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是古典儒学?

首页

什么是古典儒学?

什么是古典儒学?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7-19 10:46:48
  •   古典儒学是儒家初创时期形成的理论形态。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学说,战 国时期孟子、荀子对孔子学说的发展,秦末汉初《易传》、《中庸》、《大 学》对孔子学说的阐发,这些都属于古典儒学的范围。古典儒学奠立儒家的 理论基础,形成基本思想和学术风格。它在百家争鸣中不断扩大自己的阵 地,很快发展成为举足轻重的显学。
      孔子是儒家的开山祖师。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 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避难迁到鲁国。孔子在三 岁的时候,年迈的父亲叔梁纥就去世了,他在年轻的母亲颜征的扶养下长大 成人。鲁国原是周公的封地,是周公制礼作乐的地方。
      孔子在浓厚的礼乐文 化的氛围中长大,从小就接受传统意识的熏陶。《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十七岁时母亲也去世了,他不 得不独自谋生、学习和奋斗。他自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 语•子罕》)他勤学好问,刻苦努力,掌握了礼、乐、射、御、书、数等方 面的知识。
      孔子51岁时才踏上仕途,在鲁国先后担任过中都宰、司空、司寇 等职,仅四年,便因为与当权的季氏发生矛盾,弃官离鲁,开始周游列国, 但终不见用。晚年回到鲁国,从事教育和文献整理工作。孔子是打破“学 在官府”局面,开创“私学”的第一人。他的弟子有3000多人,其中“贤人 七十二”。
      孔子删《诗》、《书》,编《春秋》,钻研《易》、《乐》、 《礼》,集以往文化思想之大成,创立了儒家学派。他的言论和事迹保存在 《论语》和先秦其他典籍中。孔子的思想体系以礼为出发点。他认为礼治是社会得以安定的必要保 障,惟有实行礼治才能建立“天下有道”的社会秩序。
      他说:“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 氏》)他认为春秋时期社会之所以动荡不已,其根本原因就是“礼崩乐 坏”,因此要使社会由乱变治,就必须恢复礼治。他明确表示:“郁郁乎文 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从周”也就是恢复周朝礼治,而恢复周礼首要的一条就是正名。
      孔子在卫国时,子路问他:“卫君待子而为政, 子将奚先?”他直截了当地回答:“必也正名乎! ”所谓正名,也就是“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自己的等级名分尽义务,作 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作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作父亲的要像父的样子,作 儿子的要像儿的样子。
      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 语•子路》)总之,正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环节。复礼、从周、正名等主张反映出孔子思想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但他 并不抱残守缺。他一面维护传统,一面超越传统。
      这表现在他从新的视角看 待礼治,对周礼作了损益。他认为礼是礼仪条文的总汇,不是一套死板的规 定。“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论语•阳货》)当然不是。礼作为形 式来说,是要表现深刻内容的,这个内容就是“仁”。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实 质,复礼是行仁的手段。
      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焉。”(《论语•颜渊》)这样,孔子便从“礼”这一传统观念中引申出 “仁”这一新的观念。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 109次之多,可见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 重要地位。“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在孔子关 于仁的种种说法中,这一条最精辟。
      所谓爱人,也就是主张把他人当作自己 的同类来看待,这是一种原始的人道主义思想。孔子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狭 隘的宗法血缘观念,发现了人的类存在。他承认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强 调道德意识是人普遍具有的特质。因此,他主张用仁爱原则协调人际关系, 实行“忠恕之道”。
      所谓忠恕之道,从消极的方面来说,应当做到“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应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论语•雍也》)人在躬行仁道的道德实践中,实现人的价值, 成就理想人格。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就是圣贤、君子。如果说礼是孔子学 说体系的出发点,那么,仁才是这一体系的核心和实质。
      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与礼是两个最基本的范畴。一方面,仁受礼的 制约,行仁不能超出礼规定的范围。孔子不赞成没有差等的仁爱,因为这将 模糊上下尊卑的等级名分界限。另一方面,仁又规定着礼,只有与仁紧密结 合的礼才是合理的。有些陈规陋习虽有礼仪方面的根据,如杀殉、专横、暴 敛等,在孔子看来也是非礼之举。
      孔子把仁与礼相统一的最佳状态称之为 “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 也》)中庸既是理想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方法论原则。中有中正、中和的意思,庸是用的意思,合起来说,中庸也就是“用中”,即反对“过”和 “不及”两种片面性,“允执其中”。
