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与婆婆相处

首页 如何与忧郁症患者相处

如何与婆婆相处

与婆婆住在一起,该如何与婆婆搞好关系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4-18 09:16:36
      自古以来婆婆和媳妇之间就是个难以解决的矛盾体
     
    婆婆于我们不是血亲,但是因为老公,她只好无奈的成为我的亲人。 
    于是这个亲人好奇怪,她是没有感情基础、生活基础的亲人。 
    这样一个人,结婚前是陌生人,结婚后就要成为亲人,没有相识相知的过程,没有选择的余地。
       我们一定要接受吗?????? 她又凭什么接受我们呢? 是谁让我们变成亲人? 是谁呢? 是我们的先生。 凭这个我们深爱的男人,我们接受那个陌生的女人成为我们的另一个妈妈。 凭这个他们深爱的儿子,她们必须接受陌生的年轻的女人成为她们的女儿。
       在她们的眼里,儿子一点点的被别人占有,不再跟他说心里话,几十年的辛苦虽未奢望有回报,只是抚养长大的那个人真的要被别的女人分去大部分的爱。 那种痛是很特别的。 所以做妻子的爱自己的老公,就要为爱付出一点牺牲,为爱老公而要理解婆婆 ,与婆婆和睦相处,老公会因此更爱你。
       。

    胖***

    2007-04-18 09:16:36

其他答案

    2007-04-18 15:17:43
  • 理解,真的,做为一个晚辈,你得理解她。
    俗话说,老小老小,老人有时就像小孩,你要给她对长辈的尊重,也要给她对小孩子的爱心。祝福你。

    小***

    2007-04-18 15:17:43

  • 2007-04-18 14:42:40
  • 首先要了解你婆婆的性格以及心理状态,扬长避短,投其所好,知道她心里想什么就好相处了.

    老***

    2007-04-18 14:42:40

  • 2007-04-18 14:27:53
  • 信任很重要,同时也要适度让步`

    萤***

    2007-04-18 14:27:53

  • 2007-04-18 11:54:44
  • 虽然说婆媳是大问题,但只要相处好,懂得尊老爱幼就不难相处了!

    玫***

    2007-04-18 11:54:44

  • 2007-04-18 10:48:19
  • 像对待自己的妈妈一样与婆婆相处,高兴的时候就高兴,不高兴的时候也要告诉婆婆,有什么难题的时候要要征求一下她的意见,呵呵,我就是这样做的,感觉还不错。
    我婆婆现在是有什么好东西自己都不舍得吃,都要留着给我,感动!
    与婆婆相处关键是随其自然,与之交心,别把她当婆婆,就像自己的妈妈一样。

    好***

    2007-04-18 10:48:19

  • 2007-04-18 10:39:34
  • 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信任,学会宽容!!!!!!!!!
    祝你成功!!!!!!

