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封闭式基金会有很高的贴水?

首页

为什么封闭式基金会有很高的贴水?

RT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9-18 12:09:27
      流行的说法,封基折价率高企的原因主要有:一、预期股市未来不看好,因而封基净值会下跌;二、封基净值表现不好,专家理财优势不明显,甚至比不过自己;三、封基利益输送给开放式基金或社保基金,损害封基投资人利益;其实第三点归根结底还是回到第二点,也就是封基净值表现不好;四、封基价格波动小,不利于炒作,不利于获取波段差价或是不利于快速挣钱;五、封基连续几年不分红(或分红很少),对期望分红的投资者是大打击;六、相信自己能战胜市场、不屑专家理财。
         伪原因:笔者认为上述流行的原因说法有几个是伪原因。   一、封基净值表现不好   这是媒体常讲的原因,好像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可事实上封基的净值表现比市场平均水平强多了,封基自成立以来(加权平均成立时间为2000年4月份),总体收益率为73。
      12%(总份额为817亿份,截至2006年6月9日,总累计净值为1414。3663亿元),年均收益为11。61%。而上证指数从6年多前(2000年的4月29日)的1836点到现在的1551点,下跌了15。5%。在上证综指下跌了15。5%的同时,作为专家理财的封基不负众望,大涨了73。
      12%。可见封基平均水平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出太多太多了。因此本人郑重提出,封基净值表现不好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二、封基价格波动小,不利于炒作   是的,在一般情况下,封基的价格波动要小于市场上30%的活跃股票,但其价格波动确实不算小。
      还是以上海基金指数月线为例吧,2000年5月1到31日从99到914点,1个月上涨800%有余;2000年5月到2001年6月从99点到1275点(上涨1290%),到2001年12月月中的940点(下跌26。3%),到2002年5月的1120点(上涨19。
      1%),到2002年12月的850点(下跌24。1%),到2003年3月的1040点(上涨22。4%),到2003年8月的860点(下跌17。3%),到2004年2月的1050点(上涨22%),到2005年6月的700点(下跌33。3%),到2006年6月的860点(下跌60%)。
      其波动基本没有输给上证综指,其实只要想一下当时的1。2元左右的基金,在指数下跌50的时候,变成了0。5元左右就知道了其波动不小了。因此“封基价格波动小,不利于炒作”的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   三、利益输送   封基利益输送确实存在,但是这只是把应该挣1元钱变成了挣0。
      9元,因为不管其是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最终其业绩超出了市场平均水平一大截,要知道这是在各位怀疑有利益输送后的成绩。也就是,封基本应该折价5%之内的(或是溢价交易的)现在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况下,变成折价8%左右(或更小)。既然其存在一定的问题也没有使其业绩低于平均水平(相反高出很多),那么这个问题就不能造成高折价率。
         真实原因:那么其真实原因是什么呢?笔者以为:   一、股市连续的下跌,封基分红能力的大幅降低甚至衰竭是其主要原因   这首先要从其参与者来分析,封基的参与者主要是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其对风险相当的厌恶,而其投资封基的主要目的就是分红;股市的连年下跌,使封基丧失了分红能力,其投资者的目的难以达到,因而大量抛出,进也折价率升高,封基市值受损,更加剧了参与者的抛出。
      这直接导致了封基的大幅折价。   另外,股市的连续下跌,使投资者看不到底在何方,即使在封基折价率高企的情况下,投资者也不敢贸然增筹。等到股市上涨趋势逐渐明朗,封基价格的上升速度比不过股票,又被冷落在一边。   二、封基盘子太大,参与者太少   封基总份额817亿,原来主要参与为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
      参与资金没有有效的扩充,而817亿的盘子,很难被大幅拉升,开放式基金的发行,使原本有限的资金大量的分流。   三、看不到其隐藏的超额利润   封基净值表现优于大盘,高折价率隐藏了高超额利润,但是又有几人能够看到呢?象聪明如巴菲特、李嘉城的人肯定是能看到的,但是他们愿意投资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虽然封基净值每年能增长15%左右,其隐藏的超利润有70%(要知道是总数,平均存续期为8年,平均每年为9%)左右,即其利润在24%左右,对于净资产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的聪明人而言,根本不会在乎这24%的年收益率。
      不只是他们这些大师,就是稍有经济头脑的人,现在他们追求的年利润都在25%以上,试想今天上5000万元的一般富翁20年前有几个拥有10万元以上的净资产,要知道10万元过15年到5000万元,其每年的利润为36。5%。   看得见封基超额利润的人投资其他项目,其汇报率更高,其不愿投资封基。
      而看不到的人也不会来投资。   形成高折价率的原因还在吗?   第一个原因因股市的连续上涨消失了,2006年度分红是可以预见的了。第二个原因会因为QFII的不断加入和一般投资者的不断认识也会逐步消失。剩下第三个原因也会因第一支封基到期也使得封基隐藏利润会被聪明的人纳入法眼。
       。

    h***

    2006-09-18 12:09:27

其他答案

    2006-09-18 12:29:11
  • 不但不分红,而且净值还上不去。

    清***

    2006-09-18 12:29:11

  • 2006-09-18 12:18:41
  • 你好!
    封闭式基金的贴水已几年了,并且越来越高!主要原因是基金管理公司前些年不分红所致(今年有了分红条件还坚持不分)。市场不看好封基而造成供求关系失衡。国外成熟市场一般贴水率10_15%,我国大多数封基却在40%以上。
    现在有迹象表明管理层有所重视,强调封基的年分红次数,甚至考虑“封转开”。我感到,封闭式基金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只要管理层干预,封闭式基金高贴水的情况将会改变的。

    一***

    2006-09-18 12:18:41

  • 2006-09-18 12:17:24
  • 简单的说,折价主要是因为封闭期未满,还记得未到期的国库卷都是折价买卖的吗?

    兔***

    2006-09-18 12:17: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