      (《论语•尧曰》)孔子在评论他的 两个学生时说“师也过,商也不及”,结论是“过犹不及”,因为无论是 “过”还是“不及”都离开了中道。这也就是说,只有排除极端,维系矛盾 双方的和谐、统一和平衡,才算达到了中庸。他还指出,礼是衡量中庸与 否的具体尺度。
      他说:“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礼记•仲尼燕 居》)这样,孔子便把“礼”、“仁”、“中庸”连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也就是孔学的基本框架。孔子认为,“礼”、“仁”、“中庸”等观念的形成,需经过长期的 学习和实践。他经常教导自己的学生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 氏》)、“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论语•阳货》)。
      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既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 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 新”、“不耻下问”等名言隽句,被后世学者视为座右铭。他创立的因材施 教、启发式教学法,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孔子的学说体系以人道为重点,对于天道谈得不多。他的学生子贡说: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 语•公冶长》)孔子没有明确否认传统的天命观念,他在不得志或懊丧的时 候,曾发出这样的感慨:“道之将行也欤,命也;道之将废也欤,命也。
      ”(《论语•宪问》)但他并没有把天看成有意志的人格神。他说:“天何言 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他把天描绘为 四时交递、万物繁衍的自然过程,一点也没有神秘色彩。对于鬼神,孔子则 抱着敬而远之,存而不论的态度。学生向他请教神鬼方面的问题,他含糊其 辞地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先进》)在他看来,现实 的此岸世界比虚幻的彼岸世界重要得多。
      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无神论观 点,但也表现出相当鲜明的理性精神。这就在天命鬼神观上打开了一个缺 口,对后世无神论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开始分化。《韩非子•显学》记载:“自孔子之死 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 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在这八派中,以孟轲为首的 “孟氏之儒”和以荀况为首的“孙氏之儒”在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进而提出仁政学说、性善论和“尽心、知性、 知天”的哲学思想。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县)人。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
      父早亡,由母亲仉扶养成人。他就学于孔子的四世孙孔伋(字子思)的门人,自称“得圣人之传”,表示“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他的经历也与孔子相似。中年时期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一度任齐国的客卿,并未得到重用。在法家思想大行于世的情况下,孟子行仁政的主张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得不到诸侯们的赏识。
      孟子拒杨墨,斥法家,极力维护儒家学说,以好辩著称。晚年专门从事著述讲学,“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孔子曾提出“为政以德”的原则,孟子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系统的仁 政学说。孟子同孔子一样,也主张从道德教化入手解决治理国家、统一天下 等政治问题。
      孟子行仁政的主张是在比较王道与霸道两种对立的统治策略之 后形成的。他指出,王道的特点是以德服人,霸道的特点是以力服人。这两 种策略会收到不同的效果:“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 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因此,采纳王道、实行仁 政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得到长治久安。
      孟子强调,行仁政首先应当从经济上入手。他说:“仁政必自经界 始。”(《孟子•滕文公上》)所谓“正经界”,也就是划分土地,实行井 田制,使每个农民都有一份固定经营的田产。“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 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然后驱而之善, 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只有让每个农民都有一份固定 经营的田产,他们十分衷心地拥护仁政,安居乐业,孟子把这叫作“有恒产 者有恒心”。“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 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滕文公上》)如果劳动者连最起码 的生存条件都得不到保障,他们必然会起来造反。孟子是最早论及土地问题 和政治关系的儒家学者,他把这一问题的解决看成是行仁政的首要条件。在孟子的仁政主张中,贯穿着以民为本的原则。他很重视民众在政治生 活中的作用,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尽心下》)的著名论断。
      他认为民众是政权得以巩固的根基,最 为重要,所以说“民为贵”,作为政权象征的社稷相对来说倒是第二位的, 所以说“次之”,而有了稳固的政权,君主的位置才是牢固的,所以说“君 为轻”。孟子这样处理民、社稷、君主三者之间的关系,当然不是贬低君主 的权威,而是强调民心的向背乃是政权存亡之所系,提醒君主注意争取民 心◦这种民本主义思想尽管没有达到民权或民主的高度,但的确是高瞻远瞩的精致设计,对于协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保持政局的稳定 和社会的安宁具有指导意义。
