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西调》为什么会称为《熏风曲》?

首页

《西调》为什么会称为《熏风曲》?

《西调》为什么会称为《熏风曲》?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4-28 15:04:24
      《西调》是汉乐丝弦乐用5—2弦演奏的六十八板大參调,宫调式。它的曲调结构严谨完整,旋律典雅优美,深受汉乐人士和群众喜爱。《西调》有缓板和中板,中板的使用比缓板还要广。当和奏“四硬”时,《玉连环》《绊马索》《落地金钱》之后,还有第四首以紧速接奏的是《西调》中板;当和奏“四软”时,《出水莲》《昭君怨》《崖山哀》之后,第四首也用软线西调中板,“四硬”“四软”都离不了它。
      还有人在单独奏其他68板宫调曲后,也接奏《西调》中板。所以,中板用途广泛得多。20世纪20年代,汉乐大师何育斋在广州创办潮梅音乐社,当时戏剧大师欧阳予倩也在广州主办戏剧研究所。由于潮梅音乐社名师荟萃,所奏汉乐十分动听,欧阳予倩经常前往聆听,以乐会友,何育斋遂与欧阳予倩成为知音好友。
      
      欧阳予倩听《西调》后,认为此曲有“风调雨顺,万民同乐”的意境,建议改称《薰风曲》,何育斋愉快地接受了这种高见。于是《西调》便又叫《薰风曲》了。《西调》硬线中板的和奏,还可以加些击乐并将前面十六板减字,增强后面乐句的强度,形成更加热烈的气氛,乐人称之为“西调敲打”。

    不***

    2017-04-28 15:04: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