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歼5.6.7.....系列飞机介绍

首页

歼5.6.7.....系列飞机介绍

最好能有附图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3-09 15:25:16
      歼-5战斗机
    歼-5是沈阳飞机公司制造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仿制前苏联米格-17F,工厂代号为“东风101”,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沈阳飞机公司于1954年10月开始试制,1956年7月19日原型机首飞,1956年9月投入批量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
        歼-5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和空战,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机翼后掠式中单翼布局,后掠角45°,双梁结构。机翼内侧有后退式襟翼,起飞和着陆可放下不同角度。机翼外侧是副翼,偏转角范围为±18°。机翼根部有起落架舱,主起落架收在机翼的两个舱内。
      机身全金属半硬壳式构造,外形为圆形截面的流线体。圆形机头进气道。机身后部装有可操纵的减速板。尾翼垂直尾翼分成上下两段,下段固定在后机身的承力斜框上,上段可拆卸。垂尾后掠角为55°41′。垂直尾翼后缘是方向舵,转动角度为25°。水平尾翼后掠角为45°,安装在垂直尾翼下段顶部,其后缘的升降舵,向上可转动32°,向下为16°。
      起落架前三点式起落架,均为单轮。座舱密封式单人座舱,应急时舱盖可抛掉,装有弹射座椅。系统操纵系统为硬式操纵。副翼调整片和升降舵调整片为电操纵。 歼-5技术参数 外形尺寸:11。36米(机长)×9。6米(翼展)×3。
      8米(机高)。 机翼面积:22。6㎡。 空重:3939kg。 正常起飞重量:5340kg。 最大起飞重量:6000kg。 最大载油量:1170kg(机内);1834kg(带副油箱)。 最大平飞速度:1145公里/小时(高度3000米);0。
      994马赫(高 度11000米)。 巡航速度:80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16000米。 爬升率:4548米/分。 极限过载:8G。 最大航程:1020公里(标准);1560公里(带副油箱)。
       发动机:1台涡喷-5离心式加力喷气发动机,静推力2600千克,加力推力3380千克。 武器系统:机头左侧下方装两门23毫米机炮,机头右侧下方装一门37毫米机炮,备弹量为200发;机翼下可挂载2枚100kg或250kg炸弹。 歼-5的主要改型有歼-5甲和歼教-5。
      另外有少量退役歼-5被改装成了无人靶机和无人攻击机(在拆除了机炮和其它设备后,安装了500公斤弹头,飞行距离达1560公里)。 中国歼-6系列战斗机 歼-6甲主要性能指标: 机长:14。64米(不包括空速管时12。54) 翼展:9。
      04米 机高:3。89米 空重:5447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8824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7400千克 正常载重:195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1450千米/小时(高度9000米) 巡航速度:900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17900米 最大航程:1390千米,带副油箱2200千米 续航时间:1时43分,带副油箱2小时38分 武器装备:3门航炮,翼下可挂空空导弹、火箭、炸弹和副油箱等。
       歼-6歼击机,原型为苏联米格-19歼击机,是第二代战斗机,也是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目前在我国还有两三千架在服役。歼-6多次击败比自身强大的敌方战斗机,不管具体情况如何,还是值得我们铭记的。 歼-6机采用头部进气,后掠翼,正常式布局,具有尺寸少、重量轻、推重比大、机动性好等特点,适用于近距空战格斗,除装备中国的空军和海军外,还向国外出口。