      孟子的仁政主张以性善论为理论支柱。他指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孟子•公孙丑下》)“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善心、良心。善心、良心不 仅先王有,而且每个人都有。人生来就有向善的能力,孟子把这叫作“良 能”。
      运用这种能力自然会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孟子把这叫作“良知”。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知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 子•告子上》)具体地说,良知良能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这“四端”。“四端”即是仁、义、礼、智道德观念的萌芽,所以 孟子断言:“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同上)孟子认为人性善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正因为人性善,所以“人皆可 以为尧舜。”但这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实际上并非如此。这是由于每人 保留善性的程度不一样,有着“存之”和“去之”的差异,因而也就形成了 君子与庶民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别。因此,孟子强调心性修养的必要性,主张 对庶民进行教化,使他们逐步恢复已失掉的善性。
      孟子还指出“养心莫善于 寡欲”,只有减少物质欲望对道德本性的侵害,才能逐步地“求其放心”, 达到人格上的自我完善。孟子的性善论把人的道德意识看成先验的观念,这种理论的提出表明人 类对自身认识的开始。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人性首先应当是人的社会属性, 而不是人的自然属性。
      他不赞成告子的“食色,性也”的自然人性论,认为 这种理论没有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孟子的性善论突 出人的基本性,鼓励人们追求完善的人性,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确立了儒家 特有的价值取向。孟子从性善论出发看待天人关系,提出“尽心、知性、知天”的哲学 思想。
      孟子将传统天命观中人格神意义上的天改铸为伦理学意义上的“义理 之天”,赋予天道德属性。他认为人所具有的仁义忠信等善良的品格都来自 天,“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孟子•告子上》)“仁,天之 尊爵也”(《孟子•公孙丑上》)。天具有仁义等善性,人性善其实来自天 性善。
      在性善这一点上,天人合一。他指出,只要诚心诚意地扩充人生来就 有的善心,就可以了解到人的本性,了解了人自身善的本性也就是了解到天 的本性。这就叫做“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也,则知天矣。”(《孟 子•尽心上》)他把“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当作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只有进入这种境界,才是人生的最大快乐,“反身而诚,乐莫 大焉”。
      (同上)孟子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奠定了儒家“道德形上学”的基 础,为后儒重视并加以发展。荀子继承孔子“礼”的思想,进一步提出礼法并重、性恶论和“明于 天人之分”的哲学思想。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 )名况,字卿,又称孙 卿,赵国郇(今山西临猗)人。
      早年游学于齐国,在著名的稷下学宫多年治 学,“三为祭酒,最为老师”,长期担任学宫的领袖。他打破了“儒者不入 秦”的先例,曾到秦国实地考察访问。他对军事也有兴趣,曾在赵国赵孝成 王殿前同楚将临武君议兵。在晚年荀况受楚相春申君之聘任兰陵(今山东 苍山县)令。
      “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 陵。”(《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他留下《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除 少数为弟子所记外,大部出自他的手笔。孔子已对周礼作了修改,荀子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他从人的类本性的 角度揭示礼的起源。
      人的气力不如牛大,奔跑不如马快,但人却可以驾驭牛 马,这是为什么呢?荀子认为这是因为人能够结成社会群体。人之所以能结 成群体,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套用来协调人际关系的礼义制度。“故义以分 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正 因为人类创造了礼义制度,所以才取得“最为天下贵”的地位。
      他分析说, 礼义的作用是“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即协调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关 系。他给礼下的定义是:“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 也。”(《荀子•富国》)荀子所说的“礼”其实是指君臣父子各守其位的 封建等级制度。但是,荀子并不主张实行世卿世禄制。
      他明确提出:“虽王 公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 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荀子的这 一主张后来通过科举制度得以实现。荀子对儒家礼治思想的另一重大发展是重新解释礼法关系。他认为礼 与法不是互不相容的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
