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海军舰船的命名问题

首页

海军舰船的命名问题

请问:中国的那些海军舰船除了有番号外,还有中文名称,一般还要分什么“旅大级”“旅海级”“现代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么这些名称有讲究吗?怎么通过名称来判断着艘舰船的好坏和式样。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6-08-07 15:56:06
  •   中国海军拥有数量庞大的各式舰艇,其大小作战、支援舰艇的数量之多,直可排入世界前3名。面对如此量多类杂的舰艇,为了能在海上“碰面”时迅速辨认出对方的“身份”,因此中国舰艇的分类、分级、编号与命名原则,向来为西方国家海军所关心。 
        不过由于中国军方极为重视保密工作,加上在政治、军事与新闻方面对外开放程度不足,以及中国舰艇种类数量实在不少,因此目前以西方国家为主所公开的中国海军舰名、舷号资料,除美国海军所搜集者较齐全外,难免有所遗漏,甚至诸多谬误。
      而且就算资料齐全,怛因文中所有的舰名资料都是以英文字母的罗马拼音拼成,每个字念起来不是不知所云就是相差不多,因而对中国海军的舰艇识别造成不小的困扰。 本文即是在经多方搜集资料后,所整理出来的中国海军舰艇命名原则;文后并附上“中国海军舰艇舷号暨舰名一览表”以供对照参考舰艇级别 在讨论舰艇的命名原则前,我们先来讨论共军舰艇的分级。
      中国海军舰艇在接收或建造时,都会给予一个3位(或2位)数字的代号,如051型为旅大级驱逐舰;055型为江卫级护卫舰;091型代表汉级核子动力潜舰等。如果该级舰持续改良,则在该级舰的代号后方再加字母以为区别,如江沪Ⅰ级为053型、江沪Ⅱ级为053H型、江沪III级为053HT型、江沪IV级为053HT(H)型。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旅大级、江卫级等目前一般所通用的中国各级水面舰艇的级名,其实并非由中国海军所订定,而是由美国或北约组织以中国字的罗马拼音来命名。其对中国海军中、近期建造舰艇的命名原则(早期舰艇不适用),大致是以首艘该级舰艇的建造厂或首次发现的军港来组合命名,如由大连造船厂所建造,初期在大陆北部军港活动的旅大级驱逐舰,便是取自[旅”顺、“大”连之意;而已退役的江南级护卫舰则是由江南造船厂所建造;沪川级鱼雷快艇由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现役的沪新级飞弹巡逻舰是由上海求新造船厂所建造。
       然某类舰艇的首级舰一旦订定级名后,该级名的首字,就成为该类舰艇后续新建各级舰级名的首字,再加上造船厂或首见军港来定级名。以驱逐舰来说,在旅大级之后新服役的驱逐舰就成为“旅”字级,如新一代驱逐舰的旅沪级(上海沪东造船厂)与旅海级;而护卫舰就成为[江”字级,如已退役的江东级护卫舰(沪东造船厂)、现役的江沪级护卫舰(沪东造船厂)、新一代的江卫级(沪东造船厂);鱼雷艇、飞弹巡逻舰则为“沪”字级,如新一代的沪建级飞弹巡逻舰;反潜护卫舰志“海”字级,如海南级、海珠级、海清级(Haiqing)等。
       话虽如此,还是有部份舰艇并不符合此级名的命名原则,这可能是早期中国保密良好,北约对舰艇建造厂及出现军港的情报有误所致;另外,最新一代的舰艇亦不见得适用上述原则,因为造船厂可能已经重覆。 至于潜舰级别,除新采购的K1lo级,以及早期的031型、033型仍以原北约俄制Golf级与Romeo级命名外,其他则是以中国古朝代命名,如夏、汉、宋、明等。
      唯一例外的是由R级改装(可在水面发射反舰飞弹)、单舰成级的“武汉”级潜舰351号。 早期舰艇命名 中国海军最早期的舰艇来源,多是自台湾海军所掳获或叛逃而得。中国遂以其在与台湾部队作战时,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乡-地名来命名,如原为台湾海军第一舰队旗舰长治号中国海军即将之更名为“南昌”号,其中自不无纪念其“南昌事件”之意;其他如“延安”、“遵义”号护卫舰;“兴国”、“瑞金”号炮舰;[张店”、“枣在”号扫雷舰等舰的命名意义亦同。
      而自台湾缴获的美制LSTI/542级战车登陆舰,则以井岗山、大别山、太行山、武功山…等山岭来命名。 之后,中国海军开始自前苏联手中接收舰艇,并加以仿制。其中在大型舰艇部份,则曾分两批接收了4艘俄制驱逐舰;中国海军内部对于首2艘驱逐舰的命名曾引起一些争议,最后决定以“鞍山”、“抚顺”等两个工业大城来命名,以代表中国海军对早日实现自力造舰的期望;而后2艘舰则命名为“长春”、“太原”,亦为大陆的工业重镇。
