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齐桓公为什么称管仲为“仲父”?

首页

齐桓公为什么称管仲为“仲父”?

齐桓公为什么称管仲为“仲父”?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10-13 11:06:04
  •   
    管仲是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曾经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使齐桓公
    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很尊敬他,由于其名仲,因此以“仲父”称之,意为“仅次
    于父亲的人”,那么“仲父”这个名称如何产生,历史上只有管仲这一位“仲父”吗?
    中国古代兄长之间以“伯、仲、季”
    排行,老大称“伯”,老二叫“仲”。
      《说 文•人部》:“伯,长也。”“仲,中也。” 后来指月份也有“仲季”之说。所谓“仲 父”就是仅次于父亲的人。在中国古代讲 究三纲五常,父为子纲,父亲在家长制度 下非常有权威。对于自己尊敬的人“以父 事之”,但又不能认别人为父亲,所以“仲 父”一词已经是非常高的尊崇了。
       吕不韦也当过“仲父”。他原来是一 位韩国商人,投机政治后一跃而成了秦国 宰相。按理他已位极人臣,权倾天下了,可他并不满足,非逼着年幼的秦王赢政封自己为“仲父”。但是“仲父”这个称号应该是帝王自愿给的,自己硬要来的,终归是个祸患,最后吕“仲父”被毒死,成为所有“仲父”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位。
       西周初年的姜尚姜子牙,帮助周文王、周武王父子伐商灭纣,开创了周朝800多年的基业,他就被周武王亲切地称呼为“尚父”。楚汉相争时,项羽的谋士范增被称为“亚父”,其实和“仲父”含义完全相同。“亚”是第二的含义,都是尊称。三国时期东吴的大臣张昭,位高权重,被人称为“江东仲父”。
      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主刘禅称为“相父”。 可见君主对臣子的极大荣誉便是称“父”,意为值得尊敬的长辈。其中又以“仲父” 的称呼为多,表示仅次于父亲的人。

    宋***

    2016-10-13 11:06:0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