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鳖有哪些常见病害且如何防治?

首页

鳖有哪些常见病害且如何防治?

鳖有哪些常见病害且如何防治?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3-09 18:16:03
      鳖有以下常见病害且如下防治:(1) 腮腺炎。尚无其病原正式报道,极可能是病毒,三类动物疫病之一。症状:患病鳖颈部肿大,全身浮肿,运动迟钝,不摄食,口、 鼻流血,鳃腺充血鲜红、糜烂,胃部和肠道有大块暗红色淤血或 呈纯白色的贫血状态。该病主要发生在稚、幼鳖生长期。
      流行季节为6〜9月,水温在25°C〜30°C之间发病最为产重。预防方法:①放养前及养殖过程中,调好水质,并放养鲢、 鳙鱼或种植水生植物适量。②定期换水排污消毒,泼微生物制剂。③ 选用健康苗种,喂优质饵料,增强体质。④按词料总量1%拌 投板蓝根。
      治疗:①每千克饲料十添加复方新诺明3克、维生素C2克、 维生素3 3克,连续投喂4天。②肌内注射穿心莲,剂量为 2毫升/千克鳖重。③每100千克鳖投喂板蓝根30克、连翘30克、 蒲公英20克、黄芪15克、柴胡12克、仙鹤草12克、甘草8克等中草药的煎水汤液,连续6〜8天。
      ④全池泼洒福尔马林,使终 浓度为50〜100毫克/升,两小时后换掉水,再用水体终浓度为 2毫克/升漂白粉或1毫克/升强氯精遍洒。⑤隔离发病鳖,深埋 或烧毁。(2) 红底板病。病原是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症状:鳖腹甲发炎、红肿,出现红色斑块或紫块,甚至溃烂; 病鳖爬至食台、晒台或池坡边,反应迟钝、拒食、易捕捉;一般 4〜5月为发病季节。
      预防方法:①避免鳖受内、外伤。②加强养鳖池塘的日常管 理。③定期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或消毒精全池泼洒消毒,改善水质。 ④注射或口服疫苗。治疗:①每千克鳖注射20万国际单位庆大霉素。②聚维酮碘 (PVP-I)与中药(板蓝根1份、“三黄” 3份等)拌料投喂。
      ③氟 苯尼考拌料投喂,每千克体重用20〜40毫克。④全池泼洒强氯精、三氯异氰脲酸等含氯消毒剂。(3) 白底板病。病原是病毒、嗜水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氏 菌和普通变形杆菌。症状:发病初期,腹甲、口腔略呈苍白色,活动迟缓,摄食 量下降。末期,腹甲、口腔呈苍白色,肝脏呈土黄色或暗黑色, 胆囊肿大、硬结,胰脏大多糜烂,肠呈贫血状,肠内有凝固的血块。
      发病高峰季节一般在5〜8月,主要危害150克以上个体。预防方法:①池塘放养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②定期进行水 质调节和水体消毒。③投喂营养全面的词料。④拌饵投喂板蓝根, 添加量为1%,或金银花、穿心莲、大黄等中草药。⑤定期在伺 料中添加维生素或免疫多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治疗:①全池泼洒1〜2。 5克/立方米大黄或0。 5〜1。 5克/立 方米五倍子。②拌饵投喂庆大霉素和维生素C。③拌饵投喂复方新 诺明,每千克饵料添加0。2毫克,第2〜6天用量减半,连续用7 天。④金银花、穿心莲、大黄、车前草、地榆等煮水浸泡。
      (4) 腐皮病。病原是主要为产气单胞菌,另外有假单胞菌和 无色杆菌。症状:多为鳖受伤后感染所致。颈部、四肢、尾部和裙边等 皮肤溃烂,严重时骨骼外露。发病季节多在4〜10月,5〜9月为 发病盛期。预防方法:①放养前用高锰酸钾、络合碘等消毒剂浸洗,水温 20°C以上浸洗40分钟。
      ②加强水质管理,定期全池泼洒0。 2克/立 方米浓度的强氯精或0。1〜0。2克/立方米浓度的漂白粉精片。 ③打碎马齿苋、蒲公英嫩草,拌饵投喂。治疗:①注射治鳖灵1号,并用10克/立方米浓度链霉素浸 泡病鳖48小时,6〜8天为一疗程。②三七、五倍子、黄芩煮水浸泡。
