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整形美容
眼部整形

急急急!!!有关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我有个朋友她的女儿患了这个病,从出生到现在已经经过多种治疗,都没好,现在已经1岁了,打算5月份做手术,请问有这方面经验的家长们或专家,如果做手术,成功率会有多少?手术如果不成功的话会怎样的.但是她现在学走路时,还能走,但是就是那个脚不怎么够力而已!其实是不是一定要做手术呢?我也为他们的宝宝担心!
小*** | 2007-04-09 10:52:20

好评回答

2007-04-18 12:04:42
j*** |2007-04-18 12:04:42 96 32 评论
 手术效果好坏的关键在于你选择的医院与主刀医生,下面给你介绍这个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手术的方法,术后处理等,供你参考: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

  (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关节囊成形术

  [适应证]

  1.对1~3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经手法复位失败者。

  2.下肢牵引后,股骨头接近髋臼边缘,且复位后,中立位稳定者。

  3.髋关节造影显示髋关节囊呈哑...

查看全部>>

 手术效果好坏的关键在于你选择的医院与主刀医生,下面给你介绍这个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手术的方法,术后处理等,供你参考: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

  (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关节囊成形术

  [适应证]

  1.对1~3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经手法复位失败者。

  2.下肢牵引后,股骨头接近髋臼边缘,且复位后,中立位稳定者。

  3.髋关节造影显示髋关节囊呈哑铃状,盂唇内翻,股骨头韧带粗大,髋臼内有纤维组织填充,阻碍手法复位者。

  [术前准备]

  患肢皮肤牵引2~4周,重量3~5g,X线片证实股骨头接近髋臼平面。

  [麻醉]

  全麻。

  [体位]

  仰卧位,患肢臀部垫高。

  [手术步骤]

  1.采用髋关节前侧切口(Smith-Petersen切口)自髂嵴中点向前下方至髂前上棘,在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之间向下延伸,稍弯向后到大腿中上1/3为止。

  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显露股外侧皮神经、阔筋膜张肌、缝匠肌和股直肌.

  3.将股外侧皮神经牵向外侧,由髂前上棘开始,分离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显露股直肌和髂腰肌。

  4.切断臀中肌及阔筋膜张肌在髂嵴上的起点,用骨膜剥离器由髂骨外侧面骨膜下剥离臀中、小肌,向下牵开臀肌瓣,并切断股直肌向下翻转。结扎、切断旋股外侧动脉、静脉,显露关节囊。

  5.将髂腰肌腱和关节囊分离开,“Z”形延长切断肌腱,必要时切断内收肌,松解关节囊周围挛缩的组织。沿股骨头或与髋臼缘横行切开关节囊。

  6.充分剥离关节囊与股骨头之粘连,切除多余的关节囊,并切除部分增生的髋臼缘,剪除股骨头韧带,清除髋臼内纤维组织。
  7.冲洗关节腔,助手固定骨盆,术者将股骨外展,内旋位牵引,使股骨头复位。在患肢外展内旋位重叠缝合关节囊。

  8.冲洗创面,彻底止血,髋腰肌延长缝合,股直肌,臀中、小肌及阔筋膜张肌原位缝合。测试关节活动范围,如无脱位现象,逐层缝合切口,双侧髋人字石膏固定。

  [术后处理]

  髋人字石膏固定9个月,每2~3个月更换1次,每次更换石膏逐渐减少外展内旋角度,直至正常。固定期间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活动,每3个月拍片1次,证实髋臼发育较好,拆除固定,加强功能锻炼,逐渐练习负重。

  如股骨颈前倾角过大,术后3~6个月行转子下截骨矫正,恢复下肢正常轴线。

  (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髋臼加盖术

  [适应证]

  在14岁以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并发髋臼发育不良,经手法复位仍有脱位者。

  [术前准备、麻醉、体位]

  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关节囊成形术”。

  [手术步骤]

  1.切口与显露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关节囊成形术”。

  2.显露髋关节后,检查股骨头脱位情况及引起复位困难的原因。必要时切断挛缩的内收肌腱和股直肌腱。松解关节周围纤维组织。

  3.沿股骨头或髋臼边缘平行切开关节囊,清除髋臼内纤维脂肪组织。助手固定骨盆,术者将股骨外展内旋位向下牵引,使股骨头复位.
  4.根据髋臼的深浅和倾斜度,在髋臼上缘2cm的髂骨外侧壁上,采取不同角度用宽截骨刀将髋臼上缘、后上缘凿成一带蒂的骨瓣,其深度近似髋臼,用截骨刀从上向下和从后向前翻折骨瓣,盖于股骨头上方,加深髋臼的深度.