      至于其他早期舰艇则是以大陆地名来命名,然除以军舰大小来决定命名城镇大小的原则外,并无其他规定。 近期舰名、舷号授予原则 随著中国海军各类舰艇逐渐增多,舰艇在平日管理与新建命名时,遂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困扰。于是在中央军委批准下,中国海军于1978年ll月18日公布“海军舰艇命名条例”,条例中规定各类舰艇的命名机关、命名规则和相关规定。
      1986年7月10日,中国海军对“海军舰艇命名条例”又加以补充修改,要求与外国船舰及本国船舰的舰名加以区别。 并要兼具条理性、方便记忆、字音清楚、名称响亮、有尊严等诸多要求。 依据“海军舰艇命名条例”规定,核子潜舰与巡洋舰应由总参谋部命名;驱逐舰、护卫舰以下舰艇及传统潜舰是由海军命名。
      新建造的舰艇或是要更改舰号、舰名的舰艇(注2),会依照“舰艇条令”举行命名典礼,由其领导机关正式授予舰名与舷号,并颁发“舰艇命名证书”。已命名的舰艇其舰名享有“终身制”优惠,一般来说在服役中途不会予以变更;而舰艇退役后,其舰名与舷号则由授予机关予以注销,而不会再授予后续舰艇。
       而其具体命名规定如下:核子动力潜舰是以“长征”加序号命名;传统动力飞弹潜舰以“远征”加序号命名;传统动力鱼雷潜舰是以“长城”加序号命名;巡洋舰是以行政省(区)或词组命名;驱逐舰、护卫舰是以大型与中型城市命名;反潜护卫艇(猎潜艇)以“火县”命名;扫雷舰以“火州”命名;船坞登陆舰、战车登陆舰以“火山”命名;步兵登陆舰以“火河”命名;辅助船舰以所在海区和性质的名称(如南运、东拖、东油、北标、海捞)再加序号命名。
       为了避免舰名出现重覆的现象,中国海军舰名的命名是以地区来划分;也就是说,北海舰队辖区的舰名是以中国大陆东北、华北、西北等14个省市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北京、天津)的地名来命名;东海舰队辖区的舰名则是以华东7个省市区及新疆自治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上海、新疆)的地名来命名;而南海舰队辖区的舰名是以华南、西南等9个省市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重庆)的地名来命名。
       中国海军舰艇的命名向来不用人名,但却有2艘军舰例外,那就是同属大连舰艇学院的郑和号及世昌号训练舰。其中编号81号的郑和号远洋航海训练舰,是不纪念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而命名,于1987年4月在上海求新造船厂下水;而1996年12月底下水服役,编号82号的世昌号远洋综合训练舰,则是为纪念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邓世昌而命名。
       舷号编定 目前舷号以1XX开头的为飞弹驱逐舰,其中105-113属北海舰队;131-134属东海舰队;160-166属南海舰队。舷号以2XX、3XX开头的为传统动力潜舰,而部份扫雷舰亦以3XX开头。舷号以4XX开头的为核子动力潜舰。
      舷号以5XX开头的为导弹护卫舰。舷号以6XX开头的为反潜护卫艇。舷号以7XX开头的包括了反潜护卫舰及飞弹巡逻舰。舷号以8XX开头的篇扫、雷舰。舷号以9XX开头的为战车登陆舰及中型登陆舰。(以上原则不包含各式勤务舰艇)。至于其他作战“艇”则以4位数字编码,而由其编号亦可看出该艇所属舰队及种类。
       最后要说明的是,虽有前述的“海军舰艇命名条例”,但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海军同一级舰艇的编号并不连贯,而会有数次幅度颇大且不规律的跳号,中间则插入其他不相干舰艇(如各式勤务舰、补给舰,或其他不同级的同类作战舰)的编号,这可能是因为北海、东海、南海各舰队有一定的编码范围。
      然而如此一来,除非拥有超人的记忆力或手上有一张对照表,或者该舰出现在面前,否则光凭一组舰号,实在很难断定该舰是属于那一种(级别)的军舰。如此的编号方式虽可能造成中国海军自身作业上的不便,甚至一般官兵在辨识自家舰艇都会产生困扰,但或许也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欺敌手段吧。
       。

