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自从给宝宝加辅食后,宝宝肚子就一直不太好,拉的便便都比以前稀。开始可能是我不懂加辅食的方法,喂杂了,他不能消化的原因。可这几天我已经只加米糊,把蛋黄、果泥都停了,还是拉。都已经拉水了。给他吃了“妈咪爱”,还是不管用。我该怎么办啊?

全部答案

  • 我家宝宝四个月时拉过一次。喂妈咪爱效果不明显。后来煮的大米汤,用500毫升大米汤加半啤酒瓶盖食盐,预备好后喂孩子,效果非常好。 前些时候(七个月)又拉稀(着凉),喂妈咪爱+米汤。立杆见影。 愿宝宝早日康复。

    我家宝宝四个月时拉过一次。喂妈咪爱效果不明显。后来煮的大米汤,用500毫升大米汤加半啤酒瓶盖食盐,预备好后喂孩子,效果非常好。 前些时候(七个月)又拉稀(着凉),喂妈咪爱+米汤。立杆见影。 愿宝宝早日康复。 收起

    大***

    2007-01-31 22:44:44

  • 六个月前就用孩他娘就的方法,我家宝宝现在9个多月,刚加辅食时也是像你说的一样,6个月以后就可以放心的加了,慢慢来不急。宝宝六个月后可以用其他方法,先喂米汤我没加过盐喂过盐水,米汤不管用就不停米汤的再加妈咪爱就可以了,还不行就去医院,去医院的时间最好不超过15天,10天为好。

    六个月前就用孩他娘就的方法,我家宝宝现在9个多月,刚加辅食时也是像你说的一样,6个月以后就可以放心的加了,慢慢来不急。宝宝六个月后可以用其他方法,先喂米汤我没加过盐喂过盐水,米汤不管用就不停米汤的再加妈咪爱就可以了,还不行就去医院,去医院的时间最好不超过15天,10天为好。收起

    君***

    2007-02-01 09:17:10

  • 不知宝宝的大便是否有粘液,因为腹泻时间长了容易引起肠炎,应先拿到医院化验后再决定.如只是消化不好或受凉喂妈咪爱+米汤确实不错.化验后如是肠炎,那就得用抗菌素了.

    不知宝宝的大便是否有粘液,因为腹泻时间长了容易引起肠炎,应先拿到医院化验后再决定.如只是消化不好或受凉喂妈咪爱+米汤确实不错.化验后如是肠炎,那就得用抗菌素了.收起

    k***

    2007-01-31 23:27:51

  •    宝宝腹泻饮食疗方   小儿脏腑娇嫩,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临床上各种原因均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轻者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软,重者则泻下无度,伴脱水、酸中毒,甚至危及小儿生命。所以一旦发生腹泻,家长要及时就诊,彻底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食疗,疗效会更好。
       1伤食泻 多由饮食不节引起。临床表现为泻下酸腐,伴有不消...全部

       宝宝腹泻饮食疗方   小儿脏腑娇嫩,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临床上各种原因均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轻者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软,重者则泻下无度,伴脱水、酸中毒,甚至危及小儿生命。所以一旦发生腹泻,家长要及时就诊,彻底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食疗,疗效会更好。
       1伤食泻 多由饮食不节引起。临床表现为泻下酸腐,伴有不消化食物残渣,肚腹胀痛,恶心呕吐,舌苔厚腻。治宜消食导滞。 (1)山楂萝卜饮:生山楂15~30克,白萝卜250克,切碎煮汁,频服。 (2)内金粉、鸡内金2个,烧灰,米酒调服。 (3)麦芽、神曲各15克,莱菔子6克,水煎频服。
       (4)苹果1个,微火上烤熟或隔水蒸熟,大孩子食果,婴儿可挤果汁饮服。 (5)家庭常备中成药:小儿消食片、小儿化积口服液、多酶片、食母生等。 2湿热泻 夏秋季节多见,特点是大便稀薄有黏液,或呈蛋花样便,常伴有腹痛、腹胀、发热、口渴、小便黄少、肛周发红等。
      治宜清热利湿。 (1)马齿苋粥:鲜马齿苋250克(或干品60克),洗净,切碎,水煎10~20分钟,去渣,加入适量大米,煮成粥,频服。 (2)茶叶10~15克,开水沏饮;或水煎加红糖30克,煎至发黑分服;或茶叶适量,食盐少许,水煎分服。 (3)乌梅10克,煎汤代茶饮。
       (4)生葛根汁、藕汁各等份,调服。 (5)胡萝卜250克,捣碎,水煮开10分钟后,过滤取汁,再加水至500毫升,加糖适量,煮频饮。 (6)绿茶蜜饮:绿茶5克放入水中,加沸水冲泡,盖盖浸5分钟,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每日3~4次,可治疗菌痢。
       (7)家庭常备中成药:黄连素等。 3寒泻 多由饮食过凉或腹部着凉引起。表现为大便清稀,日久难愈,夹有不消化物,臭气不甚,肠鸣隐痛,手足发凉。治宜温中祛寒止泻。 (1)锅巴炭:饭锅巴50克炒成炭,研细末,每次3~6克,日2次。 (2)柿饼2个,放米饭上蒸熟,分两次食用。
       (3)姜糖饮:生姜5片,红糖50克,清水适量,煮沸即可,趁热饮用。 (4)糯米固肠粥:炒糯米30克,淮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加糖或盐食用。 (5)绿豆、胡椒各等量研末,每次服3~6克,日3次,开水送服。 (6)外治法:胡椒粉少许放于膏药上贴脐部,或大蒜头捣烂,贴足心或脐部。
       (7)家庭常备中成药:藿香正气液、苍苓止泻口服液等。 4脾虚泻 多见于久泻之后。特点为便稀,多饭后即泻,不臭,有不消化物,时轻时重,伴面黄体弱、睡时露睛等症。治宜健脾止泻。 (1)山药羹:炒山药研粉,每次10~15克,开水调糊,沸水冲服,每日服2次。
       (2)山药蛋黄粥:生山药(干)30克研细粉,温水调成稀糊状,煮沸,加熟鸡蛋黄2个,调匀,每日空腹食2~3次。 (3)焦米汤:大米适量,洗净,晒半干,炒至焦黄,100毫升水中加焦米6~10克,文火煮1小时,加食盐少许,饮汤。 (4)高粱米第二遍糠30克,放入锅内炒成焦黄色,有香味,除去上面多余的粗壳,每次3克,水冲服,每日服3次。
       (5)酸石榴皮适量水煎,加红糖,频服。 (6)无花果5~7个,水煎服。 (7)家庭常备中成药:参苓白术口服液。平胃散、婴儿散等。 。收起

