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导气式原理:弹头出膛与枪机运动

首页

导气式原理:弹头出膛与枪机运动

  导气式自动原理中,弹头出膛与枪机再运动之间有时间差么?(有时间差的话,在弹头未出躺时,枪机就开始运动,这样势必会影响精度)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5-05 22:30:37
    他俩的关系是当子弹被击发时火药制造的热量推动弹头向前运动当弹头运动到导气孔时能量继续推动弹头前进而一部分会分散到导气孔里而导气孔与枪管的距离是就精确的计算了当弹头出膛的一瞬间气体正好完成了他推动导气箍向后运动的动作完成复进所以他们之间不存在影响精度的说法而影响精度的主要原因是当弹头出膛的一瞬间弹头和能量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后坐这才是影响射击精度的主要原因

    自***

    2007-05-05 22:30:37

其他答案

    2007-05-17 20:19:34
  •   当子弹击发后,弹头开始向枪口加速运动,在经过导气孔时速度已经很高,楼上诸位只考虑到弹头出膛需要时间,火药燃烧气体经导气管作用到活塞同样需要时间,弹头在导气孔以后的速度大约6~7百米/秒左右,而火药气体由于导气管拐弯的节流作用,实际的传输速度约为音速,这样在弹头出膛前火药气体还到不了活塞那里,不可能出现活塞先动作而影响精度的情况。
       诸位可能还有一个疑问,就是那么慢的气流在子弹出膛后就没有后续气体供给,有没有足够的能量去推动活塞,我自作聪明提前回答一下,由导气管引出的是一个峰值达到2000个大气压的气流脉冲,导气管的作用一是传输气体,二是将这个峰值脉冲缓冲为一个平滑的持续气流,这个气流到达活塞时平均压强仍可达到数十个大气压,即使导气孔、导气管有部分火药残渣或污物影响导气,仍可保证活塞可靠动作 正是因为导气管的节流、缓冲、滤波作用才使枪支得以简化,否则象楼上诸兄讲的那样,火药气体直接作用到活塞上,那么枪支的事故中除了出现炸膛外,恐怕还要有一个炸导气管的新名词。
       看到楼上新的介绍,我也想补充一下: 有导气孔引出的气体如果不考虑导气管的节流和缓冲作用,而是按楼上所介绍的直接作用于活塞使活塞运动,那么即使活塞截面积仅0。5平方厘米,那么活塞受到的冲击力也会达到1吨以上,到时候步枪不但会向前射出子弹,还会向后或向一侧射出点什么!。
      

    大***

    2007-05-17 20:19:34

  • 2007-05-12 17:42:09
  • 导气式的原理就在于:子弹接近膛口时,推动子弹前进的火药气体才会通过枪管前端的出气口推动复进机构向后运动,并进而推动枪机向后,以完成一次射击动作,同时为下次射击作好准备.所以,它们之间的动作存在时间差.但是,是子弹先出膛而后枪机才向后运动.

    x***

    2007-05-12 17:42:09

  • 2007-05-06 19:03:19
  • 就拿现在的步枪来说,普遍都是回转枪机,枪机框在引导枪机回转开锁之前要走完一段短暂的自由行程,在枪机框走自由行程这段时间内,枪机框虽然会运动,但是枪机依然是保持在原来的闭锁位置,确保对弹膛的封闭,因此基本上不存在枪机运动影响射击精度的问题.通常影响精度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枪机工作时的受力方向等.

    猫***

    2007-05-06 19:03:19

  • 2007-05-06 02:46:55
  •   本着对提问者负责的原则,我再修改一次答案,
    尽管从扣扳机到子弹出膛只是一瞬间的事,但从理论上讲,,弹头出膛与枪机运动之间还是有时间差的,枪机在子弹出膛前必然要先运动的。这是因为在子弹尾部过导气孔前,膛内压力达到最大,因此当尾部一过导气孔,气流必然剧烈冲击活塞,活塞受到冲击的同时必然导致枪机框向后运动。
      随后才是弹头出膛。这个时间差应该说是极其微妙的,但说没有又是不现实的。 弹头飞离枪膛后,膛内压力下降,枪管、枪机才和机匣分离以便完成开锁动作,道理很简单,应该不难理解。 说不影响精度并不十分确切,不过就是对于普通步枪来说不那么明显罢了,而对远程精度要求很高的狙击步枪则很少采用半自动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至于非狙击型枪械,对精度的要求不是太高,对此也就忽略不计了。为了避免让人对我的回答产生误解(这家伙是不是顺嘴胡咧咧啊)特此做如下 重点提示:关于导气式武器的原理,现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军械学校教材《枪械理论》下册里的原文附上,供参考: “射击后,当弹头在膛内运动至导气孔时,部分火药气体进入导气室,作用于活塞并传动枪机框向后运动或通过导气孔直接作用于枪机框,使枪机框向后运动。
      当弹头飞离枪膛,膛内火药气体压力降低后,枪管、枪机和机匣分离以完成开锁动作。导气式的特点是:枪管是不动的,枪管、枪机和机匣在射击瞬间有牢固扣合,活动机件通过从枪膛导出部分火药气体能量以完成自动动作。” 我的回答基本是按着这个路子来的,但也许对原文理解不透,在此请LZ再自己分析一下。
      教材里接着又说了: 导气式自动方式又分为活塞短行程、活塞长行程和导气管式三种。活塞短行程和导气管式略,仅对活塞长行程式做一陈述。 原文:”活塞长行程式是活塞与枪机框相连接的,当膛内部分火药气体进入气室,作用于活塞后,活塞即与枪机框一起后坐并完成自动动作。
      如56式冲锋枪、56式轻机枪、53式重机枪等“。 再多唠叨几句,看了楼下的高论,我想再补充点东西,就是关于气室结构特点方面的。这个气室结构有四种类型,分动力型、膨胀型、截流型和气管式,我军导气式武器均采用动力式气室,也就是说高压气流一进入气室立刻就冲击活塞,使活塞在短时间内马上就产生较高的速度,这和气管式是不同的,导气管式是火药气体要经过导气管冲击枪机框的前端面,它省略了活塞,故连发精度要好于动力式的,像美国的M-16就是,而AK之所以连发时会枪口上跳,与动力式气室的采用有直接关系。
      像有的同志所说的弹头出膛而后枪机再动,对于M-16我想还是合适的。而对AK就不合适,而LZ想探究的则正是AK。如果没有这个时间差,那么AK连发时枪口上跳的原因又在哪里呢? 至于这个活塞也分两种,有结合式活塞和分离式活塞,我们的56式就是结合式的,活塞几乎紧靠着导气孔,后面和枪机框是一体的,活塞一动,枪机框必然跟着动,那么高压力的火药气体在经过气孔时不先冲击活塞显然不实际。
      分离式的就好一点,连发精度就比结合式的高。56半、63自就是。它们才是弹头先出膛而后枪机才动呢。所以探讨这类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只能针对某型枪而言,不能笼统地一言以盖之。因为没有什么原理是放之枪海而皆准的。

    铁***

    2007-05-06 02:46:55

  • 2007-05-05 21:59:40
  • 枪机都有锁闭机构,只有子弹出膛后,枪机才会运动.

    贾***

    2007-05-05 21:59:40

  • 2007-05-05 21:05:51
  • 有时间差不过和你说的正好相反,枪机正式运动之前子弹应该已经出膛

    雪***

    2007-05-05 21:05:5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