    C***

    2006-08-07 15:56:06

  • 2006-08-07 15:12:53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海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建设也迈上 了新的台阶。舰艇命名有了严格而又统一的标准。中央军委于一九七 八年十一月 三日,批准同意海军舰艇命名方案。十一月十八日海军颁发《海军舰 艇命名条例 》,使人民海军舰艇命名从无序走向了有序。
         条例规定,舰艇的舰名、舷号,即是舰艇编入战斗序列时,由领 导机关授予 的部队番号和代号。同时,颁布了各类舰艇的命名规则和有关规定。   一九八六年七月十日,对《海军舰艇命名条例》又作了补充和修 改。总的原 则是:区别于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舰艇命名;区别于国内地方船名;条理性 强,便于记忆;字音清楚,不易相互混淆;名称响亮,有意义,能够 体现祖国的 尊严,表现出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使用 长久,在相 当长时间内,能够满足装备发展的需要。
         具体命名规定是,巡洋舰以行政省(区)或词组命名;驱逐舰、 护卫舰以大 、中城市命名;核潜舰以"长征"加序号命名;常规导弹潜舰以"远 征"加序号 命名;常规鱼雷潜艇以"长城"加序号命名;扫布雷舰以"州"命 名;猎潜艇以 "县"命名;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均以"山"命名;步兵登陆舰 以"河"命 名;辅助船艇均以表明所在海区和性质的名称再加序号的形式命名。
         核潜艇、巡洋舰等大型战斗舰艇由总参谋部授予舰名;驱逐舰、 护卫舰、常 规潜艇等由海军命名。新造或新接舰艇入列或更名时,由批准授名的 领导机关正 式授予舰名舷号,颁发《舰艇命名证书》,舰艇按照《舰艇条令》的 规定举行命 名典礼;舰艇命名享受"终身制",中途一般不予更名。
      舰艇退役 时,其舰名舷 号由授予机关注销,不再授予后续舰艇。   为了避免舰艇出现重名或交叉的现象,人民海军舰艇名的授予必 须严格按区 域划分。即:北海舰队辖区用华北、东北、西北等14省市区地台 (辽宁、吉林 、黑龙江、内蒙、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北京、天津、河 北、山东、 河南);东海舰队辖区用华东7省市及新疆自治区地名(上海、江 苏、浙江、安 徽、福建、江西、湖北、新疆);南海舰队辖区用华南及西南9省市 区地名(湖 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
         用中国名人命名   凡事都有例外。在人民海军的舰艇方阵中,有两艘特别的战舰是 用人名命名 的,一艘叫"郑和"舰,一艘叫"世昌"舰,他们都属于大连舰艇学 院。   。

