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毒邪在急性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作用是什么?

毒邪在急性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作用是什么?
云*** | 2016-08-26 15:53:22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8-27 16:22:22
  • 中风之“毒邪”是指导致中风之火热、痰浊、瘀血、积滞 等病理因素。急性缺血中风病患者,多属脏腑功能失调,尤其脏腑虚损日久之人。其气渐衰,气化不足,易于水湿停聚,痰湿内 生;血行无力,则致瘀血停留。其肾水渐亏,肝木失柔,心火失 济,在烦劳、郁闷、恼怒状态下,极易肝失调达,肝阳暴涨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气血逆上冲脑。中风发病,气血逆上之时, 每每挟痰挟瘀,壅塞脑络。风火、痰浊、瘀血均为毒邪,其胶结 壅塞...

    查看全部>>

    中风之“毒邪”是指导致中风之火热、痰浊、瘀血、积滞 等病理因素。急性缺血中风病患者,多属脏腑功能失调,尤其脏腑虚损日久之人。其气渐衰,气化不足,易于水湿停聚,痰湿内 生;血行无力,则致瘀血停留。其肾水渐亏,肝木失柔,心火失 济,在烦劳、郁闷、恼怒状态下,极易肝失调达,肝阳暴涨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气血逆上冲脑。中风发病,气血逆上之时, 每每挟痰挟瘀,壅塞脑络。风火、痰浊、瘀血均为毒邪,其胶结 壅塞于脑络,必致脑络受损,气血渗灌失常。进而营卫运行受阻,壅塞失和,卫气不得宣通致火毒内生,又进一步灼伤脑络, 形成脑络损伤的恶性循环状态。现代医学急性脑血管病的缺血级联反应、能量代谢学说、脑 微循环学说、自由基学说、钙离子学说等为毒邪在缺血性中风发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中风毒邪学说认为,急性缺血中风缺血级联 反应中,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和代谢物质,超过了机体自身对这些 物质的清除能力,即成为有害的毒性物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导致相关脑区微血管灌流障碍和微循环瘀滞,而微循环是维持机 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环节,精密协调着微血管内外环境中众多的细胞因子、介质、生长因子、黏附因子及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营 养物质等。毒性物质导致的相关脑区微循环瘀滞破坏其对上述活 性物质的协调,造成神经元等功能单位生理机能损伤,反映了络损神经的生物学特性。另一方面,毒性物质造成神经胶质和神经 元的严重损害。胶质受损肿胀,特别是星形胶质肿胀,使其终足 包被的毛细血管受到更为严重的压迫而加重微灌流障碍。一些神经递质过度堆积成为神经毒性物质,导致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 胞进一步损害,而且这些损害因素难以疏解。胶质细胞分泌神经 营养因子的能力也会受到显著影响,从而使神经元失去维持所依赖的神经营养因子等物质。这些局部环境变化是形成中风病缺血 级联反应不断加重,神经元及其信息联系功能难以恢复的重要原 因之一。
    t*** | 2016-08-27 16:22:22 46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