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蟋蟀为何又称"促织"?

首页

蟋蟀为何又称"促织"?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9-18 15:19:42
      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
    蟋蟀,古代异名很多。明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三"胡家村"条开列数种:"考促织,《尔雅》曰:' ,天鸡。'李巡曰:'酸鸡。
      '郭璞曰:'莎鸡,一曰樗鸡。'《方言》曰:' 孙,一曰蜻 。'《尔雅翼》曰:'蟋蟀生野中,好吟于土石砖甓下,斗则矜鸣,其声如织,故幽州谓之促织也。'"此外,"蛩"一名也较常见,而北京多呼为"蛐蛐"。对于蟋蟀的记载,早至《诗》的时代,《国风·唐风》有《蟋蟀》一章,以"蟋蟀在堂,岁聿其逝"复沓歌咏,感叹岁月易逝。
      从此之后,蟋蟀便成为秋天的一个标识,当悲秋演化为中国文学的重要母题时,在万物代谢的背景里,唧唧的虫声已不再是简单的自然现象,而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味与隐喻意义,来得特别凄清萧索,引人遐思。所以,杜甫在《促织》诗里叹道:"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而李子卿在《听秋虫赋》则说:"由是知悲秋者自此生兴,感物者因兹为主。""逆旅愁听,鸣蛩四壁;欲解寒衣,萧然泪滴。"意境凄怆已极。 。

    1***

    2006-09-18 15:19:42

其他答案

    2006-09-18 15:19:43
  • 原来,促织的由来出自一条谚语:“促织鸣,懒妇惊。”(见三国吴人陆玑(陆元恪)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那时,楚人称蟋蟀谓之“王孙幽人”,谓之“趣(促)织”,督促之言也。俚语曰:趋织鸣,懒妇惊。风紧秋寒,过冬的服装不可再迟缓,促织鸣唱即是节气已到,仿佛催促懒情的妇人该做针线女红,织布成衣。 
    

    啄***

    2006-09-18 15:19:43

  • 2006-09-18 15:19:37
  • 个人的理解:蟋蟀是秋季的鸣虫,其时天气渐凉,人家都要准备添衣御寒,蟋蟀鸣叫似催促人家加快纺织,因称为“促织”也。

    b***

    2006-09-18 15:19:3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