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左传》《榖梁传》《公羊传》并称为\"春秋三传〃,它们有什么不同?

首页

《左传》《榖梁传》《公羊传》并称为"春秋三传〃,它们有什么不同?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9-07-26 16:19:10
  •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榖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匿名

    2019-07-26 16:19:10

  • 2019-07-25 11:31:23
  •   左传左传《左传》 [1]  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它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内容多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史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单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内容丰富,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这就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
      公羊传公羊传《公羊传》 [2]  亦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止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其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
      谷梁传谷梁传《谷梁传》又称《谷梁春秋》 [3]  、《春秋谷梁传》。是为《春秋》作注解的儒家经典。传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谷梁赤(一名谷梁俶,字元始),谷梁赤将它写成书记录下来,但实际上这部书的口头传说虽然早已有了,但其成书时间是在西汉。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其记载的时间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体裁与《公羊传》相似。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谷梁赤(赤或作喜、嘉、俶、寘)。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
      晋人范宁撰《春秋谷梁传集解》,唐朝杨士勋作《春秋谷梁传疏》,清朝钟文烝所撰《谷梁补注》为清代学者注解《谷梁传》的较好注本。

    二***

    2019-07-25 11:31:23

  • 2019-07-14 09:25:07
  •   帝时的博士严彭祖所作。其所引《观周篇》乃是《孔子家语》中的一篇。据《汉书•艺文志》:“《孔子家语》二十七卷。”是书记载孔子的生平事迹,约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与《论语》一样,是研究孔子的重要资料。因此,《严氏春秋》所引应当是可靠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又说:“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
      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旨,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从中也可以看出左丘明是与孔子同时代的史官。鉴于《春秋》记事简单,而孔子弟子又退而异言的情况,左丘明乃因《春秋》而作《左传》。
      《左传》中的许多“故曰”“故书”之类的词语足证《左传》乃是《春秋》之传。《左传》以鲁国为内,以各诸侯为外;鲁公不书谥,鲁卿大夫不书“鲁”;一般又称鲁为“我”,记鲁事不书“鲁”;称王室和诸侯国人赴鲁为“来”。《左传》所记的年代与《春秋》近似,但内容却远比《春秋》丰富。
      所记年代自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比《春秋》经文多出了13年。《左传》记事也不像《春秋》那样以鲁为主,而是记载了当时几个重要诸侯国家的历史,举凡当时政治、军事、经济等社会各方面的内容都有所涉及,并且征引许多古代史事,保存了许多古代史料。
      如果说《春秋》像宋代的王安石所说的那样是“流水账簿”,那么《左传》则已是一部有系统、有组织的史学著作,它不仅记事清楚,而且结构谨严,文辞优美。它是先秦历史极为重要的古籍。《公羊传》《穀梁传》与《左传》差异较大。相传,公羊高和穀梁赤分别是《公羊传》和《穀梁传》的最早传授者。
      公羊高是战国时期的齐国人,穀梁赤是战国时期的鲁国人,据传,他们都是孔子弟子子夏的学生。但他们仅是两传的传授者,而两传的写定却都在西汉时期。两书之中分别以二人的传述为主,但也有其后学的东西掺杂其中。《公羊传》和《穀梁传》的起讫年代都与《春秋》相同,二者都是以问答体的形式,逐层阐述经文的“微言大义”,重在释义而不是叙事。
      
      所以前人常称《左传》为史学,《公羊传》《穀梁传》为经学。但《公羊传》和《穀梁传》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例如有关鲁国“初税亩”的记载,《穀梁传》就比《左传》记得详细。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的挪之战,《公羊传》与《左传》的记载也不尽相同。另外,《公羊传》与《穀梁传》之间的记载也有内容和详略的差异。

    重***

    2019-07-14 09:25:0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