时,李唐宗室不甘沉默了。唐高祖第十一子韩王李元嘉首谋起兵,打出了“举兵唱天下,迎还中宗”的旗号。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父子分别在豫州(今河南汝县)、博州(今山东聊城)先行发难。   武则天有上次平叛的经验和这时地位的巩固,因而显得十分镇静。
      她派出清平道大总管丘神责和中军大总管麴崇裕率两路兵马,没费多大气力就镇压了这次宗室起兵。   扬州和豫、博两次反武起兵被平定,可以与武则天抗衡的力量基本被消除了。正式改朝换代,只是个日程的问题了。   天授元年(690)的重阳节(九月九日),67岁高龄的武则天正式实现了她的女皇梦,自号“圣神皇帝”,以十一月为岁首,改旗帜尚赤改元天授,建立了大周王朝。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祝您好运一生一世,如果回答有用,请点“好评”,谢谢^_^!》。

    幸***

    2015-04-17 16:59:3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