    1***

    2007-04-18 10:39:34

  • 2007-04-18 10:31:46
  •   改善“婆媳关系”的对策 
    一、 认知的改变:良好的“婆媳关系”攸关三个人——婆婆、媳妇、儿子,经营和睦的家庭关系需要三方的努力。以“岳母关系”为参照,“岳母关系”的品质普遍好于“婆媳关系”的关键在于:岳母把女婿当自己的儿子看(至少是半个儿子),女儿嫁出去较少有失去女儿的失落感,反而又觉得有多了个儿子的亲密感和幸福感。
      这点是和婆婆的心态的区分。太太对老公爱的愈深就愈能接受婆婆如果还未能接受婆婆,至少表明你对老公的爱还不够成熟、深刻。 二、 婆婆的心态:把媳妇当自己的女儿看,不要有“人家的姑娘”的分别心,以对待自己的儿女的心态和她相处,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三、 太太的心态:把婆婆视作自己的母亲那样照顾,尽可能的去体谅老人的性格或其它不足。同时,当和婆婆有矛盾时,千万别犯和婆婆“争老公”的“低级错误”。无论老公多么爱你,你也无法替代她的母亲的分量的。而且,你只可以成为他的太太,不可以成为他的母亲,如果那样,你们的婚姻将很危险。
       四、 儿子的心态:是斡旋“婆媳关系”的“外交官”。有许多“婆媳关系”是“笨儿子”造成的。如果说,“婆媳关系”有着天然的敏感因素,那么儿子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及发挥协调、咨询的功能就愈发显得珍贵。 五、 “不记隔夜仇”:一旦有了“婆媳”的摩擦,立即处理,直接沟通,以真实的感受为出发点,建立有效的冲突处理的机制是关键。
      有些“婆媳关系”开始尚好,后来产生摩擦隐藏于心,形成婆媳之间的“冷战”,对家庭关系的伤害是巨大的。 概括之,“婆媳关系”并非洪水猛兽,只是一种两代人的亲情关系,完全可以凭借人为的努力改善之。无论发生了什么,都没有对错,也无须追究对与错,一切不和谐的因素都是人的心理起的作用,也都可以靠智慧来化解。
       为了幸福美满的家,让我们都学习成为有智慧的婆婆、太太和老公吧! 众媳妇谈婆媳关系 我觉得婆媳之间挺好相处的。关键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即使遇上个不讲理的婆婆,你也不应该激化矛盾,而要想对策,如果一天到晚觉得自己实在委屈,老想自己吃了多大亏的话,就永远不会解决问题,其实老人都是需要哄的,要不怎么叫老小孩呢,人常说:你敬我一寸我敬你一尺,如果你对她始终像对待自己最亲的人一样对她,恐怕铁石心肠也会溶化。
       妈妈我是深有感触,我的公婆以前都是我们这个小城市的领导,养成了凡事都自命不凡的习惯,特别是我的婆婆,我和爱人结婚10年来,所有难听的话都从她嘴里听到了,特别伤人,我和丈夫因为这经常吵架,甚至想离婚。可冷静下来,又觉得不值,我又不是和她过一辈子,忍忍吧,好在丈夫后来意识到她母亲的做法确实欠妥,所以表面上他也帮着我消气,其实他心里很明白,她母亲再对再错也是他母亲,我也很清楚,所以还是忍忍吧。
       我的婆婆心里对儿子是无比的爱,因为儿子是她最大的骄傲和自豪,儿子对她也是无比的孝顺,言听计从,但我总认为做人做事都要客观,不能因为她是母亲,她的一些落后的迷信的东西也要听从,我们的分歧因此而起。婆婆总认为自己是功臣,喜欢夸耀自己,还喜欢孙子,在我面前毫不掩饰,可我生的是女儿。
       我认为婆媳之间能不能和平相处的关键在于是不是同住。不同住的话,那么两者之间就会很礼让,不会产生一家人的感情,就会很陌生;同住的话,两者之间就很容易产生感情。比如说我,由于没有房子,结婚后一直和老人同住,处得还不错。后来有了小孩以后,婆婆一直带着小孩,很辛苦的。
      我认为只要我真心的对她,她也会同样地对我的。我甚至可以在婆婆面前撒娇 我和婆婆的关系表面上是非常好的,因为从没有争吵,但是从心里讲,我是无法对婆婆像对自己的母亲那样的,我自认为责任在婆婆(好像有些推卸责任?)我是一个比较好相处的人,我一直信奉——待人以诚,不言则信矣!刚刚结婚时我一直把婆婆当作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是真心实意的,从心底里的尊敬和关爱)可是婆婆做了几件瞒着我的事(不好细讲),才使我清醒地意识到她虽然表面对我很好,事实上她还是一直把我当作别人的女儿对待,我很遗憾的是我丈夫也没觉察出来这对我是多大的伤害! 婆媳关系之我见 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婆媳之间的关系,向来是中国人家庭关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主题。
      婆媳之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矛盾呢?怎样正确的处理婆媳之间的矛盾呢?下面,我将就一个小案例,对这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案例:这是一个很热闹的家庭。婆婆,儿媳,丈夫三口人住在一起。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里两个女人,也打得不亦乐乎。婆婆是急脾气,儿媳受不了,两个人天天闹矛盾;丈夫是个好脾气,遇上婆媳吵架,他也不说什么,只哈哈一笑就算了。