    昕***

    2007-01-31 21:53:07

  • 宝宝拉肚子一般至少得维持四-六天 所以要坚持吃药,有时候药的作用也不是那么明显,没有那么快好的。 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非常好的话,就用药观察,严重的话赶紧得上医院 治宝宝腹泻的药一般有必奇,妈咪爱 我宝宝上次腹泻的时候也是同时吃这两种药,她当时晚上睡觉还吐了好多,由于我们都在上班就没有送她去医院 在我妈的照料下,依靠吃药四天后就好了。 所以带宝宝要有非常好的耐心和细心。记得不...全部

    宝宝拉肚子一般至少得维持四-六天 所以要坚持吃药,有时候药的作用也不是那么明显,没有那么快好的。 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非常好的话,就用药观察,严重的话赶紧得上医院 治宝宝腹泻的药一般有必奇,妈咪爱 我宝宝上次腹泻的时候也是同时吃这两种药,她当时晚上睡觉还吐了好多,由于我们都在上班就没有送她去医院 在我妈的照料下,依靠吃药四天后就好了。 所以带宝宝要有非常好的耐心和细心。记得不要再让她受凉哦,冷的食物也不能吃,多喝一些白开水 另外,宝宝的体质差,也需要增加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收起

    b***

    2007-01-31 20:22:51

  •    婴儿腹泻的主要症状为大便变稀,次数增多。如蛋花汤状或泡沫状,可呈黄绿色,或混有少量粘液及不消化的如肥皂块样的物质,偶有恶心、呕吐。轻型患者可无失水,或伴有轻到中度失水。重型患者腹泻次数每日可达十余次,甚至数十次,丢失水分较多,可伴有发热、食欲差、呕吐,有中度或重度的失水,以及电解质丧失与酸碱不平衡的症状,使婴儿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腹痛,皮肤苍白、干燥,眼窝、前囟下凹,哭时...全部