      他说:“礼者, 法之大分也,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在荀子看来,礼不仅仅是 道德规范,它本身就具有强制的约束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礼也就是广义的 法。荀子指出,礼与法都是维系社会群体不可缺少的手段,提出“隆礼尊贤 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政治学原理。
      他不同意孟子尊王贱霸的观点,主张 王霸杂用,礼法双行。“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荀子•强 国》)荀子作为儒家大师,当然不是把礼法无原则地并列起来。他的王霸杂用主张其实是以王道为主、以霸道为辅。荀子的这一思想实际上为封建社 会统治者采纳。
      汉宣帝曾直言不讳地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 之。”(《汉书•元帝纪》)荀子王霸杂用、礼法双行的主张以性恶论为理论依据。他说:“古者圣 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 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 也。
      ”(《荀子•性恶》)荀子所说的“性”是指人所具有的一般的生物属 性。他认为,如果对此不加限制,任其自然发展,便会表现为贪欲:“目好 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同上),荀子由此得出 “人性恶”的结论。正因为人性恶,所以才有设置礼义,对人性加以改造的 必要。
      荀子主张把“性”与“伪”区别开来。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 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同上)性是先天具有的素质,伪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他所说的“伪”,是 指学习礼义制度对人性加以改造。荀子虽强调性伪之分,但并不否认二者的 相容性。
      他指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 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他认为“化性起伪”是通 向理想人格的惟一途径,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努力,不断地陶冶、改造人 性,弃恶从善,才能造就出有道德修养、品格高尚的人。
      荀子的性恶论有力 地论证了儒家重教化的思想,但由于他把人性完全看成消极的东西,取消了 礼义在人性中的内在根据,有违于儒家注重心性自觉的理性主义传统,故此 为后儒所不取。荀子对儒家人学思想的突出贡献在于,他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他发现天有两种存在意 义:一种是作为纯粹自然物的存在,另一种是同人发生联系、作为文化物的 存在,即作为人改造对象的存在。天作为纯粹的自然物,它按照自身的客观 规律运行着,并不受人的好恶、君主的贤明或昏庸等人事的影响,“天行有 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 也辍广”(《荀子•天论》)。
      天没有意志,不干涉人间的治乱安危。不管 是尧治还是桀乱,日月星辰照常运行,四时气节照常交替。荀子由此得出结 论,天人相分,各司其职。天自然而然地繁衍万物,没有任何目的,“不为 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同上)对于天的这种职能,人不能随 意加以干预,这叫作“不与天争职”。
      荀子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貌客观地描述天,涤除了传统天命观散布的种种神秘主义观念,在当时具有思想解放的 意义。从文化的角度看,天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它变成人类改造的对 象。人不能像动物那样被动地屈从自然,而应当主动地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为自己谋利益。
      但这并不等于说人能在自然面前为所欲为。荀子指出,人要 改造自然,首先就得正确地认识并掌握自然界的规律,弄清楚在什么样的条 件下才能实现人的目的。只有“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才能实现“天地 官而万物役”。当荀子从文化的角度看天时,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作自 然界的主人。
      他在《天论》中写道:“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 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 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 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他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 提下,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发现了人的文 化特质。
      这表明儒家对人自身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秦汉之际,出现《易传》、《中庸》、《大学》三部儒学著作,它们 对古典儒学作了概括和综合。大约形成于西周的《易经》原是一部卜筮之 书。《易传》是关于《易经》最早的注本,共有《彖传》上下、《象传》上 下、《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七种十篇,称 “十翼”。
      《彖》、《象》编在卦、爻辞之后,解释每卦、每爻的含义。 《文言》附在《乾》、《坤》两卦之后,解释这两卦的卦意。《系辞》、 《说》、《序》、《杂》独立成篇,附在64卦之后。《易传》相传为孔子所 作,实际上是战国末儒生所作,非出自一人之手。《中庸》、《大学》皆为 《礼记》中的一篇,相传子思著《中庸》、曾参著《大学》,皆不可靠,实 际上大约写于秦汉之际,作者不可确考。
      《中庸》、《大学》在南宋以前并 未单独刊行。到唐代受到韩愈、李翱的重视,把它们同《论语》、《孟子》 相提并论。到宋代,理学家把《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并 列为四书,奉为儒学的经典。《易传》把天道、地道、人道加以综合研究,试图建立一个包罗万象、 广大悉备的哲学体系。