      媳妇向他埋怨婆婆,他听着;婆婆向他说媳妇的不是,他也听着。这样的家庭,是中国城乡千千万万个传统家庭的一个缩影。婆媳关系的丝线,剪不断,理还乱。 像这样的家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婆媳之间的矛盾呢?这可以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作出说明。原来,在潜意识里,母亲是男孩亲近的第一个女性,也是他爱的第一个女性,男孩依恋母亲,需要一个和母亲具有类似特点的女性来结成伴侣,度过一生。
      于是,“小小子,坐门墩,哭着喊着要媳妇”,人类也就一代代繁衍下去。男孩长大,真的娶了媳妇,儿媳也就常常具有某些和婆婆类似的特点。俗话说:“同性相斥”,婆婆和儿媳都是女人,又有某些类似之处,上面的案例中,婆婆和儿媳相互排斥就不奇怪了。除了这些,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在内心深处,婆婆想得到儿子的爱,媳妇想独占丈夫的爱,于是两个人竞争着想要得到爱,谁也不想丧失被爱的幸福,遇到家庭结构本来就有一定问题的时候,婆媳也就不能不吵架了。 在这样的家庭里,怎样处理婆媳之间的矛盾呢?我想对这个家庭提出五点建议。 第一,找到家庭的资源所在,并接近这个资源,适当拉开与伤害性人物的距离。
      在上面例举的这个家庭里,儿子/丈夫能接纳、容忍婆媳矛盾的双方,具有像海一样包容的性格,是具有最大资源的人物。儿媳可以少关注婆婆的一些具有伤害性的态度,而更多的关注丈夫的语言和行动,也就是接近资源人物以获取能量。通过儿媳和丈夫接近而适当拉开与婆婆的距离,小家庭的分化逐渐进行;通过改变心理能量投注和实现更加积极的投注,逐渐为小家庭注入心理能量。
       第二,认同、学习资源人物的做法。比如上述的这个家庭中,儿媳作为年轻的、有更大弹性的一代,可以多向丈夫的做法学习。丈夫采用了忽略伤害性态度的做法,儿媳可以和丈夫讨论这种做法:“这种忽略的方法好不好呢?还有什么办法呢?也许丈夫可以更多地参与和起到作用?”夫妻二人一起调整,从而找到一种建设性的、积极的态度和方法。
       第三,更多的把心理能量投注于婆媳关系以外的世界,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爱别人的能力。比如上述家庭,儿媳可以更加积极努力的工作,并增加与丈夫在一起的生活情趣,更多的关心丈夫,通过爱来抵消和疏泄不愉快的情绪。 第四,适当满足老人正常的心理需求,培养“分享爱的能力”。
      比如,在家庭气氛比较愉快的时候,夫妻二人一起,多陪老人拉拉家常,听听“革命家史”。付出爱心,也就得到人情味儿,就好像往一锅沸腾的汤里倒了一瓢凉水,让家庭舒心、爽心、安心。 第五,在上述家庭三个人的互动中,婆婆也要逐渐接受新的家庭结构。三个人都努力,这个家庭会越变越好。
      而儿媳只有能处理好家庭中的关系,等到自己成了婆婆以后,才能减少“农民起义军最终成了皇帝”这样的悲剧。 l.婆媳关系容易失调的原因 观察和研究指出,婆媳关系容易失调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关系的特殊性。 家庭的基本关系有两种:一是夫妻关系,一是亲子关系,两者构成了家庭结构的基础。
      其它关系,如兄弟姐妹关系、姑嫂关系以及婆媳关系、祖孙关系都是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婆媳关系在家庭人际关系中有其特殊性。它既不是婚姻关系,也无血缘联系,而是以以上两种关系为中介结成的特殊关系。因此,这种人际关系一无亲子关系所具有的稳定性,二无婚姻关系所具有的密切性,它是由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的延伸而形成的。
      如果处理得好,婆婆和媳妇各自“爱屋及乌”——婆婆因爱儿子而爱媳妇,媳妇因爱丈夫而爱婆婆,各得其所,关系就会融洽。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则婆媳之间会出现裂痕,难以弥补。 (2)利益分歧。 婆媳同在一个家庭中生活。有共同的归属,自然也就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双方也自然都希望家庭兴旺发达。
      这是婆媳利益一致的一面。但同时也常常在家庭事务管理权、支配权等方面发生分歧,出现矛盾,甚至明争暗斗。我国家庭中有“男治外、女治内”的传统,婆婆做了几十年的内当家,现在把权力交给媳妇,媳妇在家庭事务中唱起了主角。对这种角色的转换,做婆婆的往往不易适应。
      “有的婆婆虽已年过花甲,却仍希望继续保持在家庭中的经济支配权,或者难以接受完全由媳妇掌握家庭经济大权的事实;而做媳妇的也往往不甘让步,这就难免发生矛盾。即便是婆婆和媳妇共同持家,由于各自的地位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需要不同,也容易产生分歧。
       (3)相互接纳不良。 婆媳原来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之中,各有自己的生活背景、生活习性,而现在婆媳在一家生活,这就有一个逐步了解、相互适应的过程。如果适应不良,彼此不能接纳,便会关系紧张,矛盾丛生。 (4)中介失衡。 在婆媳关系中,儿子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
      儿子的这种中介作用如果发挥得好,则可以加强婆媳之间的情感联系,反之,则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出现“两面受敌”的困境。尽管母子情深,也难以避免结婚以后这种关系变得复杂的事实。因为夫妻之间毕竟在活动、打算、开支以及交往等方面有着更多的共同点。在这些问题上,夫妻观点的一致性往往要超过母子观点的一致性。
