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印领土争端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中国控制了多少,

首页

中印领土争端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中国控制了多少,

中印领土争端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中国控制了多少,印度又控制了多少?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9-19 15:42:56
      主题:浅谈中印边境问题:中国犯了大错误吗? 
     
     
       
    发表时间: 2006-09-06 10:53:01  
     
     
     
    中印边境问题一直未能解决,网友们从各个渠道获得的信息大都是印度占了中国六万多平方公里的藏南领土,而且都把矛头指向了1962年的那次边境战争,认为我们犯了个大错误,白白丢掉了土地。
         我以前也这么认为,十分疑惑为什么仗打胜了,地却不占,这一点不符合毛泽东的一贯做法呀。大家想一想,为了朝鲜、越南,我们不惜与美国人大干一场,为了黑龙江中的那座小岛,又与苏联开了一仗,我们敢跟两个超级大国掰手腕,怎么对一个印度是这么的客气。
      我无意中看到了一幅详细描绘中印边境的地形图,仿佛明白了一些原因,又通过看一些有关此问题的材料,使我的看法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位西方军事学家说过: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要搞清这场战争,就必须先弄清它的政治背景。   印度独立后,企图继续享有原来英国殖民者在西藏的一切特权,如口岸通商权、驻军权等等。
      西藏和平解放后,虽然印度为了与中国搞好关系暂时不提这些特权,但是他也从未宣布完全放弃。1959年西藏叛乱,达赖出逃,印度庇护了达赖喇嘛,同时对中国开始有效的控制西藏十分担心。因为印度的这些特权很大程度上是与达赖集团签订的协议,中国政府从未承认过。
      以前达赖在西藏统治时,印度可以就此与中国政府讨价还价。现在达赖叛逃了,它的政权已经被中国政府解散了,西藏已经被有效控制起来了,印度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了。印度不愿意丧失这些利益,一方面帮助美国扶持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另一方面加强对边境的侵占。
      像现在已属我国的亚东地区,当时就有印军大量驻扎。控制像喜马拉亚这样的山区,只需控制住重要的山隘和高地,就相当于控制住了一大片地区。到了1962年,印度趁着中国经济困难,侵占行动达到了顶峰,中印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印军由于认为中国无力对它发动反击,准备不充分,结果大败。
      此仗下来,我军控制了中印边界上几乎所有的战略要地,像前面提到的亚东地区就是此后才正式成为现在的西藏自治区亚东县的。由于只要过了这些重要的山口,就是一望无边的恒河平原,此时印军东北部的主力已被打垮,处于恒河平原上的印首都新德里已无兵无险可守,如果中国军队继续前进,攻占新德里也不是没可能。
      此时印度阵脚大乱,一方面忙着全国总动员,甚至做好了迁都的准备,另一方面向国际社会哭诉中国侵略,来个恶人先告状。由于我们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又因为此时我军的处境也很危险,见好就收,撤回了边境。 为什么说此时我军的处境也很危险呢?   首先,在国际上,六十年代初我国已与苏联交恶,与苏联为首的所谓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关系也因此恶化;美国继续奉行敌视中国的战略,对我国的所谓新月形包围圈不断加固。
      台湾的蒋介石更是趁大陆经济困难,发起了反攻大陆的新高潮。此时我国在国际上相当孤立,美苏对我的军事压力很大。   其次,国内经济困难,对印作战是勒紧裤腰带打的,无力发起更大规模的战争。   最后,由于喜马拉亚山脉的缘故,部队补给相当困难,补给要靠牲畜和人力,部队行动也受地形限制,所以参战的兵力并不多,大约只有一个军左右。
      我军的胜利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印军准备不足,依靠突袭取得。印军大部是被打散,并未全歼。如果继续向平原进军,一方面国际压力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补给会出现困难,而且兵力本来就少,还大多是山地部队,没有坦克等重装备,没有空中支援,这对于平原作战很不利。
      所以,在完成对战略要地的抢占后,部队又撤回了边境线。   至于说为什么会放弃一些地区,我想各位有幸看一下中印边境的地形图就会明白的。我军被迫放弃的都是平原地区,而重要的山隘和高地一块都未放弃。如果说原因,还是因为喜马拉亚山脉的缘故。印度处在山脉南麓,与它的腹地恒河平原相连,而我国在北麓,它的后面是青藏高原,交通哪方便利毋庸多言。
         试想,如果我军同时还占据平原,补给便是大问题。在平原作战中所需要的坦克等重武器如何运过去,大量的兵员如何运过去,这些都成了问题。毋庸说六十年代,就是现在的青藏线上,运输也相当危险,还要分季节,而且人员入藏大多要坐飞机。去往南麓的那些口岸当时也不过是一些只可用畜力运输的小道,就算是修了公路,补给及不及时也很难说。
      而控制山地就不同了,战略位置好,易守难攻,而且人员不用多,一个连就可以控制一大片范围。而且补给量相对少了很多,在现有的条件下完全可以满足需要。印军如果想进攻,山地作战可是相当困难的。在阿富汗的美军尚感到山地作战的艰难,以印军现有的水平就更困难了。
      最好的例子就是前几年,一个伊斯兰游击队占据了印控克什米尔的一座山峰,印军几千人围攻了十几天,大炮飞机全用上了,死了上百人,也没完全攻上去,最后还是人家自己主动撤下来的。   所以,分析这场战争的得与失,不能用单纯的占了多少地方来衡量。而且,到底是谁侵占谁的更多也说不清。
      因为历史的原因,西藏与印度接壤的边境地区只有一个长期形成的所谓习惯控制线,这条线从未详细勘定过,而且双方控制地区犬牙交错,所以双方一旦较起真来,只能是各说各的理,纠缠不清。而麦克马洪线则是把习惯控制线像我方推进了几十公里,而且把很多战略要地划归了印度,我方当然不满意。
      而现在的实际控制线基本是按照习惯控制线走的,而且战略要地已全在我手中,这就使得我们在未来的谈判中取得了优势地位。这场战争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打胜了,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毛主席事后说的,这一仗,可以至少保持中印边境三十年平安无事。达到了战略目标,主动放弃一些“鸡肋”地区,使之不会束缚我们的手脚,还博得了美名,这才是大家风范。
      而印度国内对于中印边境问题则闭口不谈它已占领一些地区,而总是哭诉自己被抢占去了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印度军方也耿耿于怀,发誓要复仇。不排除有得寸进尺的心里在作怪,但我想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战略要地都在中国手中,没了这些战略要地,西藏是无法再渗透进去了,而他们已经占领的地区也会始终处于战略包围之中。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看到的那幅改变我想法的中印边境地形图上,有一块被三面高地所包围的平原,平原只有南部一个狭长的出口。平原被标注为印度控制区,而三面的高地则全是中国控制区。这种情况在地图上很普遍,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印度耿耿于怀的原因。   至于现在的中印边界谈判,我想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双方各退一步,最终承认现今的实际控制线。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丧权辱国,我想印度也会有很多人认为印度政府丧权辱国。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眼光要放远一点,是不是丧权辱国要看谈判是不是平等。像清初康熙与俄国人签署的《尼布楚条约》,我们让了些土地,但后人大多认为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为什么呢。
      因为谈判是平等的,维护了国家的稳定与统一。   中印边界谈判如果成功,那么我们与邻国间的所有陆上边界问题都已解决了,我们虽放弃了些局部利益,但维护了边境稳定这个大局,使我们可以集中精力搞建设。。   我们现在的目光要盯着高手,就是西方发达国家,尽快壮大我们的实力,这才是我们现在的第一要务。
      再说,现今早已不是谁面积大,谁强大的时候了。英国面积不大,可它曾经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强国,印度面积不小,可以前它不过是英国的一块殖民地。现今比的是综合国力,等到我们实力发展到与美国不相上下时,会有很多地区自愿服从我们领导的,现在东南亚的发展趋势就很像。
      也许到那个时候,像蒙古这些以前分出去的地方,会强烈要求回归呢。