       婴儿腹泻的主要症状为大便变稀,次数增多。如蛋花汤状或泡沫状,可呈黄绿色,或混有少量粘液及不消化的如肥皂块样的物质,偶有恶心、呕吐。轻型患者可无失水,或伴有轻到中度失水。重型患者腹泻次数每日可达十余次,甚至数十次,丢失水分较多,可伴有发热、食欲差、呕吐,有中度或重度的失水,以及电解质丧失与酸碱不平衡的症状,使婴儿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腹痛,皮肤苍白、干燥,眼窝、前囟下凹,哭时泪少,四肢发凉,尿量减少,进而可发生休克。
         治疗婴儿腹泻应分析其病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如由喂养不当引起的,要合理哺育,及时循序添加辅助食品。急性腹泻期则应停止给予不易消化的和脂肪类食物,呕吐严重的暂时禁食6~8小时,使消化道休整后再喂食。用母乳喂养者,则先恢复哺乳,人工喂养者可给米汤、稀牛奶或低脂奶。
      由气候变更引起的,要注意保暖或散热,使婴儿有一个相对恒温的环境。对于秋冬季常见的病毒性腹泻,则以纠正失水,补充电解质及对症治疗为主 轻度或中度失水,无呕吐者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每1000毫升中加入食盐3。5克)。如有“补液盐”服用则更好。婴儿按每天每千克体重需100~150毫升计算即可。
      吐泻严重者,则需静脉输液。 宝宝腹泻饮食疗方   小儿脏腑娇嫩,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临床上各种原因均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轻者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软,重者则泻下无度,伴脱水、酸中毒,甚至危及小儿生命。所以一旦发生腹泻,家长要及时就诊,彻底治疗。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食疗,疗效会更好。 1伤食泻 多由饮食不节引起。临床表现为泻下酸腐,伴有不消化食物残渣,肚腹胀痛,恶心呕吐,舌苔厚腻。治宜消食导滞。 (1)山楂萝卜饮:生山楂15~30克,白萝卜250克,切碎煮汁,频服。 (2)内金粉、鸡内金2个,烧灰,米酒调服。
       (3)麦芽、神曲各15克,莱菔子6克,水煎频服。 (4)苹果1个,微火上烤熟或隔水蒸熟,大孩子食果,婴儿可挤果汁饮服。 (5)家庭常备中成药:小儿消食片、小儿化积口服液、多酶片、食母生等。 2湿热泻 夏秋季节多见,特点是大便稀薄有黏液,或呈蛋花样便,常伴有腹痛、腹胀、发热、口渴、小便黄少、肛周发红等。
      治宜清热利湿。 (1)马齿苋粥:鲜马齿苋250克(或干品60克),洗净,切碎,水煎10~20分钟,去渣,加入适量大米,煮成粥,频服。 (2)茶叶10~15克,开水沏饮;或水煎加红糖30克,煎至发黑分服;或茶叶适量,食盐少许,水煎分服。 (3)乌梅10克,煎汤代茶饮。
       (4)生葛根汁、藕汁各等份,调服。 (5)胡萝卜250克,捣碎,水煮开10分钟后,过滤取汁,再加水至500毫升,加糖适量,煮频饮。 (6)绿茶蜜饮:绿茶5克放入水中,加沸水冲泡,盖盖浸5分钟,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每日3~4次,可治疗菌痢。
       (7)家庭常备中成药:黄连素等。 3寒泻 多由饮食过凉或腹部着凉引起。表现为大便清稀,日久难愈,夹有不消化物,臭气不甚,肠鸣隐痛,手足发凉。治宜温中祛寒止泻。 (1)锅巴炭:饭锅巴50克炒成炭,研细末,每次3~6克,日2次。 (2)柿饼2个,放米饭上蒸熟,分两次食用。
       (3)姜糖饮:生姜5片,红糖50克,清水适量,煮沸即可,趁热饮用。 (4)糯米固肠粥:炒糯米30克,淮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加糖或盐食用。 (5)绿豆、胡椒各等量研末,每次服3~6克,日3次,开水送服。 (6)外治法:胡椒粉少许放于膏药上贴脐部,或大蒜头捣烂,贴足心或脐部。
       (7)家庭常备中成药:藿香正气液、苍苓止泻口服液等。 4脾虚泻 多见于久泻之后。特点为便稀,多饭后即泻,不臭,有不消化物,时轻时重,伴面黄体弱、睡时露睛等症。治宜健脾止泻。 (1)山药羹:炒山药研粉,每次10~15克,开水调糊,沸水冲服,每日服2次。
       (2)山药蛋黄粥:生山药(干)30克研细粉,温水调成稀糊状,煮沸,加熟鸡蛋黄2个,调匀,每日空腹食2~3次。 (3)焦米汤:大米适量,洗净,晒半干,炒至焦黄,100毫升水中加焦米6~10克,文火煮1小时,加食盐少许,饮汤。 (4)高粱米第二遍糠30克,放入锅内炒成焦黄色,有香味,除去上面多余的粗壳,每次3克,水冲服,每日服3次。
       (5)酸石榴皮适量水煎,加红糖,频服。 (6)无花果5~7个,水煎服。 (7)家庭常备中成药:参苓白术口服液。平胃散、婴儿散等。收起

    淡***

    2007-01-31 20:06:49

  • 停全部辅食,只喂母乳,或以前的那种奶粉,什么也别加了,过几天就好了。再加辅食时一点点加,孩子还小以母乳为主最好。

    停全部辅食,只喂母乳,或以前的那种奶粉,什么也别加了,过几天就好了。再加辅食时一点点加,孩子还小以母乳为主最好。收起

    孩***

    2007-01-31 19:52:36

宝宝不吃奶

点击加载更多

婴儿辅食食谱

点击加载更多

宝宝吃奶量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推荐换一换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