      这是因为儿子和母亲相隔一代,在心理上存在着差异,这样就容易造成儿子中介作用的失衡。如果母亲不理解,就会产生“娶了媳妇忘了娘” 的心态,误认为儿子对自己的感情被儿媳夺去了,而迁怒于儿媳。 2.婆媳关系的调适 前面我们分析了婆媳之间容易产生矛盾的原因,那究竟怎样科学地处理婆媳之间的关系。
      这里,我们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1)相互尊重与谅解。 婆媳双方要妥善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首先得对这种人际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婆媳双方都要承认对方有独立的人格和经济地位,双方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而不是一种一方必须依从于另一方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双方或一方对这种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对方必须或应该听从、服从自己,从而把这种平等的人际关系视为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则必然会在行动上、态度上表现出来。由此导致双方关系的失调。婆媳之间的相互尊重要求双方有事全家协商处理,如经济开支、涉及全家的事务等要共同商量,养成民主家风;而属于个人的“私事”,则应互不干涉,个人享有“自主权”。
      作为媳妇,要多尊敬婆婆,因为婆婆年岁大,管家经验丰富;做婆婆的也不要总是在媳妇面前摆架子,要看到儿媳的长处,多尊重儿媳的意见。也就是说双方要相互配合,彼此尊重。婆媳长年生活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协调的事情,这时就更需要双方相互谅解。所谓“谅解”,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我们的先辈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所提倡的“设身处地”,“以己度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原则,都包含着谅解的思想,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金玉良言”,也完全适合于处理婆媳关系。 要发展良好的婆媳关系,双方都需要学会谅解对方、体贴对方。例如星期天去游园,做媳妇的不要只和丈夫、孩子去,把公婆留在家里,应该一同前往,这样婆婆也就不会产生寂寞孤单的感受。
      反之,媳妇对丈夫照顾较多,对婆婆相对照顾不周,做婆婆的也应多予体谅。如果婆媳双方在相处中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相互谅解,婆媳非但不会出现大的矛盾,而且还会发展得如同亲子关系那样密切。 (2)避免争吵。 婆媳之间出现了分歧、产生矛盾时,双方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
      即使一方发脾气,另一方也应克制自己的情绪反应,等对方情绪平静之后再商讨处理所存在的问题。心理学告诉我们,消极而强烈的情绪容易使人失去理性,导致冲突升级;争吵还具有“惯性”,即一旦因一点小事“开战”,日后往往有事便吵,久而久之,成见会越来越大。
      因此,当一方情绪反应激烈时,另一方应保持冷静与沉默,或者寻机走脱、回避,等事态平息后再交换意见,处理问题。 此外,婆媳双方平日有了意见,切忌向邻居、同事或朋友乱讲。我国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捐东西越捐越少,捎话越捎越多”。说的就是“传话”在人际关系中的不良作用。
      婆媳失和,向亲朋邻里诉说,传来传去,面目全非,只会加剧矛盾。作为婆媳,应引以为训。 (3)物质上的孝敬与情感上的交流相结合。 作为儿媳要和婆婆搞好关系,除了物质上孝敬之外,还应注意和婆婆搞好感情交流,消除心理上的隔阂。只有彼此心理及时沟通,双方的心理距离才会缩短。
      因此,做媳妇的平日里要经常向婆婆问寒问暖,每逢老人身体不适,更需悉心照料,使老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 (4)发挥儿子的中介作用。 如前所说,婆媳关系本来就是亲子关系与夫妻关系各自的延伸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家庭人际关系,儿子在婆婆关系中扮演着“中介”角色,儿子作为婆媳关系的中介点,对婆媳双方的性格特点最为了解。
      因此,儿子在处理婆媳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①儿子可以帮助婆媳进行心理沟通。所谓“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回流。通过儿子的沟通,婆娘之间可以更轻易地消除心理上的屏障,增进感情。例如平日家中有什么关于婆婆的好事,儿子可以多叫妻子出面,母亲过生日,买了东西叫妻子出面送给老人等。
      这些策略都有助于婆媳之间的情感交流。②婆媳之间发生矛盾时,儿子可以起疏导作用。由于婆媳之间既缺少母子间的亲切。又没有夫妇间的密切,因而出现了隔阂往往不容易消除,通过儿子从中周旋,可以消除心理屏障,使婆媳和好如初 。