      大批生产的歼-6和歼-6甲等始终是空军和海军航空兵60、70年代主力战机,长期活跃于国土防空作战。 歼-6火力强大,使用三门30-1型30mm机关炮,初速780米/秒,射速850发/分,三炮齐发,威力无比。 歼-6最早由沈阳飞机厂(现沈飞集团)研制,该厂自1953年开始参照前苏联米格-19波(Л)型和埃斯型歼击机研制的。
      工厂称其为“东风102”,于1959年9月23日首飞成功,试飞员是吴克明。后因首批飞机出现质量问题,又于1961年重新仿制米格-19埃斯型飞机。新机在1964年9月23日交付部队,并被正式命名为歼-6。 歼-6装两台图曼斯基RD-9BF-811(РД-9Б系列)型九级轴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
      该发动机在中国由沈阳黎明机械公司于1958年开始仿制,名称涡喷-6(WP-6),加力推力3200~3650千克,正常推力2500~2900千克,采用电气机械液压联合控制。从1962年开始,成都发动机公司也试制该发动机,同年9月制成。涡喷6甲系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为满足强-5飞机的需要改型研制的,从1964年到1983年经过四个批次的改进,性能有较大提高。
       六十年代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歼-6。印巴战争中歼-6共击落一架米格-21,八架苏-7和三架英制“猎人”战斗机,自己损失三架。当时在巴的美国顾问认为歼-6技术水平相当高,爬升率比印度的米格-21和巴基斯坦当时拥有的美制F-104都快,低空缠斗性能好过当时亚州除F-86外的所有战机,在加挂两枚美制AIM-9P/L“响尾蛇”空空导弹后,威力更强。
       1980年,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建设了歼-6大修厂,可检修歼-6机身和大多数零部件。同时该厂还设计了1140升的机腹保形油箱,该油箱后来还被中国空军采用。目前巴方正用歼-7PG替代歼-6,仅保留两个中队作为后备用途。到2002年3月,随着歼-7PG投入现役,目前巴基斯坦的歼-6已经全部退役。
       歼-6是中国沈飞工业公司制造的单座双发超音速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前线局部制空权,也可执行一定的对地攻击任务。歼-6是根据前苏联米格-19仿制和发展的,1958年初开始研制,1960年投入批生产,1986年停产,共生产了数千架。该机有歼-6Ⅰ、歼-6Ⅱ、歼-6Ⅲ、歼教-6)、歼-6甲等多种改型。
       歼-6主要改型包括: 歼-6甲全天候战斗机,即米格-19P,头部机炮取消,可带两枚PL-1空空导弹,空速管在右翼尖。进气道上端和隔板中央加装了RP-1测距雷达(搜索距离2千米),54年7月首飞,55年开始大量生产。甲型是由沈阳飞机厂和南昌飞机厂于1958年开始,同时仿照米格-19波型研制的。
      后因质量问题,于1974年移交贵州飞机厂重新研制,并在1975年12月首飞。发动机采用2台涡喷-6发动机,单台推力25。497千牛,加力推力31。871千牛。 歼-6I型,于1966年研制成功,为高空截击型,提高了升限,三航炮,进气口有铝制整流锥。
      换装了推力更大的涡喷6甲发动机,增大了机翼和襟翼的面积,减少了不必要的设备和结构重量,取消了翼根航炮,只保留了机头右下方的1门。由沈阳飞机厂研制。 歼-6Ⅱ型,1969年3月25日首飞,用于高空高速拦截,实用升限17500米。机炮配置改为两门机身炮,进气道中央有可调整流锥,机头有8个辅助进气门。
      进一步扩大机翼面积,减轻了结构重量。发动机采用2台涡喷-6甲,推力29。42千牛,最大速度1548千米/时。在这幅图片里空速管向上折起,这是歼-6的一大特点。 歼-6Ⅲ型,1969年8月5日首飞,高空高机动型,三门30mm航炮,进气道同歼-6Ⅱ,减速伞舱移到垂尾底部。
      换装涡喷6-甲发动机,使全机推重比提高到0。988。增设两级可调进气调节锥。减小了翼展,延长翼弦,增加翼面积,使翼载减小到6千克/平方米。 歼教-6,由沈阳飞机厂研制,于66年开始研制,1970年11月6日首飞。歼教-6前机身加长375毫米,为后座舱提供了空间。
      为改善后座的前方视界,风挡、座舱盖比歼-6加高80毫米,前座椅头靠降低40毫米,后座椅提高70毫米。风挡换成34毫米无机钢化胶合防弹玻璃。歼教-6仍使用涡喷-6发动机。只保留机头右下方一门30mm机炮,翼下两个挂梁可挂火箭发射器。着陆伞舱移到垂尾根部,避免放伞时受到喷气冲刷。
