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人类的祖先是从海洋里出来的吗?

首页

人类的祖先是从海洋里出来的吗?

人类的祖先是从海洋里出来的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2006-08-23 18:31:22
  •   传统的说法可能要到总鳍鱼时期才是,不过按照以下的说法(还只是一家之言)就会有新的解释: 
    根据古人学家的研究,古猿是人类的远祖,生活在距今800万-1400万年间,而南猿和猿人是人类的近祖,南猿生存于距今170万-400万年间,猿人生存在距今20万-170万年间。
      然而古猿是如何进化到南猿与猿人的?距今400万-800万年间,即古猿之后、南猿之前的这一段漫长岁月中,化石资料几乎是空白,被称作化石空白的年代。英国人类学教授爱利斯特·哈代认为,人类祖先此间不是生活在陆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里。在人类进化史中,有一个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
      他们或为了躲避猛兽的袭击,或因海水大面积上涨,被迫整天泡在水里。为了适应海洋生活,身上的毛退化了,以减少游泳时的阴力;皮下脂肪增厚了,以减少散热,保持恒定体温,这和海豚很相似;女性为水中育儿方便,乳房变大了,头发变长了,便于婴儿抓住;在水里就得有两足直立、控制呼吸的本领。
      几百万年以后,海水退却,海猿重返陆地,这就是人类的祖先。   有人把“海”字分解为“水为人之母”,反映了人与水的关系,更能看出与海的关系。生命诞生于海洋,尽管用了几亿年的漫长岁月,由海洋发展到陆地上,由低等发展到高等,发展到万物之灵的人类。
      但归根结底,海洋才是人类最原始的“根”,所以,人身上难免留下海洋的印记。   最明显的要算人的血液成分了。经分析人的血浆中所含钠、钾、钙、氯、氧等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和海洋非常相似。尽管人血的含盐量约为千分之十,而海水的含盐量高达千分之三十至三十五,但在生命诞生时期的原始海洋里,海水的含盐量是很低的。
      海洋里的无脊椎动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动物,其体液的含盐量和海水是一致的。当总鳍鱼艰难地爬上陆地的时候,也把当时海水中的一些物质保留在血液之中,并依次传给了两栖类、爬行类,一直到哺乳类。当它们在陆地上缓慢发展的时候,海洋接受了几亿年由陆地冲刷来的各种物质,也包括盐类,使含盐量逐渐高起来,所以人的血液的含盐量比现在的海水要低。
         哺乳动物包括人在内的胎儿都是悬浮在母体子宫内的羊水中发育的。这羊水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小小的“海洋”,胎儿沐浴其中,相似于在海洋中屏气潜游。经实验发现,新生婴儿都具有屏气潜游的本能。孩子出生5-7天就可能进行游泳训练。在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之间有一个终年在海上生活的少数民族——巴侏人,孩子一生下来就被扔进海里,不会游泳的就会被淹死,但从前辈传下来的本领使他们并没有被淹死,健康的婴儿都龙受住了这种洗礼,能像钱一样游泳和潜水。
      世界上有不少地方都在训练婴儿游泳,如前苏联就有3000所婴儿游泳学位,而且成绩惊人。德国一名一岁半小女孩能在水中游22分钟,黑海之滨一个未满月的婴儿和一个周岁的婴儿与两条经过训练的海豚在海水中玩耍、嬉戏,一起跃出水面,或一起浮在水面休息或被海豚驮在背上玩耍,非常开心。
      世界上一些国家出现了水中分娩,如在法国、新西兰、比利时、前苏联都有。自前苏联在水中分娩了第一个婴儿之后,世界上已有数百人在水中顺利分娩,还没有一个人发生不幸。婴儿离开母体后在海水中本能的游泳、潜水,且技巧高超,令人惊吸,也说明人和海洋的密切关系。
         就是现在,在南太平洋上的万座岛屿上,仍生活着世代以海为家的海人,男人、女人则称海男、海女,称孩子为海娃。他们以海为生,过着原始式的生活,男男女女赤身裸体潜入海里,捕鱼捉蟹。孩子一出去,村民就模仿海豚“啾啾”叫声,引导他们像海豚一样游泳。