    有***

    2007-04-18 10:31:46

  • 2007-04-18 10:11:38
  •     也许我没有阿朗姐结婚那么久,我才结婚几个月,但是和我婆婆已经相处了一年多了,我婆婆和公公对我好过对待他们的女儿。 
      
      一些婆婆对媳妇不好的缘故是因为她们以前的婆婆对她太过苛刻,倒致她心理不平衡,所以她有了媳妇后她也想这样对待自己的媳妇。
      我婆婆也是当年的受害者,她的婆婆对她是超级不好的。但是我很醒目,因为看到太多的婆媳关系了,所以我自己心里有想到说以后一定要和婆婆处理好关系。 一些老人家,除非她是有点过份的,要不只要你对她好,她都是舍不得对你不好的,我婆婆也是一样的。我们想要改善关系的话,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嘴巴甜点,不管是对老公的家人还是外人。
      对家人的话,我们有礼貌,他们认为我们尊重他们,他们心里都会开心;对外人的话,我们这个称呼他们,和他们打招呼,他们开心,家人也觉得这个媳妇人很好,很懂事,家人也会疼我们的。 对婆婆像对妈妈一样。也许一开头,婆婆对我们是不好的,但是我们要想办法对她好点,慢慢下来,她对我们也就会好,最重要的还是要尊重她,她是长辈,做得再不好,也是老公的妈妈,所以有些事,能忍就忍。
      有时候出去逛街或去旅游时,带点东西回来送给她,那样她是最开心的,而且也让她在外人的面前威风点。 家中的一些大小事,有时和她讲一下,即使明知她不能解决,让她知道一下也好!有时关于她儿子的事也让她知道点。有好多婆婆其实对我们不好是因为她认为我们是来和她抢她辛苦养大的儿子的,如果我们有时让她知道一些事,她心理平衡点,久之对我们也像对自己亲生的人一样了。
       还有一点最重要,就是你如果是在外面,和婆婆不住在一起,或是出差等,有时有空就打个电话给她,即使没话跟她说,问候一下她是否吃饭或是身体状况,她都会很开心的!! 以上就是我与婆婆的相处之道,不知是否能帮到你,但是在此祝你与你婆婆在以后的生活里相处开心!! 。
      

