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国古代普通的古铜镜又是如何透光的呢?

首页

中国古代普通的古铜镜又是如何透光的呢?

中国古代普通的古铜镜又是如何透光的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7-24 18:59:56
      北宋科学家沈括认为,因为在铸造的过程中,镜背有花纹的地方要厚一些,其冷却的速度也要慢一些,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镜子各处的收缩程度出现了差异,平滑的镜面也就有了与镜背相对的凹凸不平,只是用肉眼难以察觉出来。这一说法受到现代很多学者的追捧,认为正是这镜面的曲率差异使反射出的光聚散程度不一,形成了明暗不同的图案。
      然而元朝的吾丘衍却提出另一种看法,他认为之所以铜镜反射的光影会有同镜背一样的图案,很有可能是在镜面嵌入了和镜背相同图案的另一种材质,磨平之后,隐藏于其中,人们无从发觉,明朝学者何孟春、方以智等都赞同他的观点。但是也有人质疑,古铜镜本身就很薄,根本就不能进行镶嵌的操作。
      还有人认为是跟镜子铸成之后的加工刮磨有关,铜镜铸成后会用压磨棒刮擦镜面,这就使得有薄厚差异的镜子受到了压力,薄的地方会向内凹,厚的地方向外鼓起,压磨棒离开镜面后,隆起的地方因为弹性回缩,但仍旧会有微微的鼓起,因而形成了图案。这个方法被日本人和欧洲人运用,并且成功地制造出了透光镜。
      古代透光镜的现象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是我国研究古代科技及其历史的重要资料,其中的奥妙在纷争中继续引发人们的思考。

    胡***

    2017-07-24 18:59:5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话题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