  5.然后从髂嵴处取下多个楔形骨块,紧密填于骨瓣与髂骨之间的间隙内,使加深的髂臼得到充分固定。

  6.冲洗切口,重叠缝合关节囊,将切断的肌腱原位缝合(图13),逐层缝合切口。双侧髋人字石膏固定.

  (三)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

  [适应证]

  6岁以上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其他手术失败者,可考虑此手术。

  [术前准备]

  线锯、四孔接骨板、螺丝钉等。

  [麻醉、体位]

  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1.采用髋关节前侧切口,长16~18cm(见图1)。

  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由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之间分离。将缝匠肌于附着处切断并用骨膜剥离器由髂骨外侧面骨膜下剥离臀肌至髂骨后方。在股直肌上方局限地剥离髂骨内侧面骨膜,直至坐骨大切迹.
  3.在股直肌斜头下与关节囊外进行分离,然后切断反折头,充分显露关节囊在髋臼外上方的附着处。沿关节囊附着线,前自髂前下棘,后至坐骨大切迹,作截骨术,截骨方向由外向内呈20°倾斜,为了准确定位,手术应在X线透视下定位。截骨尽可能靠近髋臼水平,但不要进入髋臼,使截骨平面呈弧形,近似髋臼上缘.

  4.骨盆截骨后,患肢外展并向内上方推移,使截骨线下段髋臼向内移位,以股骨头外侧面恰好与近段截骨端的外侧缘平齐为准。位置满意后,用接骨板固定(图16)。冲洗创面,切断的肌原位缝合。逐层缝合切口,患肢轻度外展,双侧髋人字石膏固定。

  [术后处理]

  髋人字石膏固定4周,拆除石膏后逐渐活动髋关节,骨折愈合后开始负重行走。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07-04-11 11:39:02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良好。婴儿出生后应注意检查,发现畸形立即治疗,争取在小儿走路之前复位。因这时肌肉和韧带都比较松弛,且多属于脱位前期或半脱位,复位后股骨头在髋臼内可刺激髋臼发育。(1)1岁以内,一般采取保守疗法,将髋关节放在外展位以复位。无论单侧或双侧脱位都要外展双髋。患儿多在门诊治疗。初生儿至3个月可使用外展枕垫,有三角形髋外展枕垫或梯形髋外展枕垫,后者外展髋部...

    查看全部>>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良好。婴儿出生后应注意检查,发现畸形立即治疗,争取在小儿走路之前复位。因这时肌肉和韧带都比较松弛,且多属于脱位前期或半脱位,复位后股骨头在髋臼内可刺激髋臼发育。(1)1岁以内,一般采取保守疗法,将髋关节放在外展位以复位。无论单侧或双侧脱位都要外展双髋。患儿多在门诊治疗。初生儿至3个月可使用外展枕垫,有三角形髋外展枕垫或梯形髋外展枕垫,后者外展髋部的角度可以更大些。3个月以上稍大小儿,可用支具及牵引法复位。支具包括“⊥”形木板或铝制支具,二者都需量体制作。支具要用泡沫塑料垫或人造革面厚垫垫好,使患儿舒适。木制板简易、经济,而铝制支具轻便,会阴部更便于护理,且可调节两腿外展度,逐渐外展,避免暴力。牵引法:是用牵引外展两下肢的方法复位。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水平外展牵引架直腿牵引,一是悬吊外展牵引架屈髋牵引。(2)1~3岁小儿多采用内收肌切断,闭合复位疗法。此类患儿不需住院。治疗分三期进行。第1期内收肌切断闭合复位。然后将双侧长腿屈膝90°,石膏放在髂外展位,用一条木棍支撑两腿,以维持外展位。第2期换蛙式石膏为双侧髋人字石膏并内旋患肢。第3期改双侧髋人字石膏为双侧小腿石膏,从膝下到踝以上,分开22下肢于外展位。治疗每期为3个月,9个月为一疗程。这一阶段的护理主要是石膏固定的护理。由于病人不住院,应嘱咐家属密切注意包扎石膏肢体的血运,发现问题后急速来医院检查。(3)3~7岁的治疗方法是切开复位手术治疗,常做的手术是髋臼成形术、关节囊周围截骨以及髋骨截骨术。对年龄较大、脱位较高的患者,术前必须先切断内收肌、髋腰肌,然后进行股骨下端骨牵引,把肌骨头拉到髋臼水平,再进行复位。术后用髋人字石膏固定6周。(4)8岁以上小儿、12岁以前有条件者仍可争取解剖复位。12岁以后只做内移截骨或异位髋臼再造术。骨盆支撑截骨,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固定4~6周。一般去除固定半年后,可开始下地,不负重至逐渐负重。
    刘*** | 2007-04-11 11:39:02 100 37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