    皓***

    2007-04-18 10:11:38

  • 2007-04-18 09:32:12
  •   你要和老公多沟通,把自己对与婆婆相处的担心告诉他,希望他能够帮助你在婚后尽快地适应和婆婆一起居住的生活。并且和你的老公达成共训,对你和婆婆之间的事情希望他能冷处理,不偏听偏信,不表态。
    对于婆婆,你试着把自己当成她的女儿,可以用体谅的心去对待她,多和婆婆交流,去理解她。
      相信她爱自己的儿子也会爱自己的媳妇。对于一些家庭上的琐事,小事,多忍耐一点,多听老人的意见。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家毕竟经历过的人事物比我们多,如果能多多体谅他们的话,我想,矛盾会自然而然的化解掉。 相处的时候切记三个原则: 首先要确定婆婆不是敌人,非敌即友。
      但是这个“友”也是有分别的,不是无话不说的亲密好友,要把婆婆当成那种不把他当朋友可是又有相关利益需经常联络的“朋友”,见面热情寒暄可是不说心里话。婆婆是老公的妈,可是和媳妇可没“过命”的交情,又不能不相处,不尊重,那么保持一定距离的“朋友”关系就比较妥当了。
      说太多心里话,日后有不愉快的时候,难免会被当成小辫子 其次要在婆婆面前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什么坏习气最好别藏着掖着,光明正大并且自己不当是坏毛病的显示出来,婆婆就算是看不过眼也只好解释为“她就那个脾气”,不太较真了。否则,狐狸尾巴不小心漏出来,婆婆背地里的怪话可就不好听了 还有,要经常提醒自己“婆婆是老公的亲妈,看在老公的份上我也不能和她计较太多。
      ”这话要在婆婆有什么令自己不满意的时候在心里默念三遍,以避免自己当场发作和婆婆理论。使矛盾不至于现场爆发不可收拾。这话念多了城府深到婆婆当面指责你,你都面不改色全当她的话是在夸你了(这句是玩笑,别当真)。其实就是一句:别和婆婆有正面冲突。 当然如果婆婆的脾气真的很古怪,相处的确困难,你也可以分开过。
      例如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在相邻的小区买或者租一套房子,有时间的时候去陪陪老人家。但是,要先和老公达成共识,不要一意孤行哦。 。

    文***

    2007-04-18 09:32:12

  • 2007-04-18 09:12:07
  • :)我与婆婆一起住了10年,我婆婆是个好人。我们没有闹过一次矛盾,跟老人住在一起,记住了,要装聋作哑。
    干活呢,力所能及的干点,老人要是身体好,不会什么都让你干的。而且大家都是成年人,也没那么多的活。老人做饭给打打下手,抢着刷刷碗什么的。在老人面前和老公别太亲昵,什么搂着抱着的,不合适。
    跟婆婆有话就说,没有什么话也没必要去搭讪,自己做自己的事。
    出去买东西如果有合适的,给老人买点回来,不用很贵,只要让你婆婆知道你心里想着她就行了。
    老人有时候爱唠叨,这个时候就装聋子,说得不好听也别计较。
    总之呢,把她当成自己家的长辈,本来也要叫妈的。有些事情不要计较,吃点小亏也别在意。这样就能相处的好。
    当然有些婆婆也很各色,不过好在现在的人都很独立,好在一起,不好就出去租房住,婆媳关系也是双方的,都知道忍让就能相处的好。
    祝你有个快乐的婆媳关系。

    阿***

    2007-04-18 09:12:07

  • 2007-04-18 09:11:28
  • 首先就要搞好如何沟通,要懂得避忌,凡事都要忍让,始终都是以老为尊

    四***

    2007-04-18 09:11:28

  • 2007-04-18 09:06:43
  • 投其所好.尊她敬她关心她

    s***

    2007-04-18 09:06:4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家庭关系 相关知识

  • 烦恼
  • 心理咨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