      所罗门群岛的拉乌族人,用海水为婴儿洗澡,马绍尔群岛上2岁的孩子便会像鱼一样游泳。   人体各器官组织中含有水分约占70%,在胚胎发育期间所含的水分还要多,当胚胎发育到第三天时,所含水分达97%,与海洋中的水母所含水分一样多,发育到3个月含水分为91%,新生婴儿为80%,到了1岁月身上的水分就和成年人一样了。
      另外,人体的正常代谢都离不开水,所有生命活动如消化、循环、物质交换都是在水的参与下完成的。人体内也相当于一个小小的海洋,心脏以每分钟3。5-5。5升的速度把血液送往全身,肾脏每4分钟就将全身血液过滤1次,以排除人体的废物,人每天需要补充2。5升水,活到60岁的人就已喝了60多吨水,水在人体内像海洋与河流一样不停地运动着,当人体失水量达14%-15%时,人就会死亡。
         人体的组织间液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其电解质成分及微量元素与海水非常相似。等渗压的海水可以与动物血液进行物质交换,人体白血细胞能在海水中存活。法国一位科学家实验,从狗身上抽出血液,注射与血液盐浓度相同的海水,结果狗仍然活着,几天后宛全恢复了元气。
      鳄鱼、海龟等海洋爬行类动物及信天翁等海鸟,在两眼之间或鼻部都有特殊的排盐腺,能不断地流出液滴来排除体内的过剩盐类。人眼里也有泪腺,无论激动时热泪盈眶或悲伤时涕泪横流,都是表明人会扑簌扑簌流出眼泪,虽然它已成了人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手段,但它本来的作用可能和其他动物的排盐腺是同源的。
         所以,人人憧憬大海,尤其是失恋或工作劳累时,只要海边小憩,就会令人心旷神怡。如果沐浴大海,海水中许多对人体有利的矿物质,如钾、钠、硼、砷、氟等元素,还有许多放射性元素和抗生素,甚至浮游生物代谢中所排出的许多生物活性物质,都可以经毛孔渗入人体内,使体细胞的无机物得以平衡。
      如尿液中的钾-钠离子平衡度明显改变,人体酶和微生物得到补充,细胞被激活,功能活跃。   由此,人们知道,回归海洋是适合生命活动的最佳自然环境。因此,不少地方兴起海上观光旅游、海洋疗法,建立海上乐园、海洋公园、海水浴场、海滨疗养院、海洋疗法中心,按照个人病情,利用海水、海沙、海泥、海洋空间、海洋生物等自然物质,治病健身,大受裨益。
      现在还兴起许多奇特的海洋疗法,如置身于大海倾听潮起潮落的涛声,能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健康的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能调节人的血液流量和使神经兴奋,对内分泌失调、胃病和脑供血不足有疗效。观看海的蓝色能治疗肺病,对精神病患者也有疗效。起伏的涌浪,其规律和人睡眠的心律刚好相等,有绝好的催眠效果,对气喘、脑病和失眠等症都有显著疗效。
         世界上有60%的城市位于离海岸不超过50千米的范围内,人口的2/3居住在距海岸80千米以内,反映出人类与海洋的密切关系。现在地球上已有58亿人口,到2025年将会达到80亿,到处人满为患。有人设想,人类将重返海洋到海底居住。科学家预测,到下个世纪,地球上将有1/10的人口移居到海洋城市,人类将回归大海。
      美国已试验建立海底住宅,让人居住在里面,还训练海豚担任交通员,传递报纸和其他物品等。现已有100多个水下实验室,预计到21世纪,将会在大陆架建起一批海底工厂、海底城市和海底公园等。更有甚者,有的科学家正设想把人类改造成能适应海洋生态环境的新人,即两栖人类。
      既然生命起源于海洋,海洋将永远是生命自下而上的黄金环境。人类已经破译了一些生物的遗传密码——核糖核酸,利用遗传工程改造人类本身。也许有一天,水下呼吸将不再成为人类栖息大海的障碍。   这么说来,人来人海洋,并终将有可能回归于海洋! 参考文献资料: 。
      

    复***

    2006-08-23 18:31:22

  • 2006-08-23 14:55:40
  • 追溯到鱼那里,是的。

    我***

    2006-08-23 14:55:4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物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