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成语故事魑魅魍魉的故事内容如何?

首页

成语故事魑魅魍魉的故事内容如何?

成语故事魑魅魍魉的故事内容如何?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3-31 07:05:19
      魑魅魍魉的成语故事:春秋时候,自周平王迁都洛阳以来,周天子名义上是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实际上已逐渐失去控制各个诸侯国的能力。在这个时候,南方的楚国逐渐强大了起来,特别是到了楚庄王时,就产生了侵吞中原,取代周王朝的野心。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带领大军去攻打陆浑的戎人(古代西北的少数民族,散居于今河南嵩县及伊川县境),来到了东周王朝的都城王城(今河南洛阳市)城下,就在那里炫耀武力,阅兵示威。
      周定王知道后,赶忙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见了王孙满就问起周王宫里藏着的九鼎是个什么样子、大小轻重来了。 王孙满一听,就发觉楚庄王不怀好意。九鼎,乃传世之宝,国家的象征,庄王询问关于鼎的情况,其意向不就很清楚了吗?王孙满就劝楚庄王说:. “在德不在鼎。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同‘魑’)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体。” 夏:夏禹;方:正当;图物:绘画出各种奇异之物的形状;贡:献出;金:铜;九牧:指各地的诸侯、官员;备:防备;若:顺利;天休:天赐给的福禄。
       这段话的意思是:能不能统治天下,在于德行,不在于有鼎。从前,当夏禹有德的时候,西方诸侯送来当地的奇事异物的图像,各地官员献来青铜。夏禹就用青铜铸成九个大鼎,把全国各地的怪异事物,全给绘成图像,铸在鼎上,让人民观看,使他们都知道这些东西哪些是神、哪些是奸邪,便于防范。
      这样,老百姓进入江河水泽,或走到高山丛林,就很方便了,不会遇上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这样就能做到上下协调,君王和百姓共享上天赐给的幸福。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便引出了“魑魅魍魉”这个成语。

    魏***

    2017-03-31 07:05:1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