      《易传》认为《易经》包含的易理是宇宙万有的最髙 法则。“《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系辞》),天道、地 道、人道都是一个道,都是易理在自然、社会各个方面的体现,故说“易之 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人道焉,地道焉”。(同上)何谓易理? 《易传》的解释是:“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
      (同上)《易传》用动态的观念搭起了儒家有机宇宙观的基本框架。《易传》把对立面的相互作用看成运动变化的泉源,提出“一阴一阳之 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等命题,初步揭示了对立统一律。《易传》 认为矛盾的双方构成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革卦•彖传》中说:“水火相 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天地革而四时成。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 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革卦的卦象是离下兑上,兑象征沼泽,含有水 意,离象征火。火在下,水在上,水火不相容,矛盾双方发生了斗争,遂引 起变革。《易传》把变革看成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主张在斗争不可避免的 情况下,“顺乎天而应乎人”,主动地推进变革,促进事物的发展。
      《易 传》并不一味地强调斗争,更重视对立面的统一、和谐,把刚柔相济奉为 “正中之道”。《易传》把对立面的统一称为“太和”,而“太和”是事物 发展的必要条件。“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 万国咸宁。”(《乾卦•彖传》)《易传》还看到发展的无限性,提出“穷 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命题。
      《易传•序卦》解释说,未济卦之所以放 在最后,正是要表示发展变易是没有终点的。《易传》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 家辩证法思想,对中国辩证思维传统的形成有深远影响。《易传》从有机的宇宙观和朴素辩证法出发,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哲 学。它主张“惟变所适”,顺应变化,与时倶进。
      它倡导刚健精神,提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象传》)、“其德刚健而文明, 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大有卦•象传》),这些警句鼓励人们奋发 有为,具有催人向上的力量,充分表达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中庸》以“诚”为中心范畴贯通天人关系,系统阐述儒家中庸之道 和心性修养理论。
      《中庸》认为,人性来自天命,“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 道,修道之谓教”。人性取决于天命,那么什么是人天共具的“性”呢? 《中庸》认为那就是“诚”。它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 也”、“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总 之,诚是天道的最高原则,是人道一切价值的源泉。人生应当以“诚”为追 求的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经过长期的自觉努力、长期的心性修 养。《中庸》提出,心性修养包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五个方 面,并强调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 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 行之弗笃,弗措也。”《中庸》借助天人合一的思维框架重申了儒家重教 化的传统思想。《中庸》还把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也纳入天人合一的框架。它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 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中庸之道本于天命,实行中庸之道甚至可以影 响天地间万物的生育繁衍。经过这样的解释,中庸不仅仅是仁与礼相配合的 最佳状态,而且变成人道与天道相配合的最佳状态。《大学》把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加以条理化和规范化,概括为“三纲 领八条目”。
      《大学》的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 于至善。”这就是所谓“三纲领”。它以极其简洁的语句点明儒家的宗旨, 这就是提高道德自我意识,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造就至善的理想人格。换 言之,儒学就是学习怎样做人的学问。为了实现儒家的宗旨,《大学》提出 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 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 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St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 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 后天下平。”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八条目。
      三纲领与八条目是统一的,都突出儒家治国以修身为本的主 题。《大学》把儒家政治与伦理紧密结合的学术风格表现得相当充分。《大 学》以提纲挈领的形式传达了儒学大旨,对于初学者很有指导意义,曾被宋 儒恰当地喻为“入德之门”。

    句***

    2016-07-19 10:46:4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话题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