      后机身下加装双腹鳍,以保证方向安定性。机上增加机组通话设备、全罗盘、信标机、无线电高度表,机头右上方加装3型照相枪。 其他改型还包括歼-6Ⅲ改,74年研制,是Ⅲ型的改进型,翼尖加2枚导弹,解决了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 歼-6IV型,是1970年改装的夜间截击型,只有两门机翼炮,薄进气道唇口,进气道得到扩大,加长了机身,并在机头安装国产雷达。
      进气道唇口变薄以扩大截面积。采用加大的歼-6Ⅲ型机翼,两门翼根30mm航炮。其他与歼-6Ⅲ相同。 歼-6乙是南昌飞机厂以米格-19波埃姆型为原型,仿制而成的全天候导弹截击机。它在机翼上安装了4个固定导弹发射架,可携带4枚PL-1空空导弹。翼根保留了2门航炮。
      减速伞舱移至垂尾根部。 歼-6服役时是相当先进的一种机种,但在60年代中期后军用航空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美国高技术的航空器在这段时间不断侵扰我国,歼-6的不足也逐步凸现。首先是其高空拦截能力弱,难以有效的对付美国高空侦察机,如U-2和“火蜂”无人侦察机,仅能借助高空跃升这种危险而效率不高的办法抗击;其次速度慢,歼-6曾经具有不错的速度优势,但当美军普遍装备两倍音速战斗机之后,歼-6的速度显得跟不上,尽管曾经击落过高速的F-104等战斗机,不足以弥补其劣势;由于当时我国电子技术上不去,火控雷达、导弹研制进展缓慢,歼-6长期依赖机炮进行作战,射程、威力均难以满足需求。
      最后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当时国内长期的政治斗争严重影响了歼-6的研制、改进工作,甚至长时间歼-6为致命的质量问题所困扰,成批的“东风102”(59式,原型的代号)报废在沈飞厂房,最终触动了周总理等高层才得以解决。 幸甚相关部门领导在中苏交恶前大力引进了米格-21的设计图纸及样机,后自行仿制出了歼-7。
      它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我军的战斗力,目前装备数量高达3000架的歼-6已逐步退出现役。 中国歼-7系列战斗机 歼-7PG主要性能指标: 机长 14。885米 机高 4。103米 翼展 8。32米 机翼面积 24。88平方米 空机重量 5294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 7542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9102千克 载油量 2000千克 副油箱载油量 1400千克 最大飞行速度 2马赫 爬升率 200米/秒 最大航程 2200千米 实用升限 18000米 起降距离 600-700米 作战半径 800千米 歼-7飞机先是由中国沈飞工业集团,后转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在前苏联米格-21Φ13战斗机的基础上发展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战区制空权,并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
      该机于1964年开始研制,1966年首飞,1967年6月批准定型投入批生产。歼-7属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是我国目前的主力战斗机。歼-7飞机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机动性能好、近战火力强、维护简单等特点,除装备中国空军外,还向其他一些国家出口。 米格-21是最有名的战斗机之一。
      在飞行史上,从来没有一种飞机有那么多种改型(30多种),被那么多国家采用(49个国家),并被用于那么多实战中。在苏联,共有15种主要改型的米格-21在三处工厂批量生产了28年(从59到87年)之久。 米格-21的几种原型机曾创下了不下17个世界纪录。
      米格-21总产量超过8000架,现在还在各国空军服役的尚有5500多架。 歼-7基型揭开了歼-7系列的序幕。此后歼-7衍生了众多的改型,包括I型、Ⅱ型、Ⅲ型、A型、B型、E型、M型、MG型、PG型、P型、MP型、FS型、MF型等。 其中A,B,M,P等型号用于出口。
       。

    人***

    2007-03-09 15:25:16

其他答案

    2007-03-09 14:19:49
  • 沈飞有个展览馆 介绍的都是歼击机  是中国的都有 自己去看看吧 

    z***

    2007-03-09 14:19:4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