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何为原汁原味的大学教育?

首页

何为原汁原味的大学教育?

何为原汁原味的大学教育?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06-21 11:54:20
  •    1、坐不更名,行不改姓。校名本是一个学校历史积淀的证据与体现,频繁改名一定会冲淡学校本身的历史底蕴。再看今日之高校,更名之风不亚于社会上的整容之风,为迎合大众审美而不惜开刀磨骨,注射玻尿酸。迄今为止,有9所左右高校逾百年而未曾更名:北大、清华、浙大、复旦、中山、武大、山大、川大、山西大学。
      相关统计,在全国近1500所公办高校中,过去20年,有将近一半改过名字。寻常百姓都不可能频繁的更名换姓,更何况人才的摇篮高等的学府。关于高校更名的弊端,可详见老梁《高校更名潮的背后驱动:发展靠刷颜值?》一文。愿高校能早日回归教育的本源:重育人而轻更名。
         2、未曾设立分校区。如今要找到未设分校区的高校真是一件难为人的事情。大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灵魂。名校、良师、骄子云集,人文氛围浓厚,创新潜能巨大,对城市而言,的确算得上宝贵的智力资源。反过来,这些又会正向影响高校与学子。高校设立分校区或是因为生源大而空间不足,遭遇“僧多粥少”的尴尬;或是因为教室、宿舍等硬件条件太差,亟需改善等等。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理解。关键是在将学生往外“赶”的同时,要做好相应的配套设计,以保障学术氛围与学习环境为优先。   3、未曾合并其它院校。对于高校合并,也并非一刀切的全是坏处,有的高校的确因合并而有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把一墙之隔的中国金融学院并入囊中,使其金融学科实力大大增强,校园面积大大提升,是一次软实力和硬实力非常成功的“加法”合并。
      也有高校因合并而成为形式上的“巨无霸”,比如吉林大学,合并近十个院校,校园就是整个长春市,同是吉大的一届学生,大学四年间见不到一两次面。因此,需要广大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擦亮眼睛,仔细挑选。   4、不会因政策缘故而搬离校本部,到外省办学和招生。
      高校乃人文聚集之处,形成一所学校特有的文化底蕴绝非易事。所谓“百年树人”,一座高校,正是一株百年大树,轻易移植难免有所水土不服,也难免会破坏它本来的根系,以至枯萎。或许,高校外迁,自有其理,比如解决高校自身发展空间局限问题,推动地区协同发展。
      但是,可外迁的机构很多,高校不一定是那个必须让路者。   在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今天,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让承担重要文化教育功能的大学外迁呢,那么首都北京还会是那个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吗?没有历史街区的城市没有文化,没有底蕴大学的首都则没有气场,这个值得我们深思!   而今就读原汁原味的大学教育已经是一件奢侈品。
      尽管如此,老梁还是建议未来的大学学子,上大学,优先考虑那些没有新校区,没有分校区,不在大学城的大学。对于更名与合并的高校,一定要摸清高校前世今生,来龙去脉,甄选适合自己发展的高校。

    瑞***

    2017-06-21 11:54:2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