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教育子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页

教育子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家庭美德孝敬父母,教育子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4-19 23:06:38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个重要 规范。人类社会就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样,是一代代延续下来的。每一代 人的活动,都是与前一代人相联系的。两头(幼小和老年时期)“人养”,中 间(身强力壮时期)“养人”,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自然规律。
      而作为 社会细胞的家庭,其规律也是如此。就家庭内部关系而言,尊老爱幼集中 体现在孝敬父母、教育子女方面。从我们在母腹中骚动开始到长大自食其力,我们的父母不知要付出多 少艰苦的劳动,倾注多少骨肉之情!唐代诗人孟郊有一首千古流传的名 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情真意切地歌颂了贫寒之家母爱子无微不至、子敬母一往情深的家庭美德。草木有情,人孰无情?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都把孝敬父母作为 对人进行道德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进人社会主义的今天,尊重父母,赡 养老人,更是广大青年必须履行的崇高的社会义务和必须自觉遵循的一个 重要的家庭道德规范。
      不孝敬父母,甚至歧视、虐待年老父母的行为,都要 受到舆论的强烈谴责。孝敬父母,一是要始终如一,不讲条件。不论父母 在经济收人、劳动能力、身体状况等方面发生何种变化,子女对父母的孝敬 之心不能变。如果父母有钱时笑脸相迎,无钱时白眼相对;父母有权时毕 恭毕敬,无权时轻慢冷淡;父母身体强健可以帮助做家务时亲亲热热,年老体衰需要予以照顾时就怨言百出,那就会使双亲在失望中万分痛苦。
      二是要尊重父母的正确意见,虚心学习父母的好品质。这对父母来说是最大的 安慰。父母提意见,一般来说总是为子女好,为了家庭生活幸福,子女应认 真考虑,虚心接受。即使父母的意见是片面的,特别是有些老人因生理、心 理原因容易产生固执、唠叨等毛病,所提的意见可能是错误的,也应当和颜 悦色地加以耐心解释。
      三是既要重视物质赡养,又要重视精神赡养。年老 父母安度晚年,需要有物质条件的保障,目前社会上也主要以是否提供必 要的财、物,作为判别子女是否尽到赡养父母的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标 准。因而,在一些家庭中,常常出现“只管生活费,不问喜和忧”的现象。
      其实,精神赡养也是不能忽视的,有时甚至比物质赡养还重要。因此,做子女 的应在提供物质赡养的同时,努力使父母保持愉悦的心境,并根据他们的 兴趣爱好,鼓励他们适当参加有益的娱乐和社会活动。对于丧偶的老人, 晚辈应尊重他们的心愿,支持他们再婚。当父母患病时,子女更应注意精神护理,给予耐心细致的开导和劝慰,使父母始终感到自己生活在和睦、温 暖的家庭氛围之中。
      此外,孝敬父母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不辜负父母 的期望,努力掌握知识,立志成才成器,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子女能做到这一点,就会给父母带来极大的快慰和满足。与孝敬父母一样,教育子女也是我们每个家庭所肩负的崇高的社会责 任和应尽的家庭道德义务。
      未成年的子女,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教育子女,把他们培养成祖国有用之材,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父母要把子女带大成人,必须 首先在生活上抚养他们,让他们有合理的营养和整洁的衣着等,使他们身体健壮结实,并在其他方面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对此,绝 大多数父母都能做到,那种遗弃和虐待未成年子女的现象是罕见的。问题 主要在于,在怎样养育子女的问题上,我们有些年轻父母往往什么都按“独 苗苗”的性子办,好吃的尽他吃,好穿地尽他穿,甚至百依百顺一味迁就。 这样做,不但会使孩子逐渐养成自私、骄横、无礼的毛病,以及好吃懒做、不爱惜东西等坏习惯,还会严重影响子女的前途。
      因此,年轻的父母在养育 孩子的时候,不能娇生惯养,而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是对子女的未来负责,也是对国家的未来负责。高尔基说:“单单地爱孩子,老母鸡也会做。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却是一个伟大的公共事业。”我们既要从物质条件上养育孩子,更要学会在提高孩子的精神文明素质方面教育孩子。
      当然,这种教育也是学校、社会各 方面的义务,但社会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家庭是子女最初的生活环 境,父母又是孩子最先接触、最亲近、最频繁地受影响的人,因此,父母可以 说是青少年最早也是最长久的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文明素质,以实际行 动教育、感染和影响子女,名副其实地担当起教育好子女的责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律的一代新人。而弘扬中华民族家庭教育传统美德,发挥父母在教育子女 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孩子们一般都生活在一 定的家庭之中,只有把家庭的教育力量动员起来,提高青少年精神文明素 质的任务才能全面落到实处。
      因此,我们都要重视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尽 可能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上打下良好的家 庭教育基础。

    m***

    2018-04-19 23:06:3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