    老***

    2006-08-07 15:12:53

  • 2006-08-07 15:12:16
  •   我转贴来的,写的挺详细。
    中国海军舰艇在接收或建造时,都会给予一个3位(或2位)数字的代号,如051型为旅大级驱逐舰;055型为江卫级护卫舰;091型代表汉级核子动力潜舰等。如果该级舰持续改良,则在该级舰的代号后方再加字为区别,如江沪Ⅰ级为053型、江沪Ⅱ级为053H型、江沪III级为053HT型、江沪IV级053(H)型。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旅大级、江卫级等目前一般所通用的中国各级水面舰艇的级名,实并非由中国海军所订定,而是由美国或北约组织以中国字的罗马拼音来命名。对中国海军中、近期建造舰艇的命名原则(早期舰艇不适用),大致是以首艘该级舰艇的建造厂或首次发现的军港来组合命名,如由大连造船厂所建造,初期在大陆北部军港活动的旅大级驱逐舰,便是取自〔旅〕顺、「大」连之意;而已退役的江南级护卫舰则是由江南造船厂所造;沪川级鱼雷快艇由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现役的沪新级飞弹巡逻舰是由上海求新造船厂所建造。
       而某类舰艇的首级舰一旦订定级名后,该级名的首字,就成为该类舰艇后续新建各级舰级名的首字,再加上造船厂或首见军港来定级名。以驱逐舰来说,在旅大级之后新服役的驱逐舰就成为「旅」字级,如新一代驱逐舰的旅沪级(上海沪东造船厂)与旅海级;而护卫舰就成为〔江〕字级,如已退役的江东级护卫舰(沪东造船厂)、现役的江沪级护卫舰(沪东造船厂)、新一代的江卫级(沪东造船厂);鱼雷艇、飞弹巡逻舰则为「沪」字级,如新一代的沪建级飞弹巡逻舰;反潜护卫舰为「海」字级,如海南级、海珠级、海清级(Haiqing)等。
       话虽如此,还是有部份舰艇并不符合此级名的命名原则,这可能是早期中国保密良好,北约对舰艇建造厂及出现军港的情报有误所致;另外,最新一代的舰艇亦不见得适用上述原则。 至于潜舰级别,除新采购的K1lo级,以及早期的031型、033型仍以原北约俄制Golf级与Romeo级命名外,其他则是以中国古朝代命名,如夏、汉、宋、明等。
      唯一例外的是由R级改装(可在水面发射反舰飞弹)、单舰成级的「武汉」级潜舰351号。 一、早期舰艇命名。 中国海军最早期的舰艇来源,多是自台湾海军所掳获或叛逃而得。中国遂以其在与台湾部队作战时,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地名来命名,如原为台湾海军第一舰队旗舰长治号,中国海军即将之更名为「南昌」号,其中自不无纪念其「南昌事件」之意;其他如「延安」、「遵义」号护卫舰;「兴国」、「瑞金」号炮舰;〔张店〕、「枣在」号扫雷舰等舰的命名意义亦同。
      而自台湾缴获的美制LSTI/542级战车登陆舰,则以井岗山、大别山、太行山、武功山…等山岭来命名。 之后,中国海军开始自前苏联手中接收舰艇,并加以仿制。其中在大型舰艇部份,则曾分两批接收了4艘俄制驱逐舰;中国海军内部对于首2艘驱逐舰的命名曾引起一些争议,最后决定以「鞍山」、「抚顺」等两个工业大城来命名,以代表中国海军对早日实现自力造舰的期望;而后2艘舰则命名为“长春”、「太原」,亦为大陆的工业重镇。
      至于其他早期舰艇是以大陆地名来命名,然除以军舰大小来决定命名城镇大小的原则外,并无其他规定。 二、舰名、舷号授予原则。 随著中国海军各类舰艇逐渐增多,舰艇在平日管理与新建命名时,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困扰。于是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海军于1978年ll月18日公布「海军舰艇命名条例」,条例中规定各类舰艇的命名机关、命名规则和相关规定。
      1986年7月10日,中国海军对「海军舰艇命名条例」又加以补充修改,要求与外国船舰及本国船舰的舰名加以区别。并要兼具条理性、方便记忆、字音清楚、名称响亮、有尊严等诸多要求。 依据「海军舰艇命名条例」规定,核潜舰与巡洋舰应由总参谋部命名;驱逐舰、护卫舰以下舰艇及传统潜舰是由海军命名。
      新建造的舰艇或是要更改舰号、舰名的舰艇,会依照「舰艇条令」举行命名典礼,由其领导机关正式授予舰名与舷号,并颁发「舰艇命名书」。已命名的舰艇其舰名享有「终身制」优惠,一般来说在服役中途不会予以变更;而舰艇退役后,其舰名与舷号则由授予机关予以注销,而不会再授予后续舰艇。
       其具体命名规定如下:核子动力潜舰是以「长征」加序号命名;传统动力导弹潜舰以「远征」加序号命名;传统动力鱼雷潜舰是以「长城」加序号命名;巡洋舰是以行政(区)或词组命名;驱逐舰、护卫舰是以大中型城市命名;反潜护卫艇(猎潜艇)以「*县」命名;扫雷舰以「*州」命名;船坞登陆舰、战车登陆舰以「*山」命名;步兵登陆舰以「*河」命名;辅助船舰以所在海区和性质的名称(如南运、东拖、东油、北标、海捞)再加序号命名。
       为了避免舰名出现重复的现象,中国海军舰名的命名是以地区来划分;也就是说,北海舰队辖区的舰名是以中国大陆东北、华北、西北等14个省市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北京、天津)的地名来命名;东海舰队辖区的舰名则是以华东7个省市区及新疆自治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上海、新疆)的地名来命名;而南海舰队辖区的舰名是以华南、西南等9个省市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重庆)的地名来命名。
       中国海军舰艇的命名向来不用人名,但却有2艘军舰例外,那就是同属大连舰艇学院的郑和号及世昌号训练舰。其中编号81号的郑和号远洋航海训练舰,是纪念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而命名,于1987年4月在上海求新造船厂下水;而1996年12月底下水服役,编号82号的世昌号远洋综合训练舰,则是为纪念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邓世昌而命名。
       。

    反***

    2006-08-07 15:12:16

  • 2006-08-07 15:01:22
  • 那都是外国人起的名字。

    我***

    2006-08-07 15:01:2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