    老***

    2006-09-19 15:42:56

其他答案

    2006-09-18 22:23:01
  • 介绍以下枪毙犯人!!!!

    f***

    2006-09-18 22:23:01

  • 2006-09-18 13:23:47
  • 我们控制的很有战略意义的地方,印度很吃亏!

    n***

    2006-09-18 13:23:47

  • 2006-09-17 23:29:59
  • 据我所知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在西藏山南地区,约六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主要在印度手中,1992年印度在那里成立了一个邦,好象叫阿鲁纳恰尔邦,作为印度联邦的一个组成部分.中段主要在锡金附近,越几千平方公里也主要在印度手中.西段在新疆的阿克塞钦地区,主要在我们手中.
    据说我们准备做出让步以现在的实际控制线为将来的固定边界,但是印度人却不同意,他们坚持认为西段也是他们的领土.
    下面一个新手说我们控制的是战略要地,印度很吃亏.我第一次听说.我只知道我们所控制的地方都是些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而印度所控制的地区里生活了几百万的人.
    而且,我们在对印反击战后没有能够守住那里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我们在那里没有人!如果我们在那里有足够的人口就会占尽先机.如今几百万印度人生活在那里,有的已经有好几代人,你不可能用武力把他们全部赶走.

    金***

    2006-09-17 23:29:5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