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水垢是如何形成的?

首页

水垢是如何形成的?

水垢是如何形成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11-17 10:48:32
  •   一般地说,水垢的形成最主要途径还是由水中的碳酸氧根离子遇热分解,生成碳酸根离子,再与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等难溶物质在水中折出,附着在电热管内壁上,形成一层竖硬的固体膜(水垢),而碳酸氧根离子在水中一般是稳定的,只有在水温超过60℃以上时,才会大量分解。
      因此热水储备中,如有水垢生成,水温需达60℃以上。   理论上,如水质硬度过大,在较高温度下(高于60℃)很容易产生水垢,水垢积累,会将发热体层层包围起来,水垢的导热系数很低,导热能力很差。也就是说,在消耗一定电量的情况下,发热内胆里的水却没有吸收同样多的能量,造成电源浪费。
      同时由于水垢多,导热能力差,导致加热管内部温度过高,大大缩短了发热管的使用寿命。发热内胆壁上也很容易积累水垢。只要水质硬,温度高,内壁上很快就会结满一层厚厚的垢,就像我们家中使用的老式烧水壶一样,里面白色的物质全是水垢。   其次,水质太硬的地方,一般的金属发热内胆,更容易受到腐蚀,尤其是在焊接处更容易出现问题。
      在焊接处焊条与内胆材料不同,晶间结构也不同,各种材料,以及不同部位的电位也不同。这样,不同的材料元素之间就会产生电位差。当有液体作为导体将两者连接起来时,就会形成一个电池。电位高的为阳极,电位低的为阴极。电子通过液体运动,由阳极流向阴极,阳极失去电子变为正离子流入水中,硬度大的地方,水中的离子浓度大,腐蚀的也更快。
      

    林***

    2017-11-17 10:48:3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