      (5) 白斑病(毛霉病)。病原是藻状菌目霉菌科毛霉菌属的一 种霉菌感染。症状:背、四肢、颈部和裙边等处有白斑,初期在边缘,逐 步发展成表皮坏死。初期检查可将稚鳖置于水中,可观察到云块 状白斑。白斑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一般在幼鳖冬眠苏醒后的早春4〜6月和在温室里喂养20〜60天的稚鳖发病率最高。
      预防方法:①保持鳖池呈肥水状态,可使发病率降低。②在 放养、捕捉和运输操作过程中,尽量细心,勿使鳖体受伤,避免 继发性感染。③为稚鳖创造良好的“晒背”场所。④两面针、穿心莲、马齿苋煮水浸泡4〜5小时,连续7天。治疗:①3%〜4%食盐水浸洗病鳖5分钟,或用0。
      5%〜 0。 6%食盐水长时间浸泡。②万分之五的食盐水和万分之五的小苏 打液混合泼洒。③每千克伺料中添加维生素E 5〜10克,连喂 15天。(6) 钟形虫病。病原是毛虫类的累枝虫寄生而引起的疾病。 该病主要通过影响鳖的食欲,导致生长缓慢。如果长期不加以治疗,就会诱发腐皮病、穿孔病和鳃腺炎等传染性疾病,造成死亡和影响商品价值。
      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无明显季节性。预防方法:①保持水质清洁,及时捞出池中吃剩的残饵,且 经常向养殖池加注消毒后的清洁水。②每隔15〜20天用40〜 50毫克/升的生石灰或2〜3毫克/升的漂白粉对鳖池消毒。治疗:①0。4克/立方米鱼虫清2号全塘泼洒,连用2天。
       ②0。5〜1毫克/升的新洁尔灭和5〜10毫克/升高锰酸钾全池泼 洒。③3毫克/升的硫酸锌全池泼洒。(7) 白点病。病原为温和性气单胞菌。症状:鳖病四肢及腹甲出现多个针状头大小的凸出白点,严 重时背部、颈部也有白点出现,剥去病灶可见干酸饼物。
      病因:早晚温差大,水质恶化,水中氨氮高。流行期4〜6 月、8〜10月,主要危害稚鳖、幼鳖。发病快,危害大。-预防方法:合理放养,稚鳖密度每平方米应控制在60只以 下,伺养时间不应超过30天。治疗:①全池泼洒0。5毫克/升二氧化氯,消毒2天。②穿心 莲、大黄、乌桕叶干粉,2%〜5%伺料有一定的疗效。
      ③鳖词料拌比较敏感的药物如红霉素、磺胺类、庆大霉素等药物,能有效 控制。(8) 氨中毒。症状:当鳖池的空向环境中可闻到明显的刺激 味,测定空气中氨的浓度超过1毫克/升,水体中氨的浓度超过 0。5毫克/升时,就会影响鳖的吃食,并会出现异常现象。
      如轻度上浮转边等。如情况不能得到改善,池水就会很快开始恶化,此 时池水中氨的浓度就会很快上升到3毫克/升,并基本处于缺氧状 态,。鳖就会出现严重的中毒现象,表现症状为漂浮水面,原池转 圈,有的腹部朝上,有的抽搐,大多则在池的四角拥挤争先上爬。
       死亡时大多头颈发软,体色变淡,裙边发硬。解剖可见肺肿大,呈紫黑色淤血,有的在抽搐时雄性生殖器脱出,充血,心脏微白 衰竭,其他脏器无明显变化,经氨中毒后的鳖即使是轻度中毒,当时不死,也大多吃食不畅、活动迟钝,以后会不间断地逐步少量死亡。预防方法:平时要定期开通气窗,降低室内空间环境中有害 气体的浓度,开窗同时应打开充气泵使水中的氨通过曝气得以逸 出,特别是平时要不定期排污换新水,减少池底的耗氧物质,如果是采光棚应搭晒背台,封闭性温室也应在水下离水面2厘米处 设一栖息台,以利鳖在遇到不良水环境时躲避。
      再是加强科学投饵,减少饲料散失对水体的污染并选择质量好的饲料投喂,平时 在伺料中添加5%左右的新鲜瓜果菜浆汁,以提高鳖的抵抗力和 消化率。治疗方法:当发现有氨中毒现象时,千万别先去换水,更不 要乱泼生石灰。首先应打开室内的通气窗把有害气体排出,同时 在池中泼洒市售鱼用增氧剂(按说明浓度)或每立方水体1千克 黄土化水泼洒,同时每立方米水体泼洒米醋0。
      2千克。紧接着在 池中架几块水泥瓦或木板,瓦或板在水下离水面2厘米,使鳖能 爬到板上呼吸新鲜空气,一般抢救及时的能避免死亡。

    全***

    2017-03-09 18:16:0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